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 ,1949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主席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新年献词是明灯、是宣言、是号召,更是一把催人奋进的号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终身铭记的红色日子里深深思念我们的南下父母 一一纪念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成立暨南下75周年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p><p class="ql-block"> 徐瑞云 徐国庆 编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024年7月28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一题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在迎接新中国建国75周年盛典之际,我们掀开了7月28日,这页厚重、辉煌,让儿女们终身铭记的火红日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75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西南服务团总团在南京成立,17000多名南下干部和父辈那一代革命前辈们,响应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号令,″向全国进军"! " 解放大西南 !建立新中国!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他们用青春和生命铸就忠诚,用血汗和奉献践行理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青春浩气走千山,无悔人生永存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他们把一切直至生命都献给了党, 献给7000万西南人民!献给了为之奋斗的新中国!献给了他们脚下、他们身后的哪片殷殷血色云贵高原的红土地……</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图 , 原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顾委主任、时任中共西南局书记、第二野战军政委邓小平,1988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成立四十周年题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走 向 大 西 南 !</b></p> <p class="ql-block"> 一,解放大西南是 ……图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命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p><p class="ql-block"> 4月21日,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我军打过长江,攻占了国民党总统府,解放了南京。并乘胜追击,发起沪宁苏杭战役,向华南、华中、西南和西北等地全面进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一 、解放大西南是党中央、毛主席重大决策和部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8年,在金戈铁马、波澜壮阔的中国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在各战场歼灭打败蒋介石国民党主力军队,并迅速南下。</p><p class="ql-block"> 1948年9月8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著名的"九月会议")和1949年3月 ,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后,为适应辽沈、平津、淮海等重大战役的胜利结束,和″打倒蒋介石,夺取全国胜利,建立新中国,迅速发展的中国解放战争形势″,党中央作出决议,发出了一糸列指示,筹调干部随军南下,主要有:</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通知》(毛泽东代中央起草该文,1948年10月10日发出); </p><p class="ql-block"> 1948年10月28日发: 《中共中央关于准备五万三千干部的决议》 ; </p><p class="ql-block">1949年2月3日发《中共中央关于调度准备随军干部渡江南进干部的指示》; </p><p class="ql-block">"二野应准备于二个月后,以主力或全军向西南进军″(1949年5月23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给各中央局和各野战军的电报) ;</p><p class="ql-block">1949年6月2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复电华东局和总前委 :″(一)、同意二野入川,积极准备,在情况许可下,争取8月初出动。(二)、小平须准备去四川。"</p><p class="ql-block">1949年6月11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准备抽调三万八干部的布置》给各中央局、分局的指示,要求筹调南下干部支援粤、滇、川、黔、宁、青等7省即将解放的新区等等重大指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各中央局、分局、中央有关部门、各地党委,即按南下干部队伍组织架构选调组织干部队伍,选送区党委、地委、县委、区委等几套政权建设班子,和政务、军事、公安、财经、银行金融、新闻出版、广播电台、邮政商贸、工程技术人员专家和各技术专业骨干队伍等人员,选调筹建南下干部队伍随军南下征战,接管建设解放新区。 各革命根据地革命老区和新解放区广大人民,也积极响应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号令,″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全国革命胜利 ″! ″向全国进军!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父送子、妻送郎参军,支援我军南下,解放全中国!</p><p class="ql-block"> 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对随军干部南下的一系列指示,为我党在政治上迅速夺取、建立和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完成新区各项政治、经济等接管建政工作,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人员支撑保障。</p> <p class="ql-block">二,火红年代 ……图 ,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49年7月28日西南服务团总团成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二,火红年代 青春报国</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解放云南、解放大西南7000万人民,是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伟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也是我党我军在内陆对敌的“最后一战”。</span></p><p class="ql-block"> 在随我军60多万野战部队和地方党组织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地方武装和游击队,从东面、东南和西北等方向进军大西南,在随军征战,解放大西南和陆续选调南下西南的四万多位南下干部队伍中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49年7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总团在南京成立,全团17000多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西南服务团是按照党中央、毛泽东主席重冫:大战略决策和部署,解放全中国,夺取全国政权,彻底埋葬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在中国内陆的最后一次战略大进军而组建的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在组织上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是直接配合野战军完成人民解放战争任务的一个组成单位。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西南服务团的建团宗旨和任务,</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野司令员刘伯承在1949年7月28日,在西南服务团总团成立暨欢迎上海西南服务团一团的大会上曾指出:"已从他的名字上说明了,就是为了西南七千万人民服务,服务什么呢?就是西南人民要我们去解放他们,在军事上肃清西南反动残余,进行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在西南服务团团章程上也明确规定其任务是:</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协助军队执行战争勤务,宣传动员群众支援解放军;二,参加各项接管工作,建立人民政权;三,帮助新解放区军政当局肃清残余反动势力;四,废除旧的反动制度,建立新的民主制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图,1949年 6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西南服务团一团在上海成立。 </b></p><p class="ql-block"> 为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号召,组建西南服务团随军南下,解放大西南。1949年6月21日,上海市学联在天蟾舞台召开300多所学校8800多名学生参加的动员大会。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上海市军管会副主任栗裕在会上号召大家踊跃参军南征。</span></p><p class="ql-block">文图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团史》 团史编委会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100页) (以下简称《西南服务团团史》…… 页)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一系列南下进军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满足开辟新解放区和接管建政等工作对地方干部的迫切要求,时任中共华东局书记、二野政委邓小平倡议并提出南下部队名称( 西南服务团 )等筹建指示,二野前委进一步着手组建进军的西南服务团。该团进军西南之前直属二野政治部领导。确定由二野副政委、南京军管会副主任宋任穷具体负责筹建,并调二野五兵团副政委、南京副市长张霖之,曹荻秋,彭涛、万里、段君毅等领导组成筹建班子深入开展工作_′</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三野战军司令员、上海市长、上海市军管会主任陈毅,在上海召开的全市干部会上作了动员报告,要求全市各有关单位积极抽调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支援二野解放大西南。</span></p> <p class="ql-block">图,1949年6月27日和7月1日,中共南京市委机关报《新华日报》载文:把胜利的大旗插到西南去,公告"本市组建西南服务团,欢迎教授学生技术人员参加,南京市学联号召大中同学踊跃报名。</p><p class="ql-block"> 在南京市学联召开的动员大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总团长宋任穷到会讲话,并说明和介绍西南服务团的四项任务!青年学生们纷纷报名,立志以青春报效即将建立的新中国,入伍参军,解放大西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成立六十周云南支队纪念全三集》 编委 2009年版。(以下简称 《云南支队纪念全三集》2009年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49年6月25日,西南服务团二团在南京成立,二野副政委、南京市军管会副主任宋任穷任团长(后由彭涛接任,宋任穷为西南服务团总团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为解放大西南筹调领导干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还专门开会研究并商定特调云南籍在东北的老干部、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席周保中,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张冲, 东北军区骑兵支队长刘林元等领导同志入滇。 并在京召见周保中等领导同志交谈并安排工作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 在上海、南京、无锡、江苏、安徽、武汉、长沙等省市地,落实中央指示,支援二野选调干部、筹建西南服务团,南下解放大西南的工作都在各地紧张展开。</p><p class="ql-block"> 在北京、在中央直属机关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广播局、新华书店、团中央、中央财委、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山东战时邮局、华东支前邮局、豫苏皖邮局等邮电、财贸、新闻、公安、政法、金融、文艺等各专业单位支持下筹调南下干部。 </p><p class="ql-block"> 在华东支前司令部、山东及济南、安徽及合肥、河北、山西、江西及赣东北区党委、晋冀鲁豫绥革命老区、中共东北局、长春等地和南京二野军大、中共山东分局党校、鲁中党校、山东建设大学、济南华东警官学校、华东人民大学、北京华北人民大学、皖南干校、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上海法学院、南京中央大学、长沙大学、湖南大学、安徽大学、暨南大学、安徽公学、华东模范中学、南洋模范中学等地教授、专家学者、青年知识分子等人员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和祖国号召,热情高涨,积极报名参加西南服务团。</p><p class="ql-block"> 在 华东、华北及京沪等地筹调老区干部、招收青年学生和社会知识分子参军南下工作也在热烈开展。 </p><p class="ql-block"> 按照党中央六月十一日等一系列指示精神,各中央分局和二野筹调组建的南下大西南干部部分大军,于一九四九年八、九月间,“八方风云会金陵”,会师南京培训学习,整装待发。</p><p class="ql-block"> 期间,北京和中央直属机关以及中共山东分局等地选调干部也于选调地分别由北京、济南、西安等地出发与各建制支队会师后随军进军大西南。公安部特调和以后从北京、上海、中共西南局、中共华东局等地选调干部也分别进军西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图, 1949年7月28日,西南服务团总团在南京成立。二野司令员、中共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刘伯承等领导作了重要讲话。</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b>据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保存资料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组织史》、《西南服务团团史》和2009年云南省编辑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成立六十周年云南支队纪念文选》等史料统计,<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南服务团总人数由当初15091人,后增加到17000余人,并在整编扩编和后来的特调人员中不断增加。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图,1949年9月26日,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在南京成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49年9月26日,二野司令部在南京组建成立了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在南京原国民大会堂举行成立大会宣告云南支队正式成立,、党中央特调干部,原我军东北骑兵支队支队长、大革命时期的云南籍老党员刘林元任支队长,原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副主任马继孔(后任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任政委,副支队长李旭、周贤,参谋长李旭(兼),副参谋长候保锐,政治部主任陈方、副主任黄天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从南京出发当初共2643人,南下行军长沙等地整编扩编后,共有七个大队(后整编为六个大队)和二野军大第一团,<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全支队总共3897人。其中老干部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抗日战争及以前参加革命的,百分之十七是县团和地师级领导干部。</span></p> <p class="ql-block">图,毛泽东主席为党中央特调南下干部、云南支队支队长刘林元签发任命书。</p> <p class="ql-block">图,二野副政委张际春接旗:把红旗插向大西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副政委、政治部主任张际春,在南京市委、南京市各界人民群众欢送西南服务团挥师出征时,代表西南服务团全体将士在南京下关码头接旗出征″将红旗插遍大西南″! </p><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成立,北京隆重举行开国大典。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将士迎着新中国的晨曦从南京出发,随二野刘邓大军挥师南下,按序列前后分批踏上八千多里的南下大西南的"小长征"! 由中共山东分局选调的革命老区南下干部,在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政府和各界人民群众欢送下,1949年9月24日,山东省委南下干部大队培训班结束后从济南出发,9月25日到徐州,正式编入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第六大队(干部大队),部分同志调整到川南支队和贵州干部队。 西南服务团贵干队4000多人,于1949年8月,随我军五兵团从江西上饶出发挥师西南。 西南服务团各支队、各专业队伍也分别从北京、郑州等地出发, 会师整编后随军向大西南进军!</p> <p class="ql-block">图,毛泽东主席为张盾烈士签发烈士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鸣谢张盾烈士张征、张红等子女提供。</p><p class="ql-block">张盾 ㇏河北省束鹿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1949年9月,按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战略决策部署,选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随军南下解放大西南,1950年3月,任中共云南通海县首任县委书记,7月,在指挥剿灭土匪和叛军暴动中,英勇牺牲,年仅28岁。张盾烈士是南下干部在云南解放后,接管建政和征粮剿匪等工作中,牺牲级别最高的南下干部,毛泽东主席为张盾叔叔签发了烈士证 )。</p> <p class="ql-block">图,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组织概况图。</p> <p class="ql-block">图,沂蒙南下干部 莒南籍烈士刘玉英。</p> <p class="ql-block">图 ,</p><p class="ql-block"> 山东沂蒙等革命老区,积极响应中央号召,1949年6月30日,中共山东分局鲁中南区党委下发《关于外调川黔干部的决定》,在滨海、鲁中、鲁南、滨海等革命老区选调干部南下大西南。</p><p class="ql-block"> 据《山东省编年史》记载: 因多年筹调干部″北上南下″,支援新解放区,在客观上,山东老解放区各革命根据地现存干部十分紧缺,有的县各级主要领导几乎全是新提干部,现存干部思想波动,也同时影响了各地开展工作。但沂蒙老区和山东党组织,仍坚定执行党中央决定,顾全大局,从″听党号令、解放全中国″的大局出发,克服一切困难,在采取措施做好山东现存干部思想工作的同时,积极筹调干部南下。</p><p class="ql-block"> 在《临沂百年大事记 1840.6--1949.9.》中记载: ″中共鲁中南党委规定 : 南下干部必须是政治立场坚定,身体状况良好,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按照自愿报名,组织考察批准的办法进行组织,分批次完成″。"好中选优″,组成地、县、区三级成套领导班子干部随军南下。</p><p class="ql-block"> 1949年6月30日,中共鲁中南区党委在建国前,大规模、最后一批选调的这批沂蒙南下干部和山东各地、各有关单位选调的南下干部汇合,于7月29日集中到济南,参加山东省委培训班南下干部学校学习,培训结束后,9月17日, 中共山东分局举行了隆重的 欢送 大会,1949年9月24日,新中国诞生前,420名山东南下干部由济南 出 发, 到达徐州后,350人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六大队(干部大队),与从南京出发到达徐州的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会合南下,一部分干部调西南服务团川南支队和贵州干部队南下。</p><p class="ql-block"> 随二野进军的西南服务团南下干部, 听党号令,按照党中央、毛泽东主席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将革命进行到底″!随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他们告别父母儿女和亲人,与家乡亲人生离死别;离开了老解放区早已硝烟散尽、和平安宁的故土;离开了上海、南京和北京等繁华安宁的城市工作和生活环境;离开了熟悉的都市大学教授、专业技术和学院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随野战部队进军云南和川黔等地,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等各部跨越八个省、历时5个月,行军途中栉风沐雨、兵袭匪扰、疾病肆虐、越层峦叠嶂、翻高山越江河,行军8000里路的南下“小长征”,于1950年2月到达云南昆明。</p><p class="ql-block"> 在随大部队行军中,部分湖南湘潭等地″留守处 ”的患病和南下孕妇女干部,带着行军途中生下的孩子,历尽千难万险,行程万里,历时一年才到达云南!</p> <p class="ql-block">图,后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