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月22、23日,刚结束购买服务教师的面试工作,24日中午出发参与2024年新时代“成长中的教育家”暑假高级研修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航班延误,地铁通勤,即便我们拖着行李冒雨狂奔,最终因为晚到几分钟错过了报道,只能25日早上再签到、领取资料。站在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门口,不禁感叹:<b style="color:rgb(1, 1, 1);">“成长中的教育家,奋斗中的裕安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25日上午拿到资料后,我才认真阅读了研修手册,可以用12个字形容本次的研修活动:<b>“内容前沿、专家高端、日程紧凑”。</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班仪式上,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的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问题,如:<b>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什么?我们现在办的教育,人民满意了吗?基础课程教育改革改了几次,效果如何?</b>作为一名普通老师,虽然没有这么高的格局和视野,但听到这样的发问,还是会让我陷入沉思,或许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会有所启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学习感悟一:</b><b style="color:rgb(1, 1, 1);">一个金字塔</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识李希贵校长是通过他的一本著作《重新定义学校》,这本书主要描述李希贵校长在学校治理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上的改革措施。我的阅读感受是:<b style="color:rgb(1, 1, 1);">“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李希贵校长的分享主题是《从价值系统中获取领导力》,李校长讲到,一所学校要彰显它的价值使命,保持组织战略的一致性,规划学校发展愿景,坚定学校使命和育人目标,制定合适的战略目标,采取战略性行动,笃定自己的办学准则,将学校发展的关键性结果以学生的个体成长和发展体现出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比我们学校的价值系统,我觉得<b>战略目标、关键结果和战略性行动</b>亟需我们思考、具化。这就好比“如何把新课标落实到日常课堂上”,不能光谈核心素养、喊口号,得把每个核心素养进行维度划分、具体行为描述,按学年、学期、月、周、节逐层细化,逐层落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学习感悟二:</b><b style="color:rgb(1, 1, 1);">两个坐标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数学老师,特别喜欢用坐标系来表述自己的想法,简洁、清晰又深刻。李校长这个关于“教”与“学”关系的坐标系,表达了教师的教,要瞄准问题解决与应用、思维迁移与创造,为学生创造思考、动手和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具有中高和高的学习自主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个是行为/制度坐标系,这是李校长制定办学准则的重要依据,把学校制度分成<b>鼓励性制度、限制性制度、禁止性制度和补偿性制度</b>。通过适时适度调整学校的制度体系,着力激发善意和潜能,让学校师生都能感觉到自己很重要,增加弘扬价值观的限制性制度,减少禁止性制度,保留教育的尊严,促进师生对学校价值观的认同感,并能够自觉践行学校的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学习感悟三:</b><b style="color:rgb(1, 1, 1);">五大趋势</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和李希贵校长一样,我是通过《活在课堂里》这本著作知道李政涛教授,这本书是李教授写给愿意把生命献给课堂的教师的一首“抒情诗”。这一次,李政涛教授分享的主题是《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趋势》。听课中,我感受到李政涛教授极强的逻辑和清晰的表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下是我的笔记,大家可以感受一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立德树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点:立德树人是中国教师的大基本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二)教育强国</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点:新时代校长应具备<b>“教育强国胜任力”。</b>(规范管理力、思想创生力、变革领导力、协同育人力、辐射引领力、精神感召力、贯通学习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三)高质量教育体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双新:基本理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科实践是强化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材施教是落实目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真实情境是活动载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领域知识是必要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变革是实现路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四)科学教育</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点:以科学知识为基础,通过科学实验和科学实践,培养学生的<b>科学志趣、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b>,进而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点1:养尖或育尖而不是掐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点2:属于普通学生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点3:是终生培养,而不是早期培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结语</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精彩的内容还有很多,如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周建华老师分享人大附中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原总编辑卢勤老师分享的《唤醒孩子的五颗心五句话》,可谓大开眼界、干货满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谢校领导给予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梳理学习感悟是为了让学习更深刻</b>,如有不当请多指教!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