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本钟,现在叫伊丽莎白塔,旧称钟塔,大本钟是他的俗称,位于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是英国国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的附属钟塔,也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 上午,我们来到大本钟时,天空阴云密布,巨大而华丽大本钟略显沧桑。钟塔是由奥古斯塔斯·普金设计,并由爱德华·登特及他的儿子弗雷德里克建造,钟塔高度96.3米,表盘的直径7米,镶嵌着猫眼石、黄金,十分奢华。大本钟及威斯敏斯特宫是哥特式建筑风格。 沿着人行道向南走,来看一看威斯敏斯特宫这恢宏的建筑。 威斯敏斯特宫就是英国国会大厦,上下议院就设在这里,升着旗的塔是维多利亚塔,而大本钟在这个宏大建筑的东北角。 我们返回大本钟,沿着威斯敏斯特桥向东走。 走在桥上,向后回望,从这个角度看一下威斯敏斯特宫,钟塔的四面都有钟。 再把目光转向东北方向,一座巨大的摩天轮矗立在泰晤士河畔,它被称为伦敦眼。总高度135米,共有32个钢化玻璃乘坐舱,当摩天轮旋转时,座舱转至空中,观光者可鸟瞰伦敦。 继续向前走,遇到一位艺人在表演,我给了他20便士,他用激情表演的方式向我致谢。 一会儿,便走到了桥头,左转下台阶,便来到桥下。 此时,向西南方向望去,威斯敏斯特桥横跨在泰晤士河之上,后面是宏伟的威斯敏斯特宫,眼前的风光仿佛油画一般。 继续沿河岸向北走,巨大的摩天轮便矗立在眼前。慢速旋转的摩天轮,熙熙攘攘的游人,静静流淌的泰晤士河…… 又遇到一位艺人在表演。 继续向北走,威斯敏斯特大桥、威斯敏斯特宫离我们越来越远。 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亨格福德桥,该桥的两翼建有步行桥,上桥有台阶,于是,拾阶而上,便来到了桥上。 在桥上,换上了长焦镜头,拍了一张威斯敏斯特宫及其附属的大本钟全貌。 在这里,还可一览江天,把大本钟、摩天轮、威斯敏斯特桥尽收眼底。 按计划,接下来去白金汉宫看一看,然后再返回威斯敏斯特桥东岸。 这是去白金汉宫路上看到的骑警。 伦敦街头到处可见红色电话亭,这些电话亭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也是英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符号。 从亨格福德桥出发,步行半个小时左右 ,就来到了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是英国君主在伦敦的主要寝宫及办公处,位于威斯敏斯特,是英国国家庆典和王室欢迎礼举行场地之一。 到的时间不巧,不是白金汉宫对外开放时间,只能在外外面看看。 时间还早,于是,决定按计划返回威斯敏斯特宫。 在返回的路上,途径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也称西敏寺,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畔,是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始建于公元960年,1065年建成,历代君王在此登基加冕,举行婚礼,这里也是英国王室陵寝地,除了王室成员,英国许多领域的伟大人物也埋葬于此。它是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 从白金汉宫,步行返回到威斯敏斯特大桥东岸,基本上也用了半个小时,到了东岸桥头时,天开始下起了雨。 雨中的威斯敏斯特大桥、威斯敏斯特宫。 雨下的逐渐大了起来, 我们跑到了桥洞下避雨,不一会雨就停了,伦敦的天气就是这样,瞬息万变,外面的天空也逐渐亮了起来。 雨洗后的天空更加清新、干净。 风雨过后,也结束了今天的行程,我想起了英国诗人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凡是过往,皆为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