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欧洲八国行D9:参观卢浮宫和凡尔赛宫</p><p class="ql-block">一.卢浮宫</p><p class="ql-block">卢浮宫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始建于1204年,原为王宫,曾经居住过50多位法国国王和王后。现入口处为贝聿铭先生设计,总占地198公顷。</p><p class="ql-block">卢浮宫整体建筑呈“U”字型,总共有五层,其中地下二层为接待服务区及临时展厅,从地下一层到地上三层则全部是常设展厅。展厅分为三大展馆,即黎塞留馆(RICHELIEU)、德农馆(DENON)、叙利馆(SULLY),三馆共有约两百个大大小小的展厅,《断臂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被称为镇馆三宝,拥有的高水平艺术品收藏达40万件以上,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埃及和古希腊、古罗马以及欧洲等多个门类,轮流开放,每天能看到的珍品只是馆藏的极少部分。</p><p class="ql-block">尽管限流但每天仍人满为患,走马观花也至少要一天时间,现场观赏的感觉真的不一样。</p><p class="ql-block">一踏入卢浮宫的大门,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每一幅画作每一座雕塑每一件珍宝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让人沉醉其中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外观</p> <p class="ql-block">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入口。用玻璃设计成金字塔形,既不遮挡卢浮宫建筑,又为卢浮宫前景增加了现代元素。</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富丽堂皇的内部装饰</p> <p class="ql-block">雕塑走廊</p> <p class="ql-block">女神门柱</p> <p class="ql-block">镇馆三宝之一《蒙娜丽莎》,达芬奇,意大利,木板油画,1503-1506年,77x53厘米</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创作中达·芬奇将晕涂法发挥到了极致,让画面无论放大多少倍,几乎都看不到明显的交界线,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会有不同的感受,且任一角度都能看到蒙娜丽莎脸上若隐若现的笑意。</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幅画像前,静静地注视着那神秘莫测的妩媚微笑,给人的感觉时而温文尔雅令人陶醉;时而略含哀愁似显怜楚;时而又暗藏揶揄看破凡尘;时而又高贵典雅不可亲近,虽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里《蒙娜丽莎》画像尺度虽不大,但她却独占一面隔墙,在她面前总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山人海,个个都想近距离一睹芳容,虽有工作人员疏导却也很不容易靠近,可见她在人们心中的重要位置。</p> <p class="ql-block">镇官三宝之一《断臂维纳斯》</p><p class="ql-block">高204厘米,大理石雕刻。相传大约在公元前150年由古希腊亚历山德罗斯雕刻而成。1820年2月在爱琴海的希腊米洛斯岛被一农夫发现,几经周折最终被法国得到收藏于卢浮宫,故又叫《米洛斯的维纳斯》。</p><p class="ql-block">该雕像是半裸全身像,她肌肤丰腴,美丽的椭圆形面庞,挺直的希腊式鼻梁,前额平坦,下巴丰满,面容俊美,身材匀称,比例恰当,而且还有隐约可见的腹肌。衣衫滑落至髋部,虽双臂残缺,但仍展示出女性特有的曲线美,显得端庄妩媚。她那微微扭转的姿势,使半裸的身体构成一个优美和谐的螺旋形上升体态,富有韵律感,充满艺术魅力,成为爱与美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丰腴饱满的躯体和端正大方的容貌,体现着青春健美和旺盛的生命力;安详自信的眼睛和微笑上扬的嘴唇,给人以矜持智慧和典雅的纯洁感,可见两千多年前希腊人就力求外在美和精神美的统一。</p><p class="ql-block">现在世界各地的选美标准大多以《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身材尺寸为依据,她的身长比例完美符合“黄金分割率”,即便失去了双臂,也是公认的美人。</p> <p class="ql-block">有人曾想方设法为她修复各种形态的手臂,但最终发现全都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有狗尾续貂之嫌。经过反复权衡,卢浮宫最终决定不去复原维纳斯,给观众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这种残缺的美就是经典的美!</p> <p class="ql-block">女神对你说:亲爱的朋友,请你也能接受自己的“残缺”,学会欣赏自己的美吧!</p> <p class="ql-block">镇馆三宝之一《胜利女神石雕》</p><p class="ql-block">高3.28米,古希腊的石雕,创作于公元前190年,是纪念海战获胜的作品。</p><p class="ql-block">雕像高高屹立于船头型的基座上,象征在海边山崖之巅,迎着海风展翅欲飞之态。轻柔的衣衫似被海浪润湿后粘在身上,海风吹拂着衣裙,随风飘曳的裙裾疏密有致生动流畅动感十足。</p><p class="ql-block">虽然女神像的头部和手臂已残缺丢失,但雕像全身充斥的生命张力感依旧强烈,英姿飒爽,气度不凡!</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曾尝试各种方法装饰她所在的空间,最终还是选择让她就这样清冽地立在巨大阶梯的尽头,从而生出一种迎风飞翔的宏大之感。</p> <p class="ql-block">那健壮丰腴、姿态优美的身躯,高高飞扬的雄健而硕大的羽翼,充分体现出了胜利者的雄姿和欢呼凯旋的激情。只要看过一眼,相信任何人都会被这种极致的壮丽之美所震撼。</p> <p class="ql-block">《沉睡的赫马佛洛狄忒斯》</p><p class="ql-block">古罗马2世纪作品,大理石雕像。</p><p class="ql-block">这件作品俗称“阴阳人”,赫马佛洛狄忒斯是希腊神话中的阴阳神。传说他是一个俊美的青年,湖中的水仙疯狂地爱上他,但被他拒绝。于是水仙祈求诸神让她与心爱的人合为一体永不分开,众神被感动成全了她,于是赫马佛洛狄忒斯变成了雌雄同体。</p><p class="ql-block">此雕像从背后看,是位正值妙龄的美少女,皮肤细腻,五官精致,身体曲线尤其是背部曲线柔和,标准S造型优美可比维纳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但绕到另一侧会发现,柔美女性的身体上却有着非常明显的男性特征,雌雄同体了。</p> <p class="ql-block">雕像的底座床寝及头枕,是1619年意大利巴洛克雕塑大师贝尼尼补做的。</p><p class="ql-block">这张具有现代气息的豪华床垫,与上半部的古希腊题材雕塑不太协调,但看起来像极了白色真皮制品,纹理非常细腻,感觉柔软有弹性。完全看不出是硬邦邦的东西。轻轻一摁冰冰凉凉硬硬的,的确是块大石头。</p><p class="ql-block">不得不佩服在大师精雕细琢下,冰冷的大理石有了皮革般的柔滑和温润的质感。</p> <p class="ql-block">《阿尔特弥斯的狩猎女神》</p><p class="ql-block">创作于公元前50年,戴安娜是罗马神话中的狩猎女神和月亮女神,弓箭是她主要的标志,鹿被她视为最神圣的动物。雕塑中戴安娜身穿无袖猎户短裙,正伸手从背上的箭筒里取箭,短裙随奔跑带来的风贴向身体,一只跃蹄的鹿跟随身侧,仿佛正穿行于丛林中,发现猎物正准备狩猎……</p> <p class="ql-block">《拿破仑一世及皇后加冕大典 》雅克·路易·大卫,法国 1805~1807年,布面油画 629x979cm。 </p><p class="ql-block">该画是雅克·路易·大卫奉拿破仑的命令而作,描绘的是1804年12月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的加冕仪式。</p><p class="ql-block">欧洲中世纪教权高于皇权。此前的欧洲其他国家,新任国王都会亲自去罗马梵蒂冈,躬身跪请,接受教皇加冕。拿破仑鄙视教皇,极其傲慢地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屈尊来巴黎。加冕时拿破仑拒绝下跪,特立独行地一把夺过教皇手中的皇冠,自己给自己戴上,然后又亲自给皇后戴上小皇冠,使教皇十分尴尬。</p><p class="ql-block">大卫当时也在现场观礼,为避免这一事实,煞费苦心地选取皇帝给皇后加冕的后半段场景。这样,既突出了拿破仑的中心位置,又没有使教皇太难堪。</p> <p class="ql-block">这幅写实画如现代摄影般比较忠实地记录了加冕当时的场景,画面中的人物与现实一一对应,如拿破仑身后椅子上手持权杖者是罗马教皇庇护七世;左一是拿破仑的哥哥约瑟夫·波拿巴(没有到场后补上去的);左二是拿破仑的弟弟路易·波拿巴,即拿破仑三世的父亲;左边红衣男孩是约瑟芬的外孙查尔斯·波拿巴(加冕时约瑟分已做姥姥!);观礼台第二层左边手拿本子作绘画记录的是画家本人;前排右边站着几位是帝国领事和元帅。</p><p class="ql-block">画面中除几个主角外,还有宫廷权贵、大臣、将军、高官、贵妇与各国使节等多达百余人,每个人物形象都以精确的肖像跃然纸上,鲜明生动个性十足。宏大平稳的构图设计,错落有致的人物排列,壮观大气的奢华场面,华丽斑斓的服饰色彩,明暗得当的光线处理,因人而异的动作表情,真不愧为大师无以复加的精心杰作!</p> <p class="ql-block">骄横一世的拿破仑,经画家高光美化,变得高大英俊了。</p> <p class="ql-block">毕恭毕敬的约瑟芬,美化后年轻漂亮了许多,当时她的外孙就在她身后,这是约瑟芬一生最高光时刻,因未生育两年后被迫离婚。</p> <p class="ql-block">无可奈何的罗马教皇庇护七世,手势被画家改成祈福状。</p> <p class="ql-block">观礼台第一层正中间坐着的是拿破仑的母亲(没有到场后补上去的);</p> <p class="ql-block">左边第二位是拿破仑最宠爱的妹妹波利娜·波拿巴。</p> <p class="ql-block">路易·大卫于1807年完成作品后,在1808年至1822年间亲自复制了这幅画。两幅画作的主体几乎一模一样,为表示区别,大卫把画中左边与四位宫女中站在一起的第二位——拿破仑最宠爱的妹妹波利娜·波拿巴的衣服颜色改为粉红色。这幅复制品现收藏于巴黎凡尔赛宫。</p> <p class="ql-block">两幅画对比</p> <p class="ql-block">《萨宾女人的调停》雅克·路易·大卫,法国,1799年,布面油画,385×522cm</p><p class="ql-block">画面中间的女人是萨宾国王的女儿赫西莉亚,她被罗马年轻的国王罗慕路斯(母狼养育的两个男孩之一)设计强行抢走成为其妻。她的左面是罗马丈夫,右边是萨宾父兄,下面是表情惊恐的罗马人与萨宾女人的孩子们。罗慕路斯左手执盾牌,上有罗马与母狼的标志,右手握标枪正准备刺向萨宾老国王。萨宾女人带着孩子们冲出来调停争斗,勇敢地伸出双臂力图把双方分开,因为不论谁胜谁负她们都将失去丈夫或父兄。她们用爱来超越冲突和仇恨,从此罗马和萨宾化干戈为玉帛,合并为一个国家,人们不再饱受战争之苦。</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些巨幅原作画像前,可以深深感受到作品的恢宏大气。</p> <p class="ql-block">还有很多精美藏品,就不一一介绍了,直接上图。</p> <p class="ql-block">二.凡尔赛宫</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位于巴黎以西20公里,是世界五大宫殿之一(其余是中国故宫,美国白宫,英国白金汉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始建于1624年,原为路易王宫,多次翻修扩建也多次被洗劫,后改为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珍贵的肖像画、挂毯、雕塑、巨幅历史画以及其他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作为法国宫廷王宫长达107年。宫殿内共有2300个房间,总面积63154平方米,收藏约6万件艺术品。</p><p class="ql-block">宫殿以金色、蓝色和粉橘色为主基调,倾其所能表现“绚烂豪华的奢侈美”,这种风格被后世称为“巴洛克”风格,后期还加入了一些甜美的“洛可可”风格装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门口的包金铁栅栏</p> <p class="ql-block">一楼的雕塑长廊,以人物头像为主</p> <p class="ql-block">一楼二楼之间奢华的楼道过厅</p> <p class="ql-block">穿过雕塑长廊就能看到精致的皇室教堂</p> <p class="ql-block">二楼第一间叫海格立斯厅,穹顶上绘有480平米画像《海格立斯的神化》,由法国画家弗朗索瓦·勒穆瓦纳于1736年独自完成。</p> <p class="ql-block">穹顶画描绘的故事是:天神宙斯牵着女儿希比的手站在奥林匹亚山上,旁边坐着天后赫拉,一起迎接英雄海格力斯。战胜无数邪恶妖魔的海格力斯屹立在战车之上接受宙斯的祝福,由凡人升天为“大力神”。</p> <p class="ql-block">整幅画共有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共142人,甚至连啄食普罗米修斯内脏的那只鹰都画在了宙斯脚下。</p><p class="ql-block">弗朗索瓦·勒穆瓦纳费时三年,耗尽心血,半年后不幸去世,给世人留下这幅千古佳作。</p> <p class="ql-block">海格力斯厅的墙上有一巨幅画像《西门家的宴席》高4.5米,长9.7米,由</p><p class="ql-block">意大利油画家保罗·委罗内塞完成于1570年前后画。</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是1664年威尼斯共和国送给路易十四的外交礼物。</p> <p class="ql-block">背景故事来自《圣经》:税务官西门因为自己的麻风病被耶稣治愈,表示要追随耶稣,并设宴招待他和他的门徒。曾做过妓女的玛利亚认真倾听耶稣布道,并虔诚忏悔,耶稣当场赦免了她之前的全部罪过。玛利亚感激万分,跪在耶稣脚下,用自己的泪水洗净耶稣的双脚,并用自己的长发把耶稣的脚擦干,还将昂贵的香膏涂抹在耶稣的脚上。</p> <p class="ql-block">在同一时期,委罗内塞还作过另一幅《西蒙家的宴会》,这幅画作目前藏于威尼斯圣塞巴斯蒂亚诺教堂。</p><p class="ql-block">相同故事背景,不同画家,不同时期,不同画面的宴会画像,还有多幅留存于世。</p> <p class="ql-block">相同故事背景,不同画家,不同时期,不同画面的宴会画像,还有多幅留存于世。</p> <p class="ql-block"> 镜厅是凡尔赛宫最著名的大厅。镜厅长76米高13米10.5米,一面是面向花园的17扇巨大落地玻璃窗,另一面对称地布置了由400多块镜子组成的17面巨大落地镜,拱形天花板上是描绘路易十四功绩的巨幅油画,24具巨型水晶吊灯与镀金柱头镀金护壁交相辉映,金碧辉煌豪华非凡。</p> <p class="ql-block">王室鼎盛时期经常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化妆舞会,更是朝觐仪式和接见外交使团的场所。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凡尔赛条约》就是在这里签订的。</p> <p class="ql-block">《路易十四肖像画》法国肖像画家亚森特·里戈创作于1701年,布油彩,277x194cm。</p><p class="ql-block">路易十四是法国君主制鼎盛时期的君王,自称太阳王,是欧洲历史上在位最久的主权君主,1643年即位,1715年逝世,执政长达72年,直接传位给曾孙。与康熙同期。</p><p class="ql-block">画像中,路易十四站在一个台子上,身着加冕袍服,上面绣着蓝底金鸢尾花的皇室徽章。他头上戴着夸张的黑色假发,领口及袖口露出精致的白色蕾丝,厚重的长袍被故意翻折起来,露出白色的貂皮内面,白丝袜配金面红跟高跟鞋,自豪地展现着他那修长的大腿,脸上流露出不可一世的傲娇神情,皇家气场十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时尚太阳王友情提示:</p><p class="ql-block">拍照增高三神器__高跟鞋、丝袜、假发套。</p><p class="ql-block">拍照增高动作姿势__双腿交叉前脚尖点地。</p><p class="ql-block">流行几百年了哈!</p> <p class="ql-block">国王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国王寝宫</p> <p class="ql-block">王后寝宫</p> <p class="ql-block">王后在此生小孩,旁边围满了达官贵人做见证,以保证皇室血统的纯正。</p> <p class="ql-block">挂毯画</p> <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花园被视为法式古典园林的典范,中轴线长达3公里,一眼望不到头,有一条长1.6公里的十字形人工大运河贯穿其中。</p><p class="ql-block">园中马路宽敞,绿树成荫,喷泉随处可见,雕塑比比皆是,草坪树木都修剪得整整齐齐,花园整体设计成完全对称的几何图案,直观体现其规则意识,强调秩序规范。</p> <p class="ql-block">从镜厅看大花园,本来阳台位置最佳,但可能考虑安全因素吧,上锁未开,观看效果大打折扣。</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1日至6月30日,故宫博物院举办《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通过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以及其他收藏机构的约200件文物精品,展现百年间双方彼此尊重彼此借鉴、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交往史。这是两国建交6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p><p class="ql-block">2024年是两国首脑共同宣布的中法文化旅游年,有幸于今年来到法国,走进凡尔赛宫,仿佛穿越回到了法国的黄金时代。漫步在宫廷长廊,面对美仑美奂的画面,聆听着讲解员的娓娓道来,昔日王宫贵族的奢华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的每个房间都装饰得富丽堂皇,每个角落都蕴含着历史的记忆。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路易十四时期的宫廷风范,真实感受到法国文化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故宫和凡尔赛宫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