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hai)州关帝庙

浪花飞舞

<p class="ql-block">关帝庙,又称为“关公庙”,是中国民间信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仅是祭祀关羽的场所,更是传承关羽精神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关羽,字云长,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因其忠诚、义气、勇敢和正直的品质,被广大人民尊称为“关公”。</p> <p class="ql-block">解州关帝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解州村,始建于隋代,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关帝庙被大火焚毁后,历时十一年,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新修建的,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截至2023年,是始建最早、规模最大、建制最高且保存最完整的关帝庙。</p> <p class="ql-block">运城解州,“解”在这里,既不读“jie”也不念“xie”,而是读作“hai”音同“害”。古时解州称为“解梁”,因城周水网密布,城池就像汪洋中的一只眼睛,周边有盐池、伍姓湖、涑水河等这样的大水包围,故而“解”读音为“海”,后逐渐演变成“hai”,这就是“解州”、“解县”、“解池”读作hai(音同害)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解州是关公故里,解州关帝庙存世1400多年,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形制最高且面积最大的武庙之祖、关庙之祖。前朝后寝,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布局,进门依次为结义园、端门、雉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春秋楼和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进庙门,穿过结义园,过端门,来到雉门,雉门位于关帝庙中轴线上,专供帝王出入。明代重修,现为清代后期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北面为乐楼,坐南向北,是祭祀帝王酬神演戏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崇宁殿面阔七间,进深门间,重檐歇山顶。四周环廊,外围立26根圆形石质廊柱。每柱皆雕盘龙,神态各异,精巧至极。廊柱外沿砌设的栏板和望柱上也雕满了各种狮、虎、麒麟、人物及花卉等图案,仔细端祥,姿态各异。</p> <p class="ql-block">御书楼以北的崇宁殿是关帝庙的主殿,距离很远,就被大殿殿前明间檐下悬挂的“神勇”二字吸引,此匾蓝底金字,匾周游龙环绕,描红贴金,富丽堂皇,“神勇”二字是乾隆亲笔御书,丰满圆润,雄武逼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