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专列去草原之二--相约敖包

浩天

15日一早换乘坐大巴车开始呼伦贝尔游,第一站号称是《敖包相会》歌曲发源地巴彦呼硕景区 进入景区第一个仪式“喝下马酒”,当尊贵的客人来到草原,草原上的主人在献上哈达的同时必奉上一杯 下马酒,据说,下马酒是从成吉思汗时代传下来的。蒙古人性格豪爽,喜欢看着客人接过酒后一饮而尽。当然如果你实在不胜酒力,也可用唇抿一下再交还到主人的手中。 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草原上的人们》的插曲《敖包相会》,在我国流传了近半个世纪。这部电影的外景就是在巴彦呼硕拍摄的, 敖包是蒙古语,意即“堆子”,原来是在辽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 夏天,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悠悠的白云举手可及,成群的牛羊散游草地,弯弯的伊敏河在碧绿无垠的草原上像一条银色的玉带。暖空万里,极目西眺,终年云雾缥绕的西唐山,受到当地牧民群众的崇拜。 <p class="ql-block">中午用餐期间,歌手献歌</p> <p class="ql-block">观赏赛马、摔跤等表演。</p> <p class="ql-block">张复盛编辑整理于2024-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