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山上观云海 至仙境 似仙人

山之兰

<h1>终于到暑假了,可以避开周末出行的高峰,找一处清凉,养眼养心养生活。</h1><h1><br></h1><h1> 按照人少、景美、安全兼顾的原则,老伴做了几天的出行攻略。计划中的云贵,最近各景点都人满为患;甘南的一些路段也是天天堵车,且雨季道路常有损毁,最终都放弃了。</h1><h1><br></h1><h1> 一时间,去哪?是个问题!几经思虑,再次深挖一下西安周边的旅游资源,镇安的海棠山成为老伴的首选。</h1><div><br></div><h1> 海棠山不是著名景点,但由于一年四季常有云海,所以这一两年成了网红打卡地。查看了近几天的天气资料,预计25号出现云海的几率比较大,又不是周末,游人不会多,于是打点行装,准备明早出发。</h1><h1><br></h1><h1>通往柞水、镇安的高速纵贯秦岭南北,前几天柞山高速桥坍塌事故让人心有余悸,不少人取消了陕南的路线,我们祈祷这只是小概率事故吧! </h1><h1><br></h1><h1>7月24日早西安出发,一路通畅,11:30到达海棠山云涧民宿。民宿海拔1400米,位于海棠山山梁之下,视野开阔;一栋坐北朝南依山而建的三层小楼,客人在此住宿、用餐。楼前有观景台,遮阳伞、餐桌椅、帐篷顺着栏杆依次排开。</h1> <h1>观景台下的缓坡上向日葵和玉米快成熟了,大片的格桑花、千日红花开正艳,其间有木栈道连接露营平台,几顶帐篷点缀其间,多了几分浪漫。</h1> <h1>傍晚,暑热渐渐消退,我们老两口在观景台上闲坐,品茶、观山。凭栏远眺,天高云卷,山峦叠翠;落日余晖透过云层,洒满连绵起伏的山峰,翠绿中泛着金光。不经意间,东边乌云乍起,几道闪电,紧接着就是一场不大不小的骤雨。</h1> <h1>风雨过后,夜幕降临之前,天空更是变幻莫测。西南方,黑灰色的云层下面,露出一抹温柔的粉色,一点点晕染、散开,由粉变红,不一会,一朵红云在天空中翻滚。东南方,云雾飘飘渺渺地从山坳里向上升腾,山峰时隐时现。回头望,北面的天空中,一片蔚蓝色正与山峰握手。这阵风雨,不仅给这个傍晚增色,也预示明天云海的生成。</h1> <h1>凌晨四点,我们来到观景台上,不知何时山谷间已是白茫茫一片,月光漫撒在云雾之上,犹如一幅画作。俯瞰,连片的白云弥漫在山峰间,昨天清晰可见的远山,此刻就像是茫茫大海里露出的礁石;仰望,黑蓝色的天空中,有几抹灰色的浮云。此刻,海天相连,云海,如约而至。</h1> <h1>除了楼前的观景台,民宿正对面的小树林后面还有一个视野更为开阔的平台,在这里,云海就在身前,触手可及,似乎一伸脚就能“下海”了。此时东方破晓,辽阔的云海轻舒慢卷,近处一两个村舍在海中时隐时现,远处海中的岛礁也随着云雾涌动而变幻着它的身姿。</h1> <h1>天渐亮,太阳升起。天空中,淡轻和浓重的云交织着,霞光从云逢中穿过;山谷里,云如海漫漫其间,山海相连,浑然一体,静谧、壮观。<br></h1> <h1>太阳一点点升起,气温一点点升高,眼看着云海打破平静,慢慢升腾,与天空中高处的云慢慢靠近,连成片,浑然一体,远处的山峦一点点被遮挡起来。身后松林中,清脆的鸟鸣是此刻最和谐的配乐。</h1><h1>我们,至仙境,似仙人。</h1> <h1>云雾升腾到身前,渐渐弥漫,遮挡了视线。此时,老伴升起无人机,我们则得以突破云雾,以飞鸟的视角再次看到云海。。。</h1> <h1>回到民宿用过早餐,今天还有一个项目就是登顶海棠山。民宿旁边有条小路,一里地的路程,拔高一百米。半个小时后,我们看到了海棠山的标志——石门(经常出现在小红书上),穿过石门就是废弃已久的山寨,最高点有座一人高的舍利塔。</h1> <h1>此时再观云海,更是如履仙境。举目四望,云海环绕着群山,有似轻纱曼舞,有似波涛汹涌。猛然,云层下传来迎亲的锣鼓鞭炮,瞬间,我就相信了七仙女就是在此处邂逅了董勇。</h1> <h1>此刻,静坐在山寨围墙上,极目远眺,尽享这份难得的辽阔与宁静。第一次和云海的约会,完美结束。或许秋冬,再来看雪映云海。<br></h1> <h1>给想来海棠山看云海的朋友做个尾注:<br></h1><h1>1. 由于海棠山的地理特点,一年中有200多天可以看到云海,在盛夏季节能欣赏如此壮观的云海更是难得。降水后的早晨,尤其是连续几天雨后放晴,更容易看到云海日出。<br>2. 云涧民宿接待能力大概50人左右(房间+帐篷)。每人吃住一百元/天,包括两顿自助简餐。云涧民宿西边1.3公里还有两处露营地,“海棠云筑”和“海棠山云里营地”,海拔1300米,目前这两处只有营地,没有房间。“云里营地”下方有政府修建的玻璃观景台,可以自带帐篷露营。<br>3. 也可以第一天住镇安县城,逛一逛金台山,景色也很美。<br>4. 下高速至民宿还有9公里盘山路,弯急坡陡。很多朋友选择半夜上山,如果有云海的话,势必要穿越云雾,务必谨慎!</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