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古城

LIUJIAQUAN-1

<p class="ql-block">北岳恒山脚下的浑源古城,五代后唐时期迁筑于此,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置县历史。</p><p class="ql-block">这座古城因其独特的“龟城蛇街”格局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城廓为八边形的城墙,只留有东西两门,象征着龟形,街巷蜿蜒如蛇形,现在看到的古城街巷大多是直线形的,东西向永安西街是城市的主要骨架,南北街巷呈鱼骨状渐次排列。现在虽然城墙不复存在,但城内还是保留了一些古迹,包括浑源州文庙和浑源州署,还有上千年的圆觉寺、‌永安寺等。</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知道北岳恒山就在浑源境内,恒山山脉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的天然分界线,而在古代神话中,玄武正是龟蛇合体”的“北方之神”,正好与北岳恒山相对。</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可以看到牌楼建筑,上书"明张三晋″四字,应该是古城的正门。走进古城,漫步的老街之一,这些民居都为清代和民国建筑,历经岁月沧桑。</p> <p class="ql-block">浑源文庙</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座城市的标配,不可缺少的就是文庙。浑源文庙始建于辽,元初扩建,明代大规模重建。浑源文庙曾长期作为中小学的校址,2008年划归文物部门管理后,进行了修复,这浑源文庙现在修缮一新,免费参观。</p> <p class="ql-block">照壁、大成坊和棂星门等已损毁不见,临街就是泮池和大成门。</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前面有两棵大柳树。</p> <p class="ql-block">一进院是大成殿,明代遗存,保留了金代的建筑特征,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黄、绿琉璃瓦铺顶,正脊也为琉璃构件。</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的正脊为游龙花草纹装饰,中间有琉璃脊刹,脊刹下部有“大成殿”字样,月台下有二龙戏珠丹陛石。</p> <p class="ql-block">大殿里供奉着孔子和他的四位徒弟,孟子、曾子、颜子和子思。</p> <p class="ql-block">站在平台上,可以看的旁边院子里修缮一新的文昌阁。</p> <p class="ql-block">文庙内有文昌阁,分上下两层,下边一层同时供有文昌帝君和魁星。</p> <p class="ql-block">前为文曲星后为魁星,均为阴沉木材质,通体乌黑,具有石头般的纹理,雕工细致精巧,既有木头的优雅,也有石头的韵味。再加上阴沉木的形成需要成千上万年,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二进院里是明伦堂,这是读书、讲学、弘道的场所。中国古代的文庙不仅是祭祀先师孔子的地方,也是官办学校,明伦堂就是当地学子们学习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三进院里是敬一亭,文庙是古代的最高学府,是芸芸众生竞相求仕的地方,也是仅次于故宫皇城的显贵之地。嘉靖皇帝曾撰写《敬一箴》,所建之所遂称“敬一亭”。</p> <p class="ql-block">四进院是尊经阁,一座下窑上房式建筑,下层为三间砖券窑洞,上层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p><p class="ql-block">文庙的后门对着麻家大院,是个民间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出文庙,左侧便是浑源州署。</p> <p class="ql-block">浑源州署</p><p class="ql-block">浑源州署是座已有645年历史的古官署衙门,始建于‌金代,现存建筑主要由‌明朝太祖洪武七年州判‌张溥主持营造。</p><p class="ql-block">整个州署“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寝、狱房居南”的传统礼制。整个建筑布局对称、合理、紧凑,主次分明,高低错落,井然有序,浑然一体。浑源州署以其独特的明清风格,被誉为“‌晋北第一府”。</p> <p class="ql-block">浑源州署由五进院落,从南面往北面,沿南北中轴线依次排布,分别是州衙大门、一进院、二门仪门、二进院、衙门大堂、三进院、二堂、四进院、三堂(内署)、五进院、迎宾厅、“望云阁”等。五进院子外面的东、西两面,增补营建东西跨院。</p> <p class="ql-block">一进院为迎宾院,现作为古装文创(更衣阁)、画妆跟拍l梳妆阁)和小吃馆。</p> <p class="ql-block">二进大堂院有多处衙署文化展示和拍照打卡景点</p> <p class="ql-block">二堂院有文化展览馆、拓印体验馆,</p> <p class="ql-block">内署院有孔雀观赏、会议接待区域等品鉴、体验场所,</p> <p class="ql-block">鼓楼</p><p class="ql-block">古城的东西大街上,建有钟楼、鼓楼两座过街楼,是浑源的地标性建筑。钟鼓楼位于南北巷和大街的交汇处,明民国时呈现的是一座二层楼阁式建筑,高约二丈,一楼的四面有门可通行人,二楼置有大钟,凌晨敲响。鼓楼与钟楼相仿,二楼置有大鼓,晚上敲击。钟楼、鼓楼的晨钟暮鼓既是一种报时方式,也是一种州城管理方式。晨钟鸣起,城门开启;暮鼓响起,城门关闭。这种传统的报时管理方式,到了民国时期逐渐松弛,直至消失。</p> <p class="ql-block">进入正对面的巷子,径直往北走,没多远就到了圆觉寺。</p><p class="ql-block">圆觉寺占地面积比永安寺小的多,所以当地人称永安寺为“大寺”,圆觉寺为“小寺”。</p><p class="ql-block">从墙外看圆通寺建筑群,著名的古塔高高地耸立其中。</p> <p class="ql-block">圆觉寺</p><p class="ql-block">圆觉寺塔,全名圆觉寺释迦舍利塔,建于金正隆三(1158)年,是一座保存完好的金代砖塔。塔身呈八角形,九层密檐式全仿木结构建筑。堪称金代杰作,也是大同地区仅存的一座密檐式砖塔。</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寇入侵,大殿、配殿、山门等皆被拆毁,将寺内木建筑尽数破坏掠走,日本投降后无人管理,当地百姓在废庙上顺手牵羊,古庙就彻底不存在了,1950年仅剩孤塔一座独存,其他建筑均为后建。</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动乱年代,这座古塔又被一通横扫,一层塔心内室的塑像和彩绘尽数被毁,从此“家徒四壁”。到了七十年代,在圆觉寺上建起了一个大澡堂,污水浓烟扑面而来,导致塔身光华尽失,塔基亦遭侵蚀……</p> <p class="ql-block">直到八十年代文物工作得到重视,圆觉寺被县文化局接管,圆觉寺塔才得到了全面修缮保护,山门和部分殿堂也陆续重建。</p> <p class="ql-block">眼前这座仅存的古塔,其全名圆觉寺释迦舍利砖塔,是山西大同地区唯一的一座密檐塔,为砖砌仿木结构,其艺术造诣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这座砖塔分为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p><p class="ql-block">塔顶有一铁质凤凰展翅,实为风向标。凤凰两足微向后弓,栖立在一个圆盘上,圆盘下由一段套筒与刹杆相套连,遇风则套筒连带上部圆盘和盘上凤凰以刹杆为轴转动,凤首可以指明风的方向,千年来一直不停,是我国古代罕见的侯风仪实物,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塔身为9层,自下而上,每层的高度逐渐缩短,最上一层又变长。其中第一层的四面各有一扇小门,这些小门有的紧闭,有的全开,还有一个是半掩的,而四扇门中,仅有一扇门是真的。</p> <p class="ql-block">塔基为高达4米的须弥座,塔座上为仿木斗拱,每转角束腰雕莲花,束腰柱雕金刚、力士支托。</p><p class="ql-block">座基上雕刻的图案相当精美,从下至上,每一层各不相同;绕塔一周,每一面又各有不同。其中的舞乐人像姿态各异,逼真动人,有的作长袖舞,有的手抱琵琶,有的拍击板;雕刻的花鸟禽兽,也各具形态,楚楚动人。</p> <p class="ql-block">出圆觉寺不远就是永安禅寺,门票20元。</p><p class="ql-block">大殿在特殊年代因作为粮仓而幸运地被保留下来,门墙后还贴有60年代的报纸。殿内佛像早已荡然无存。</p> <p class="ql-block">永安寺又叫永安禅寺,始建于金代,后毁于火灾,元代重建。</p><p class="ql-block">元初 ,永安军节度使高定回归故里,在废墟上大规模重建。后来高定的孙子高璞又捐资建筑了传法正宗殿,也是如今永安寺中仅存的元代建筑。</p><p class="ql-block">经过高氏祖孙三代历时数十年的捐建,永安寺已经殿宇巍然,黄瓦翠柏,是当时的浑源城中诸寺之首,人们俗称它为“大寺”。</p> <p class="ql-block">进入山门后就是天王殿。</p><p class="ql-block">建筑、大字、壁画、塑像被称为永安寺“四绝”。</p> <p class="ql-block">永安寺坐北朝南,顺中轴线再往北就是主殿——传法正宗殿。</p><p class="ql-block">正殿传法正宗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庑殿顶,殿顶中部以黄色琉璃瓦覆盖,大殿正面外墙前檐下左右两端有“庄严”两个大字,此乃元初高僧溥光(雪庵)一的书法。大殿前后和天王殿墙上的字合起来,是“法相庄严”“虎啸龙吟”。</p> <p class="ql-block">站在传法正宗殿下,回头看去,天王殿威严雄壮,钟楼、鼓楼分立两侧。</p> <p class="ql-block">传法正宗殿为单檐庑殿顶,内部有两个看点:顶部藻井和四壁壁画。</p><p class="ql-block">最令人震撼的当属永安寺的壁画。</p><p class="ql-block">壁画内容为十大明王像和水陆法会图,用珍稀的矿物颜料绘制,朱砂、青金石、绿松石…..有的矿物来自国外。据说金粉是最普通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壁画绚丽夺目,我们也有幸进入参观了一番。因为壁画的保存对光很敏感,所以壁画的室内是较为昏暗的,也不能开启闪光灯拍照。</p> <p class="ql-block">一个值班小伙子,突然打开手灯,我们抓拍了几张。</p> <p class="ql-block">在大殿北壁东西两侧所绘为十大明王。</p><p class="ql-block">民间戏说:“佛都有火。”这里的“火”,不是指“香火”,而是“怒火”。佛在降伏恶魔时,会变现转化出威猛忿怒的形<s>象</s>,谓之“明王”。</p> <p class="ql-block">殿内所绘十大明王人物都是一面三目和三头六臂造型,并手持各种法器,坐骑大多为白象、青狮、伏龙等,形象诡怪,笔力飞动,令人称奇。</p> <p class="ql-block">最左侧的虎衣撕脸明王像是永安寺壁画的代表壁画。佛撕开了凶恶的表象、露出慈祥的真容,彰显以自己无比宽大的胸怀包容世间万像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在壁画上,我们能看到佛、道、儒三教的诸佛菩萨、各方神道、人间社会各色人物分层排列,有序行进,他们代表法会所邀请的对象。其规模和气势,当属中国古代水陆壁画珍品之最。</p> <p class="ql-block">内明间梁架间雕的天宫楼阁和天花藻井,玲珑精巧,绘画精美。</p> <p class="ql-block">在传法正宗殿的四壁上,“水陆法会”壁画气韵生动,神、鬼、人三界齐聚一堂,热闹非凡,“十大明王”画像画工精湛,栩栩如生,让人望而生怯。</p><p class="ql-block">水陆法会也叫水陆道场,在古代,是最为盛大和隆重的佛教活动之一,以舍饭斋布施和诵经法布施为主,兼具追忏悔过、积德行善等功能。</p> <p class="ql-block">出正殿,左侧偏房里也展示了正殿壁画的部分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在佛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一天,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阿难晚上梦到一个饿鬼向他求食,并说三天后阿难将毙命,也会沦落为饿鬼,阿难醒后向佛祖申诉。佛便授给阿难可以使饿鬼得食、自己福寿绵长的经咒。阿难便开设了水陆道场,救度所有饿鬼,这便是水陆道场的渊源。</p> <p class="ql-block">实际上,古代水陆法会的超度重点在很多时候是与战乱死亡紧密相关的。</p> <p class="ql-block">浑源地处山西北部,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的交接地带,从宋辽时起,战乱不断,所以永安寺当年的许多水陆法会,就常常为山西北部军事边境的阵亡将士而举办。</p> <p class="ql-block">出偏房,回到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出永安寺右拐,是小吃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街旁就是一个现代化的体育休闲广场。</p> <p class="ql-block">麻家大院、栗家府大院、田家大院等60多处明清大院,以及纵横交错的古街古巷,诉说岁月沧桑,传递历史温情。</p> <p class="ql-block">麻家大院是一组规模宏大、规格较高的古民居建筑群,现存房屋73间,院套院、宅相联,庭院深深,曲径通幽,木雕、砖雕艺术精美。院内现入驻一座民间博物馆——锦茂草堂博物馆,撷取浑源历史文化的精华部分,设置了青铜器展厅、窑瓷器展厅、碑帖展厅、民俗风情展厅。</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浑源古城,老街小巷,古韵悠长,老宅斑驳,岁月静好,古寺宝塔,隐映斜阳。</p> <p class="ql-block">千年的沧桑变幻,赋予了浑源这片土地丰富的文化底蕴,也留下了太多弥足珍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抬首望去,圆觉寺塔顶的候风鸟已经转动了八百多年。</p><p class="ql-block">永安禅寺的壁画上,被邀请参加水陆法会的人、神、佛三界众生还在热闹的交谈着......</p><p class="ql-block">在满是瑰宝的三晋大地上,这座不起眼的晋北小城,骄傲而又小心翼翼的保管着这片土地上赋予自己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州署夜演</p> <p class="ql-block">7月26日上午,我们转过应县木塔,在阳光速八对面吃过午饭,乘公交从汽车站坐下午2点的中巴到了浑源,50多公里16元的车票,在浑源汽车站下的宾阳快捷宾馆住下,稍作休息便乖公交来到浑源古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