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爱情

田缘

<p class="ql-block">1962 年,一位复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与一名朝鲜女性,在那曾经饱经战火的朝鲜土地上喜结连理,男子叫王兴复,女子叫吴玉实,他们历经四年的漫长等待,终于得以携手步入婚姻殿堂。</p> <p class="ql-block">1950 年 10 月,战火蔓延至鸭绿江边,中国人民毅然奋起反抗,组成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军展开殊死搏斗。战场上有一支默默奉献的部队,虽不在一线,却至关重要,前线的每一颗子弹、每一份物资都是通过他们运输,这便是王兴复所在的后勤保障部队。联合军在战场连连失利,却妄图凭借空军优势切断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妄图让志愿军不战而降。然而,王兴复和战友们凭借简陋的运输工具,在敌人飞机的疯狂轰炸下,硬是在三年内冲破封锁,与前线志愿军一同赢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1959 年,随着停战协议的签订,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陆续撤回祖国,王兴复和他的战友们根据上级命令暂时留在朝鲜,助力朝鲜人民重建家园。他所在的部队驻扎在一个叫石岭的地方,这里的战火刚刚熄灭。也正是在这里,王兴复遇见了 17 岁的朝鲜姑娘吴玉实。</p> <p class="ql-block">吴玉实是当地村民,家中刚经历战火的洗劫,两个哥哥在战争中丧生,母亲也因劳累过度卧病在床,17 岁的吴玉实不得不挺起柔弱的身躯,撑起这个苦难的家。王兴复和战友们的到来,如春风般吹散了她心头的阴霾,滋润了她干涸已久的心田。他们带来的不只是物质上的援助,更是精神上的鼓舞与支持,让吴玉实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与善良。在多次的帮扶中,吴玉实逐渐了解了王兴复的性格和家庭,对这个坚强的小伙子充满信任,从此亲昵地喊他哥哥,而王兴复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个纯洁的姑娘,可碍于部队纪律,只能将这份爱深埋心底,不敢有任何表露。</p> <p class="ql-block">直到有一天,撤军的命令传来,王兴复才猛然惊觉,这位坚强的朝鲜姑娘早已在他心中深深扎根,成为他难以割舍的牵挂。他不能再等了,他要去表白,他要留下来与吴玉实共度一生。当他来到吴玉实家时,姑娘早已得知消息哭成了泪人,他们深知尽管彼此心中早已相爱,但现实却横亘着一条鸿沟,根据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律规定,志愿军是不允许和朝鲜女人成婚的。但王兴复坚信,中央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不会对人民真正的爱情置之不理,于是他上书有关部队领导,详细汇报了他和吴玉实相爱的过程。果然部队领导也深受感动,但如何在不违反纪律的情况下让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呢?</p> <p class="ql-block">经过深入研讨,上级领导提出了一个既能符合规定又能成全两人爱情的办法,让王兴复就地复员加入朝鲜国籍,成为一名朝鲜女婿。</p><p class="ql-block"> 由于当时通信技术不发达,这份申请函需要经过多个部门反复审核,时间一拖再拖。终于在 1962 年,获得了同意批复。</p> <p class="ql-block">王兴复和吴玉实婚后生活甜蜜,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他们同甘共苦,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先后养育了 7 个儿女。当王兴复问吴玉实和他结婚是否后悔时,她坚定地回答:“这辈子跟着你,是我最正确的决定。”</p> <p class="ql-block">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许多外国人也来到中国参与现代化建设,由于王兴复和吴玉实关系特殊,朝鲜领导人也没有过多干涉,1981 年,王兴复带着吴玉实回到了家乡辽宁海城市,顺利进入了海城变压器厂工作,圆了他多年建设祖国的梦想。此时的他们,已成为一对年过半百的夫妻。当王兴复问妻子来到中国是否愿意时,吴玉实坚定地回答道:“你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这句简单而深情的话语,让王兴复感到无比幸福。</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战火中诞生的爱情故事,也是一个见证历史变迁与坚守爱情的传奇,他们用纯真的情感,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人生之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