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阿巴嘎旗知青草原之旅

家俊

<p class="ql-block">我们是1968年来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插队的北京知青,和草原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些年经常回去。今年7月15~19日,相约回到草原,这个美篇,记录了我们这一段难忘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15日一早,我们离开在北京平谷的知青小院,带上小院桃园的劳动果实,奔赴我们的第二故乡内蒙古阿巴嘎旗。</p> 来到我们非常熟悉魂牵梦绕的草原。 <p class="ql-block">在观景台一起留个影。</p> 知青单文辉下乡时,报名参军入伍,五十多年后回到草原,感觉无比的兴奋和亲切。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风力发电的观景台,内蒙古风力发电的资源非常丰富,为草原的电力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p> 到达锡林浩特,朋友在饭店门口欢迎我们。 <p class="ql-block">知青杨志忠夫妇,和旗里的朋友欢迎我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旗原博物馆陈馆长,旗融媒体中心退休干部于立平,查干淖尔镇的领导巴图巴雅尔,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p> <p class="ql-block">正好在旗里的知青陈俊,也参加了我们的聚会。</p> 记录下难忘的聚会。 <p class="ql-block">16日一早,北京知青应邀参加了别力古台镇奔道尔嘎查,办公场所建成的庆祝活动。</p> 草原上今年非常干旱,牧民盼着一场及时雨。 我们去嘎查途中,天空乌云密布,细雨蒙蒙。 <p class="ql-block">来到了嘎查的办公区,路边已经积满了水。</p> 嘎查为了组织牧民大会和欢迎远来的客人,杀了五只羊,给大家准备了丰盛的午餐。 <p class="ql-block">牧民也像过节一样,穿上漂亮的衣服,聚集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我们和陈馆长一起交谈。</p> 刘奇夫妇及杨志忠夫人赵圣丽和牧民亲切握手交谈。 杨志忠看望嘎查的亲人。 杨志忠和从呼和浩特特意赶来的部队战友和知青朋友相聚在活动现场。 杨淑兰也是北京知青,嫁给了蒙古族牧民,扎根草原,知青们向她表示了衷心的慰问。 大会现场的显示屏,展示了大会的主题。 在嘎查党群服务中心和 牧民朋友合影。 <p class="ql-block">杨志忠的夫人赵圣丽见到草原老牧民的后代,也是非常亲切。</p> <p class="ql-block">和老朋友的相会。</p> <p class="ql-block">为了 表达北京知青对草原和草原人民的深情厚谊,杨志忠同志克服困难,在嘎查立了一块纪念石,矗立在我们曾经和草原人民一起战斗生活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草原生活工作多年的刘奇和夫人刘玉琴在纪念石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知青和草原人民一往情深,来到草原,一定要在纪念石旁边留个合影。</p> <p class="ql-block">庄起宏在纪念石旁合影,他曾在草原生活了很多年。</p> <p class="ql-block">宽阔的草原,厚重的纪念石,别有一番情趣和意义!</p> <p class="ql-block">新认识的阿旗76年下乡知青,虽然第一次见面,但相同的经历使我们也有很多共同语言。</p> <p class="ql-block">特意从北京赶来参加活动的全体知青,在纪念石旁一起合影,记录下这个难忘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穿着鲜艳的牧民 ,也纷纷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这块纪念石 成了草原的一景,记述着一代北京知青在草原的一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石旁回忆着曾经的过往,意犹未尽。</p> <p class="ql-block">参加活动的北京知青和扎根草原的知青杨淑兰合影。</p> 活动现场,大家悠闲的交流。 <p class="ql-block">雨后的草原空气清新。</p><p class="ql-block">祝愿草原风调雨顺,人民生活幸福!</p> 草原新一代,跟五十多年前我们在草原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p class="ql-block">刚下过雨,大家急忙跑出来活动。</p><p class="ql-block">草原的雨意味着丰收的年景。</p> 雨后,小朋友们兴奋的戏水。 漂亮的草原小姐妹。 草原上幸福的一家! <p class="ql-block">告别奔道尔嘎查的乡亲们,祝福草原人民明天更美好!</p> <p class="ql-block">16日下午,刘奇和庄起宏都在草原生活工作多年,他们和刘玉琴一起去看望草原上的老朋友老领导。</p> <p class="ql-block">刘奇和庄起宏一起看望生病的原查干淖尔供销社的老于大哥。</p> <p class="ql-block">老于大哥见到老朋友,非常激动,高兴的和大家交流!</p> <p class="ql-block">老于的儿女无微不至的照顾生病的老父亲。</p> <p class="ql-block">向老于的女儿了解老人的身体生活状况。</p> <p class="ql-block">和老于的子女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来到沙日布单德尔家看望老领导。</p> <p class="ql-block">和老领导及家属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沙部长向刘奇介绍他写的一本书,《查干淖尔地名誌》。</p> <p class="ql-block">大家很有兴趣的探讨书中的一些内容。</p> <p class="ql-block">告别亲人,期待明年再相见!</p> <p class="ql-block">16日晚上,刘奇安排了一个聚会,请和他在公社社办企业工作期间,一起工作过几十年的老同事,在饭店一敍。</p> 多年不见,刘奇向大家嘘寒问暖。 赵炳杰和老乡交谈。 大家一起畅饮畅谈。 参加聚会的知青们。 <p class="ql-block">举杯问候,向老朋友致敬。</p> <p class="ql-block">知青向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敬酒。</p> <p class="ql-block">全体合影,记录下几十年一起奋斗的深情厚谊。</p> <p class="ql-block">17日一早,部分知青一行四人,从阿旗赶往查干诺尔苏木,看望我们的两个老朋友。</p> <p class="ql-block">从旗里回查干淖尔镇的途中,看到的还是旱情严重场景,草场一片黄色。</p> <p class="ql-block">到查干淖尔镇看望这个孩子,这个男孩的妈妈是北京知青,他母亲去世了,我们每年来草原都过来看望他。他叫斯琴巴图,在苏木开了一个茶馆,很受牧民欢迎。他还担任着嘎查的队长和党支部书记。</p> <p class="ql-block">我们感觉他就是自己孩子,他们也用最好的蒙餐招待我们。</p> <p class="ql-block">我们几乎每年都来草原,每次看望他们都留下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短暂的停留以后,我们又赶往红光嘎查看望生活在草原的北京知青何福。</p><p class="ql-block">途中经过张丽华在草原上的家,张丽华嫁给蒙古族牧民,后来调到北京工作,但是对草原感情非常深,每年都要来草原住上几个月。</p> <p class="ql-block">赵炳杰在何福家的蔬菜大棚留影。</p> <p class="ql-block">正是黄瓜丰收的季节,辛勤的劳动肯定会有收获。</p> <p class="ql-block">何福两口子热爱草原,也习惯草原的生活,虽然非常辛苦,但是他们很享受这种日子。</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她家后院栽种的小树,用自己的力量努力地改变草原的生态环境。</p> <p class="ql-block">看到周围草场中,放牧的牛群。</p> <p class="ql-block">17日中午,离开草原深处的何福家,已经十一点了,还要赶到一百多公里的锡林浩特,去和移居到盟里的老年牧民朋友聚会。</p> <p class="ql-block">风尘仆仆赶到锡林浩特,大家欢聚一堂!</p> <p class="ql-block">知青的老朋友,曾担任盟政法委副书记的苏德思勤,向大家表示问候。</p> <p class="ql-block">原公社兽医站的钱国柱老大哥。</p> <p class="ql-block">到锡盟养老的牧民兄弟和他们的家属们,五十多年前,他们经常在生活上照顾我们。</p> <p class="ql-block">在西乌旗插队的锡盟知青邰永胜,和我们是55年的老朋友了,每次到锡林浩特都会一起聚聚。</p> <p class="ql-block">后面三个人,右边 的呼和也是锡林浩特知青,到插队到阿巴嘎旗,他和邰永胜是一个学校的校友。</p><p class="ql-block">前排两个年轻人的我们金光大队老大哥马青的女儿和女婿。</p> <p class="ql-block">大家举杯,庆祝难得的欢聚!</p> <p class="ql-block">来到饭店门外,和几个蒙古族兄弟留一个合影。</p> <p class="ql-block">二十多人的聚会,平时机会也不多。</p><p class="ql-block">记录下几十年,两代人的情谊,也是北京知青和草原人民感情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18日一早,参加聚会的禹治永邀请我们去他家喝早茶。</p> <p class="ql-block">回忆年轻时一起经历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夫妻两个热情招待我们。禹治永跟我们年龄相仿,好学上进,喜欢摔跤和下蒙古棋,跟知青接触较多,共同经历过艰苦岁月,结下了深厚的友情。</p> <p class="ql-block">几个知青和他们夫妻一起合个影!</p> 锡林浩特街景。 <p class="ql-block">18日晚上,庄起宏在阿旗时的老朋友招待我们几个来到锡林浩特。</p> <p class="ql-block">庄起宏从大队安排到阿旗工作中,又在新岗位上和新领导及同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一直互相联系。</p> <p class="ql-block">为了开展牧区的各项工作,知青也会抽调到各个部门做管理工作,也在新岗位上做出了贡献,同时也结交了新的朋友。这次来锡林浩特,大家又坐到一起,回忆过往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明天要离开锡林浩特了,我们从退休以后,几乎每年都 来草原,不要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是近十年,也是变化非常大,看到这些,更加感慨祖国的发展,时代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19日,今天该返京了,五点出发,争取下午赶回北京的平谷小院。</p> 天蒙蒙亮,太阳还没升出地平面,气候非常凉爽。 <p class="ql-block">草原的早晨,美丽的早霞!</p> 六点半,就到了著名的桑根达来服务区。 寂静的早晨,牛儿悠闲的吃草。 一片碱泡子,如果雨水多的年头,应该是一大片水域了! 告别了,草原,我们的第二故乡,约定明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