<p class="ql-block">巴林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100多公里,是辽代的故土,契丹族的发祥地之一。红山、蒙元、巴林石、格斯尔等文化交织共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p><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中国格斯尔文化之乡”、“中国巴林石之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好来宝之乡”。</p><p class="ql-block">那日斯台遗址</p><p class="ql-block">金界壕荟福释佛舍利塔</p><p class="ql-block">巴林右旗境内文物资源丰富,有史前红山文化遗址、辽代皇陵及奉陵邑、金界壕、荟福寺、释迦佛舍利塔、清代康熙行宫、巴林王府等重要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博物馆展览</p><p class="ql-block">文物基本陈列有“史前文化精品文物展”、“辽代皇陵特色展”和“历史文化文物展”等。通过陈列那日斯台等史前文化遗址出土的精美玉器、石器,展现出新石器时代的西拉沐沦河流域远古先民们的识玉制玉、尚玉、以玉为尊的神秘习俗和精堪的制玉工艺。展览中陈列着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猪首玉龙、玉箫、玉蚕玉勾云形佩等珍贵文物。“辽代皇陵特色展”:通过辽代皇陵及奉陵邑契丹贵族墓葬出土的精品文物,从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丧葬制度等方面展示了契丹辽国这一草原第一王朝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陈列中以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出土的丰富而精美的辽代佛教文物和辽庆陵及陪葬陵出土的契丹文、汉文哀册等珍贵文物为亮点。“巴林历史文化展”展览中以蒙古巴林部由来及发展历程为主线,通过馆藏蒙元文化精品文物及清代巴林王府珍贵遗物,生动讲述巴林部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清廷公主们与巴林王室的美好姻缘。陈列中以灰蓝缎提花团龙纹袍、龙纹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巴林右旗博物馆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旗(县)级博物馆,基本陈列有“史前文化精品文物展”、“巴林右旗历史文化展”和“辽代皇陵特色展”。</p> <p class="ql-block">西拉沐沦河流域是我国北方文明发源地之一,巴林右旗境内先后发现多处史前文化遗存。</p> <p class="ql-block">“人文初曙---史前文化精品文物展”展出的主要是那日斯台等史前文化遗址出土的精美的玉器、石器、陶器、骨器等</p> <p class="ql-block">跪踞状石人于那日斯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为黑色岩石雕成,头部近似菱形,眼睛及眉弓下斜,浮雕作“八”字形,鼻头较大,下颏微前伸,两臂弯于胸前作合掌状,两腿跪踞于臀下,裸体赤脚,性别特征不可辨玉器的起源是装饰,玉器的使用从萨满文化发展到族权、神权、兵权的象征,很多玉器是原始礼器,一些动物的造型是氏族的图腾。</p> <p class="ql-block">有研究者称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的先民们制造的动物早期胚胎的模型,象征中华民族的龙的早期形式,是隐藏在母体中的生命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磨盘、磨棒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物,石质多为花岗岩,琢、磨制成。磨盘与磨棒配套组合使用,为加工谷物的器具。</p> <p class="ql-block">彩陶多饰涡纹、三角纹、鳞形纹和平行线纹,饰有内彩,一种典型绘法为施白衣后用平行斜线画出区界,内添黑、红、棕色三彩,组成回字、三角、八角、网状等多种几何图案</p> <p class="ql-block">玉器的起源是装饰,玉器的使用从萨满文化发展到族权、神权、兵权的象征,很多玉器是原始礼器,一些动物的造型是氏族的图腾。</p> <p class="ql-block">穹庐流云---巴林历史文化展”以蒙古族古老的巴林部的由来及发展历程为主线,展出了一些蒙元文化精品文物及清代巴林王府的珍贵遗物,讲述巴林部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清庭公主们与巴林王室的姻缘。</p> <p class="ql-block">巴林”一词古时是“要塞”、“哨所”或“军寨”的意思。在十三世纪前,“巴林首领”统辖阿尔泰山十二哨卡的喀尔喀边防军。蒙元时期,巴林是中央万户的组成部分,蒙古大军的主力部队。其部族在大兴安岭南麓至西拉沐沦河、老哈河的广阔区域游牧。十五世纪达延汗统一蒙古诸部后,巴林属左翼三万户的喀尔喀十二鄂托克中的内五鄂托克之一。十六世纪中叶,成吉思汗十八世孙苏巴海尔达尔罕诺颜统领巴林部,为察哈尔汗国的东方哨所。满清在蒙古地区实行分封和联姻政策。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巴林部被编为左右二翼旗。巴林部首领色布腾被封为札萨克辅国公,掌巴林右翼旗。之后,先后有皇太极女儿、康熙的姑姑固伦淑慧公主、康熙的二女儿固伦荣宪公主、乾隆的三女儿和硕和婉公主下嫁巴林部巴林部首领爵位世袭罔替,共世袭十三位扎萨克王,在蒙古地区地位显赫,并在清廷参赞军国要务。</p><p class="ql-block">康熙帝也曾亲自巡猎于此,民间至今有康熙幸亲及微服私访巴林草原的传说。目前保存有王府及行宫。荣宪公主墓出土的珍珠团龙袍服、凤冠,金钗等,展示了荣宪公主昔日风采。当年荣宪公主下嫁多罗郡王乌尔衮为妻,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一样,密切了两个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影响,加速了文化交流。</p> <p class="ql-block">“故国天歌---辽代文物精品展”,展出的是辽代皇陵及奉陵邑、契丹贵族墓葬出土的精品文物,以及辽代的佛教文物。从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丧葬制度等方面展示辽国这一草原王朝的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巴林右旗也是契丹族的发源地,辽代故土。境内有不少辽代遗迹及皇陵,最有名的就是辽庆州白塔(释迦佛舍利塔),它在巴林右旗境内的索博日嘎镇,从巴林右旗首府所在地大板镇还得往北走几十公里。该镇有当年的辽庆州城遗址,也包括了这个著名的白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