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北之行第六天。</p><p class="ql-block"> 敦煌,这座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古城,不仅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更是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等四大文明交汇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最初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至元代(1271-1368年)基本结束。经过连续近千年的不断开凿,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展示了精妙绝伦的佛教艺术。</p> <p class="ql-block"> 买一张票走进莫高窟容易,而要透过这些壁画、雕塑、建筑,跨越千年,读懂每一尊佛像、每一幅壁画诉说的古老故事以及岁月长河里这段厚重历史文化,则非常难。旺季,人从众的排队参观体验感不佳,参观四个石窟,走马观花,知微见著,惊叹于精妙绝伦佛教艺术,以及古人的智慧与匠心。</p> <p class="ql-block"> 九层楼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开凿于初唐时期。此窟外的红色木构窟檐高达45米,依山崖而建,气势恢宏。在石窟群的正中,里边供奉的是一尊依山而塑,高35.5米的巨型弥勒佛像,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也是国内仅次于四川的乐山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大佛的右手上扬作施无畏印,意思是拔除众生的痛苦;左手平伸作与愿印,意思是满足众生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158窟的卧佛,全长15.8米,右斜而卧,头向南,足向北,佛陀头枕大雁衔珠莲花纹枕,洒落的身姿显得格外轻盈和舒展,通身薄薄的袈裟如晨曦一般覆盖着清硕绵柔的身躯。佛陀的右手承托着脸,左臂自然地附在左侧腰身,生动的臂膀和手指仿佛随时可以抬起来。一千二百多年来,他静静地躺在敦煌莫高窟中,从容不迫,宁静坦然地面对着朝圣者。</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的保护洞内壁画,莫高窟研究院陈列馆,仿真石窟,陈列一些艺术仿真品,可以弥补看不到一些实景的遗憾。</p> 鸣沙山.月牙泉 <p class="ql-block"> 中餐后在鸣沙山景区门口的清月山庄休息到下午五点半,和旅游搭子才慢慢步行进景区。</p> <p class="ql-block"> 鸣沙山以东是三危山,以南是黑石峰山,以西为戈壁和库姆塔格沙漠。携带沙质较多的西风和北风在这里受到山体的阻挡,使风中的沙粒沉降下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鸣沙山。最为神奇的是风力作用使鸣沙山“经宿风吹,辙复如旧”,总是保持着一定的高度和不变的形态。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登上去又滑下来,但鸣沙山依旧巍然屹立,鸣沙之声仍然不绝于耳。</p> <p class="ql-block"> 月牙泉,它形如新月,被鸣沙山环抱,虽然千百年来有烈阳高照沙尘飞扬,却始终保持着清澈的水面。“山泉共处,沙水共生”,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也因此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p> <p class="ql-block"> 排队骑骆驼的很多,“驮不完,驮不完,根本驮不完”,我和搭子都受不了骆驼的味,无比一致地放弃骑骆驼,决定步行爬沙山。</p> <p class="ql-block"> 上沙山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刚刚踩实一脚,稍一用力,脚底就松松地下滑。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也越加厉害。才踩几脚,我已经气喘。因我腰有点痛,和旅游搭子商定,他爬沙山,我沿着步梯上。人从众,走步梯如蜗牛一样,半个小时过去,才上行了几米远。急性子的我又回到沙坡上,学着骆驼走斜线,体力有限,爬到半坡看风景。搭子到了山顶,录下视频,借助他的眼睛,我也能俯瞰月牙泉了。</p> <p class="ql-block"> 在半坡上休息等搭子下山时,我把自己的双腿、腰埋进沙堆,还别说,沙疗的效果很好,一会儿我就觉得腿轻松许多。远望月牙泉,此刻觉得这湾泉水又成了独行侠——在荒漠的天地中,全靠一己之力,张罗出了一个可人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九点多,景区广播通知,因沙尘暴天气,当晚的万人演唱会取消,有点小遗憾。游客纷纷下山往外走,我不着急,坐在沙坡上看人流涌动。</p> <p class="ql-block"> 错过了万人演唱会,那就欣赏灯光秀吧。</p> <p class="ql-block"> 十点半我们回到房间,洗漱换上衣服一起外出觅食。五个人,才点三个菜,老板十五岁的侄女就说:够了够了,不要再点了,你们吃不完。一路上,西北菜虽然与湘菜无法媲美,但西北人的实诚倒是南方人比不了。几次按照我们平常点菜习惯,都剩了好多,份量足啊,每到吃饭时,同伴都笑着说:吃不完、吃不完、根本吃不完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