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旖旎的马蹄湖——南开大学老校园散记(十四)

南开之苏堤春晓

从东门进入南开大学,沿大中路西行300米,路北有一个小池塘,因其水面形似马蹄,故被称之为马蹄湖。马蹄湖内栽满了荷花。前些年,湖内东西两侧的荷花颜色分为红白两色,以马蹄的顶端为界,东红西白,界限分明。这几年红白两色互相渗透,逐渐呈现出红白相间的格局。每年自六月份开始,粉白嫣红的荷花竞相绽放,莲叶清香袅袅,吸引了校内师生甚至校外市民前来赏荷,还有众多摄影爱好者到这里用相机捕捉荷花的神韵。(下图是在互联网下载的摄影作品) 马蹄湖北岸是南开大学办公楼。 站在办公楼六楼的窗前,能够俯瞰马蹄湖全貌。这张来自网络的照片应该是在办公楼上拍摄的。尽管图片光线稍差,像素也较低,但是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马蹄湖确实形如“马蹄”。 马蹄湖北岸的路边,坐落着一尊汉白玉日晷,寓意惜时如金,也象征日新月异。 马蹄湖畔,国槐老树新芽,青春勃发;荷香沁人心脾,岁岁芳华。 到了秋天,湖中的荷花已经香销玉殒,湖畔垂柳微黄,星星散散的红叶点缀其中。正是“残荷留香在,翠柳挽秋来”的景象。 待到深秋时分,荷花莲叶红减翠消,如镜的湖水倒映出如诗如画的美景。 据老南开人说,抗日战争之前,校园内以大中路为中轴,有两个隔路相对的小湖,由于两个湖的形状都呈马蹄形,所以分别称为南马蹄湖和北马蹄湖,现在保留下来的是北马蹄湖。原来的南马蹄湖西岸是秀山堂,南岸是思源堂。秀山堂是北洋时期天津籍江苏督军李秀山(李纯)捐资个人遗产的四分之一(约50万元)修建的学校行政办公楼兼文、商科教学楼。校方曾在南马蹄湖的湖心岛上为李秀山铸立铜像以兹纪念。 这张来自“南开老校区百年影展”的图片再现当年了南、北马蹄湖并存的情形。图中,左、右侧的楼房分别是思源堂和秀山堂。 1937年日寇轰炸南开,华美壮观的秀山堂被炸成废墟,景色秀丽的南马蹄湖被夷为平地,李秀山铜像也不知所踪。如今,秀山堂原址建成南大幼儿园,南马蹄湖原址修建了一座小花园,只有北马蹄湖风光依旧。由于南马蹄湖已经不复存在,北马蹄湖就简称为马蹄湖。 1979年南开大学60周年校庆之际,南开大学在马蹄湖的湖心岛上敬立了一座周恩来总理纪念碑,碑座用花岗岩、碑身用汉白玉制成。石碑左上角镶嵌着周总理的铜制浮雕头像,正中镌刻着周总理的手书——“我是爱南开的”6个金色大字。 杨石先校长生前很喜爱景致独特的马蹄湖。他同周总理私交很好,对周总理十分崇敬。他生前留下遗嘱,在自己百年后将骨灰撒入湖心岛周围的翠柏苍松下,以实现其追随总理的愿望。1985年2月,杨校长病逝,他的子女遵照遗嘱,将其骨灰撒入湖心岛周围的松柏丛中。 南开大学前副校长吴大任教授和他的夫人陈绶教授晚年经常在马蹄湖的湖心岛散步、背诗。他们也希望故去之后能够长眠于自己所景仰的伟人身旁。现在,他们夫妇的骨灰都埋在周总理纪念碑旁右侧的一棵松树下。 马蹄湖东岸的草坪中,有一棵枝叶婆娑的大梧桐树。树前篱笆上悬挂的标牌告诉游人,这棵来自南京的梧桐树已有70余年的树龄。 这棵梧桐树算不上非常名贵和高龄,但它却是马蹄湖畔一个标志性景观。春夏时节,青翠欲滴的树冠用绿荫为赏荷学子撑起一把遮阳伞。 深秋时分,随风摇曳的枝叶用黄叶为入学新生擎起一支金灿灿的火炬。 下图中用红字标识出马蹄湖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