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行之五:佳木斯篇

阿柔

<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26日,周五,早晨从饶河吃完早饭,在附近的南山公园、饶河蜜都广场转了转,然后沿331途径赫哲族风情园、挠力河自然保护区、胜利农场的翠屏山公园,从前锋农场上102国道,转建黑高速到达东极,东极游玩结束后因为时间还早,没有等看明天早晨的日出(最近住的地方日出都早,3点多天就亮了,也因为天气预报明天有雨可能阴天看不到日出),开车往西北黑河方向,到达今晚的目的地富锦市之前,临时加了一个不在计划内的同江三江口景区。</p><p class="ql-block"> 晚上19点多到达富锦市,市中心非常拥堵,路旁的条幅上写着纪念唐山大地震,也许是因为这个活动吧,中心区人很多又非常热闹。几天来我们经过的北大荒都是地广人稀,富锦市是黑龙江东北部三江平原的中心城市,享有“黑土绿谷、粮都富锦”的美誉,人口有40多万,土地面积占佳木斯市总面积的25%,在佳木斯市位居第一。</p> <p class="ql-block">  饶河的早餐</p><p class="ql-block"> 饶河县隶属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乌苏里江中下游,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人口1万多。饶河早餐店餐食很丰富,价格也很便宜,自助并且稀饭小菜都是免费添加的,感觉像早餐超市,吃饭的人也比较多。</p> <p class="ql-block">  饶河南山公园</p><p class="ql-block"> 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蜜都饶河</p><p class="ql-block"> “蜜淌乌苏里,鱼跃赫哲乡”,饶河被称为“蜜都”是因为其丰富的蜂蜜产业和优越的自然条件。 饶河县位于‌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饶河县的自然环境纯净原始,拥有丰富的‌椴树资源,为东北黑蜂提供了优质的蜜源。‌饶河被称为“中国椴树蜜之乡”,饶河的椴树花蜜,营养价值丰富,波美度达到41°以上,被誉为“中华之最”和“中国至宝”。</p> <p class="ql-block">  饶河也是乌苏里船歌的诞生地</p><p class="ql-block"> 1962年,为了筹备第二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词作家‌胡小石、作曲家‌汪云才和歌唱家‌郭颂深入赫哲族聚居地进行采风。‌在赫哲族地区的生活体验中,他们被赫哲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和自然美景所触动,特别是‌乌苏里江的壮丽景色和渔猎文化,为歌曲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三人团队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完成了《乌苏里船歌》的创作。</p><p class="ql-block"> 歌曲以乌苏里江为背景,描述了赫哲族人民在江上捕鱼的场景,展现了他们的幸福生活和自然美景。</p> <p class="ql-block">  饶河的楼房建筑,也颇具俄式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  在蜜都广场偶遇从新疆开车旅游过来的俩口子,俩人都刚退休没两年,车子是自己改造的房车,<span style="font-size:18px;">已经出来俩个月了,边走边玩,走哪住哪,还说去年出来六个月走了中国的西南东南十几个省,这次东北之行后几乎走遍了国内大部分省份,这样的旅游生活让人既向往又羡慕。</span></p> <p class="ql-block">  乌苏里江</p> <p class="ql-block">  四排赫哲族风情园</p><p class="ql-block"> 从饶河农场出来10多公里就到了全国三个赫哲族乡之一的黑龙江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赫哲族是我国“六小民族”之一。六小民族指基诺族、珞巴族、门巴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六个人口特少的民族。赫哲族总人口不到6000人,主要分布于黑龙江三江地区。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有赫哲族人口400人,与俄罗斯隔乌苏里江相望,是赫哲族比较集中的聚居区。四排还是《乌苏里船歌》的诞生地,一曲《乌苏里船歌》,使四排赫哲族乡成为了最著名的赫哲族聚居区,也奠定了四排乡在赫哲族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为了宣传赫哲族文化,四排乡在四排村建立了”赫哲族风情园”。</p> <p class="ql-block">  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p><p class="ql-block"> 地跨佳木斯富锦市、双鸭山宝清县和饶河县,总面积达16万公顷。这个保护区不仅是中国最集中连片的淡水沼泽湿地之一,还是多种珍稀濒危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栖息地,如丹顶鹤、东方白鹤等。</p><p class="ql-block"> 挠力河 为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左岸的较大支流之一。明代称诺雷河,《吉林通志》称诺罗河,均同满语意为"河床流荡不定"。</p> <p class="ql-block">  饶河翠屏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  东极广场</p><p class="ql-block"> 东极广场是我国陆地领土最东端的地标性景观。又称太阳广场,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黑瞎子岛镇,地处抚远水道和乌苏里江交汇处,东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卡扎克维茨沃镇相望,北隔抚远水道与黑瞎子岛相邻,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东极极标雕塑高49米,以古体"东"字与象征太阳的金色球体组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个特大的"东"字托起太阳的艺术形象。‌</p> <p class="ql-block">  老王的小名叫向东,所以他更喜欢在这个东字雕塑下留影。</p> <p class="ql-block">  东极极标下面有巨型 中国 地图,这里标着 抚远 的东经北纬度数,标着隔江相望的近邻 俄罗斯 哈巴罗夫斯克 。</p> <p class="ql-block">  东极雕塑、红旗、太阳亭都在一条直线上,与通江与乌苏里江交汇的地方也是在一条直线上,都指向东方。</p> <p class="ql-block">  隔江相望,可以直接看到江对面俄罗斯的小镇卡扎科维茨。</p> <p class="ql-block">  在两江交汇处留影,身后就是通江和乌苏里江两江交汇处,通江的水浑浊,交汇处泾渭分明呈锯齿状。</p> <p class="ql-block">  箭头指向东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东极广场河对面黑瞎子岛上可以看到一所瞭望塔与一栋二层建筑,这便是新修建的“东方第一哨”,它取代了之前的 乌苏镇哨所,继续镇守着祖国的东大门,而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它才是祖国最东端的哨所,真正的“东方第一哨”。</p><p class="ql-block"> 我国东方第一哨与江对面俄罗斯的尖顶哨所真可谓一尺之遥。</p> <p class="ql-block">  从太阳亭里看东极雕塑</p> <p class="ql-block">  从太阳亭正东方拍到的红旗,正好与两江交汇处在一条直线上。两江颜色深浅不一,泾渭分明。</p> <p class="ql-block">  在太阳亭上拍到的华表和廊亭,和远处通往黑瞎子岛的乌苏大桥。</p> <p class="ql-block">  国界碑</p> <p class="ql-block">  乌苏镇哨(原东方第一哨,现已关闭,搬到黑瞎子岛上了)</p> <p class="ql-block">  乌苏大桥,远望新修建的通往黑瞎子岛的乌苏大桥的造型是一柄利剑。</p> <p class="ql-block">  同江三江口</p><p class="ql-block"> 三江口是松花江与黑龙江的汇合处,为中俄边境处,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城东北4公里</p><p class="ql-block">处,汇合后俗称“混同江”,故名为“三江口”,黑龙江自西而东流来,水呈墨绿色,平缓而坦荡;松花江泥沙较多呈黄色,黄色的松花江与黑色的黑龙江汇合后的江水汹涌澎湃,水色分明,东流数十里不混,是东北地区著名的自然奇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连通祖国南北的大动脉同三公路,由此蜿蜒南行5000多公里,直达海南省三亚市,景区的主景区域“起点广场”便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同三公路起点标志塔</p><p class="ql-block"> 一路竞千景,万里展画卷。“同三公路”:穿越千山万水,连通祖国北疆与海南,横跨九省一市,全场五千多公里,尽揽神州梦幻胜景。</p><p class="ql-block"> 所途经的“九省一市”,它们分别是:大美龙江、精彩吉林、风尚辽宁、好客山东、美好江苏、山水浙江、清新福建、活力广东、阳光海南,一市为缤纷上海,</p> <p class="ql-block">  同三(同江至三亚)公路起点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到达富锦市堵车,竟然有纪念唐山大地震的条幅,街道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好不热闹。</p> <p class="ql-block">  晚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