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动物园位于太原东北隅的卧虎山上,北涧河以南、享堂新村以北、北同蒲铁路以东、东中环北路以西区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太原动物园始建于1957年12月, 总占地2032.2亩,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总绿化景观70.2万平方米。是华北地区第二大城市动物园。 2024年7月25日下午,我来到了太原动物园。 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太原动物园有大猩猩、长颈鹿、大象、褐马鸡等珍稀野生动物以及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250多种,共计3600多头只。全园分为鸟类动物展示区、灵长类动物展示区、大型动物展示区等11个动物观赏区。 官媒显示:太原动物园,始建于1957年的黑龙潭公园,2004年搬迁至卧虎山公园。2018年5月闭园,即在原址基础上提质扩容改造。2019年10月1日,正式恢复开园。新扩容改建成的太原动物园位于北涧河抢险路以南、享堂新村以北、北同蒲铁路以东、东中环北延道路以西区域,占地面积119.19公顷(合1787.85亩),建筑总面积8.4万平方米,包括大象馆、河马馆、熊猫馆等62个群(组)建筑配套服务设施,绿化面积达70.2万平方米。 逛动物园是许多人童年时的美好回忆,那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让人流连忘返。我们从南门进入后,沿公园的大路往东行走。沿途风景如画,绿树成荫,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每个角落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每一个转角都充满了唯美的气息。我们走到了科普馆,遗憾的是今天科普馆没有开放。 在科普馆附近,我们乘坐公园里的摆渡车,来到了园区东部。 我么来到了马驴展示区。这里是亚洲食草动物展示区的一部分,专门用于展示和介绍蒙古野驴这种珍稀动物。蒙古野驴,也被称为野驴或亚洲野驴,是一种奇蹄目马科马属的哺乳动物。它的外形颇似骡,吻部稍细长,耳长而尖,尾细长且尖端毛较长,棕黄色。四肢刚劲有力,蹄比马小但略大于家驴。颈背具短鬃,颈的背侧、肩部、背部为浅黄棕色,背中央有一条棕褐色的背线延伸到尾的基部。这种动物对干旱酷热、严寒、食物贫瘠的恶劣环境适应能力极强,主要以多种草类、灌木等荒漠植物为食。 太原动物园羊区内饲养了多种羊类动物,如山羊、绵羊、羚羊等,它们或悠闲地漫步在草地上,或低头觅食,呈现出一幅和谐自然的画面。游客们可以在这里近距离观赏这些可爱的动物,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我们沿着大路走到了熊猫馆区,遗憾的是熊猫馆没有开放,没有看到天真可爱的大熊猫,只能在熊猫馆旁边看了一下熊猫的雕像,不少的家长带领孩子在这里拍照留念。 太原动物园的大象馆是该园新建的最大馆舍之一,占地面积达到8000余平方米,外形设计酷似鸟巢体育场,呈现双椭圆形结构。该馆舍采用覆土建筑风格,东西向高差约4.5米,设计理念旨在为游客提供人性化的参观体验。大象馆分为东西两个馆舍,中间入口可以进入馆内一层,而旁边的两个入口则通往二层,这样的设计使得游客既可以平视又可以俯视大象,增加了参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大象馆的内部设计和设施考虑到了大象的福利和游客的便利。馆内光线充足,通过玻璃穹顶引入自然光,模拟自然生活环境。馆舍通过玻璃幕墙设计,使得大象的活动区域对游客可见,同时保证了工作人员操作通道的隐私。此外,大象馆还考虑到了大象的行为需求,设计了沙坑和水池等物理设施,以满足大象的自然需求。 太原动物园大象馆不仅为大象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参观体验。馆内的设计和建设旨在让游客在城市动物园中感受到野生动物园的乐趣,同时通过丰富的设计和人性化的参观路线,增强了游客与大象的互动和体验。 太原动物园的猿猴馆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而且居住着多种灵长类动物,包括环尾狐猴、博士猴、松鼠猴、青猴、黄狒等11个品种共计50只灵长类动物。猿猴馆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福利,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和休息区域,以及充足的自然光照,旨在为动物们创造一个舒适、自然的生存环境。 环尾狐猴是太原动物园猿猴馆的特色之一,这种灵长类动物因其尾巴上的环节斑纹而得名。环尾狐猴属于性情温和的动物,喜欢聚在一起成群活动。它们的繁殖期在哺乳动物中是最短的,每年仅有两周时间,雌性环尾狐猴接受雄性环尾狐猴的时间不足一天。太原动物园的环尾狐猴宝宝于今年3月4日出生,这是灵长类动物入驻新居后产下的第一只宝宝,它的出生为猿猴馆增添了许多欢乐。 除了环尾狐猴,猿猴馆还有其他多种灵长类动物,如猕猴、白鹳、麋鹿、梅花鹿、双峰驼、牦牛等,这些动物也都是太原动物园里的明星物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特别是“六一”儿童节期间,太原动物园里一片热闹景象,很多动物家庭迎来了新生命,如小梅花鹿不停地往妈妈怀里钻,猕猴父母带着孩子们嬉戏玩耍等,展现了动物世界中的温馨与和谐。 太原动物园猩猩馆是该动物园的一个重要展区,专门展示猩猩等灵长类动物,致力于为猩猩等灵长类动物提供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猩猩等灵长类动物知识和生活习性的机会。 在太原动物园的猩猩馆,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到猩猩的日常活动,包括它们的饮食习惯、行为模式以及与其他猩猩的互动。此外,猩猩馆还可能设有专门的展示区域,用于介绍猩猩的生态习性、保护状况以及人类如何可以参与到猩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中来。 太原动物园鸣禽馆是太原动物园内的一大亮点,它的外形独特,如同一朵盛开的花,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馆舍占地面积适中,设计巧妙地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为鸟类提供了一个模拟自然的生活环境。游客可以选择进入室内或在室外参观,无论哪种方式,都能近距离欣赏到各种鸣禽的美丽羽毛和优雅姿态。 在鸣禽馆,几只鹦鹉吸引了众多游人的雁丘,只见那几只鹦鹉,各色漂亮的羽毛,质地轻盈,叽叽喳喳吵闹不停,仿佛穿越到了一个怪异的鸟语世界,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自然世界中。 鸣禽馆内展示了多种鸟类,它们或翩翩起舞,或婉转歌唱,给游客带来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此外,鸣禽馆还注重科普教育,游客在欣赏鸟类的同时,也能了解到关于鸟类的各种知识,增加对自然生态的认识。 太原动物园的鸟类馆位于鸟类动物展示区,是2018年太原动物园提质扩容改造工程的一项亮点。这里生活着东方白鹳、斑鸠、苍鹭等几十种鸟类。馆内设施完善,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太原动物园拥有各种鸟类,包括珍稀物种如褐马鸡、丹顶鹤、白鹤、黑鹤、大鸨、天鹅、金刚鹦鹉等。这些鸟类不仅丰富了动物园的生物多样性,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观赏选择。 太原动物园的鸟类馆不仅是一个观赏鸟类的好去处,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和保护基地,通过丰富的活动和展览,让公众更加了解和关注鸟类的保护,为了让游客有更深入的体验,太原动物园提供了与鸟类的互动机会。<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太原动物园两栖馆主要展示爬行类动物,主要有乌龟、蛇、蜥蜴之类的动物,尤其是蜥蜴,通过科普展板向游客介绍蜥蜴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性以及蜥蜴的种类。 据资料介绍,两栖馆曾联合全国各地动物园进行的“龙族”动物大联播,展示了珍稀的科莫多巨蜥,两栖馆设置了关于蜥蜴的科普展板,旨在通过展示蜥蜴的生态、生物学特征和趣味知识,增加公众对蜥蜴的了解和对它们的保护意识,进而向公众传播关心保护野生动物的理念,引导公众传承生肖文化。 漫步在动物园中,欣赏多彩的动物世界,让人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看到动物们如此活泼可爱,心情也变得轻松愉快,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的世界。但由于时间关系,还有很多展馆还没有来得及去观赏,期待着再有机会去观赏和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