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2024年7月26日,为了帮助一线历史教师更好的明确中考试题方向,提高教学水平,河南省教育教学专家石翠芳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以题育人 以评促教”为主题的教育讲座。石老师以其精湛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妙绝伦的视听盛宴,让我们对新课标、新试题、新教学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一.试题赏析:明晰考查方向</p><p class="ql-block"> 石老师从指导思想、考试功能、命题内容、考察要点等六个方面出发,对2024年中考历史试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她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并指出中考历史试题发展趋势是选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以学生的历史知识背景为依托,着重考察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二.课标对接:找寻教学落点</p><p class="ql-block"> 石老师通过分析具体试题,对接课标新理念,提出本次考试试题亮点为:立足核心素养、凸显价值引领;彰显党的智慧、厚植家国情怀;淬炼主题、试题立意综合设计、坚持跨学科试题情境创设、回应历史和社会热点。通过她的分析结合具体例子,让工作室成员对新课标中的相关理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三.教学建议:促进教评一致</p><p class="ql-block"> 最后,石老师指出教学评中的教是关键,学是主体,评是手段,三者合为一体缺一不可。以评促教,她借助这次试卷分析也为我们的日常教学提出具体建议: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挖掘历史课程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有机整合教学内容等。</p><p class="ql-block"> 教之海无涯,学之境无垠。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相信工作室成员一定会对中考试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肯定会有所思、有所悟、有所长。在新的学期也一定能将研究与实践结合,乘风破浪踏歌行。</p> 学员研修心得 董佳姗 <p class="ql-block"> 在“豫教名师大家谈”公益讲座中,石翠芳老师就如何通过中考历史试题来促进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教育的整体目标为我们提供了教学建议,让我感触颇深。</p><p class="ql-block">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p><p class="ql-block"> 石老师强调历史教学的核心目的是立德树人,即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文素养。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价值观教育和品格塑造,以及如何通过中考试题来考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p><p class="ql-block">2. 挖掘历史课程育人价值</p><p class="ql-block"> 石老师建议在教学中发掘和利用历史课程的育人价值,包括传承文化、认识社会、理解变迁等。帮助学生从历史学习中汲取智慧。</p><p class="ql-block">3. 培育学生历史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厚植家国情怀,关注人类命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国际视野。</p><p class="ql-block">4. 聚焦学生关键能力培养</p><p class="ql-block"> 教师应关注如何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例如批判性思维、信息筛选、问题解决等。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培养这些能力。</p><p class="ql-block">5. 有机整合教学内容</p><p class="ql-block"> 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点有机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帮助学生建立宏观的历史视角。</p><p class="ql-block">6. 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p><p class="ql-block"> 倡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p><p class="ql-block"> 在讲座中,石翠芳老师强调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指出教师需将中考的要求和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同时注重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启发我们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p> 屈冰琪 <p class="ql-block"> 2024河南中考已彻底落下帷幕,为进一步反思教学促发展,并积极寻求到对策,现结合石翠芳老师的2024河南中考历史试题分析来重新审视这份试卷。</p><p class="ql-block"> 整套试题,主观题比较简单,没有偏难怪题目,但是客观题相对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客观题与教材联系紧密,关键字词均出自课本的原话或者稍加改编,这就启示我们一定要重视课本的学习和解析,并进行适当的拓展。万变不离其宗,只有抓住课本这个源头,才有源源不断的活水释放。在中国现代史部分进一步体现了大单元及跨学科学习理念。这也要求历史教师和学生在平时教与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复习备考中要多加关注。学习,绝不是死记硬背提纲,更不是照抄速查资料,而是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形成综合的学科能力。这样的知识才是“活起来”的。同时,试卷继续沿用往年风格突出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考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设计有助于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教学过程。</p><p class="ql-block"> 叶小兵老师曾在讲座中分享了具体过程:情境创设---任务驱动---材料研习---自主探讨---交流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探讨历史问题的论证活动为重心,采用多种多样的历史教学方法,如教师的讲述,课堂活动的开展,信息化的融合,并且给学生以学法指导,使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总之,我们要立足素养,立足学生,立足课堂与活动,才能应对纸笔考试,帮助学生不断成为具有历史素养、具备关键能力的合格人才。</p> 胡晓春 <p class="ql-block"> 石翠芳老师在这次讲座中深入分析了2024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的立意和亮点,并从教学评一体化的角度给我们提出切实的教学建议。</p><p class="ql-block"> 2024年河南中考历史试题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学科素养,通过创设新情境、跨学科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突出对历史学科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察,充分发挥了学业水平测试的引领、指导和教育的作用。在试题亮点分析部分,石老师通过列举试题考点和与以往试题模块比较,深入浅出地总结了今年中考试题的亮点与创新:价值引领、家国情怀、综合设计、情境创设和回应热点。</p><p class="ql-block"> 这次讲座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日常教学除了要加强对重要考点的讲解,还要更加关注学生发现、提出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多给学生创设一些新情境,引导学生将历史和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多积累历史智慧和经验;加强历史知识的整合,尤其是古今中外历史的联系性,形成大单元、大概念的历史教学,打破原来的历史模块的固有思维。石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收益良多,感谢石老师的精彩分享!</p> 徐书华 <p class="ql-block"> 今天聆听了石翠芳老师对2024年中招历史试题的分析与教学建议,让我对中考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考历史的试题命制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体现教育的根本任务;立足核心素养,凸显价值引领。考察要点以主干知识为主,通过创设新情境,考察学生提取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2024年中考历史的一大亮点是试题考察内容跨越历史阶段、跨越多个学科,综合性大大增强。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参与构建知识体系、梳理历史线索和脉络,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新情境。通过大单元、大概念、主题教学等活动,提升学生的高阶能力,培养学生历史叙述能力,以及比较、分析、概括历史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撰稿:杜润润</p><p class="ql-block">审稿:赵胜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