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洛水潺潺,时光慢慢,我们已踏入培训之旅的第三天。7月25日,县高中数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洛阳这片充满智慧的土地上继续深入探讨,一场关于考察观摩和数学与其他学科融合的研讨活动,正逐渐展开其精彩的序幕。 </p> 观摩●名校风采的启迪 <p class="ql-block"> 上午,我们踏入了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的校园,立刻被其浓厚的学术气息所包围。洛阳一高始建于1904年,即清光绪三十年,最初名为河南府中学堂,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百年名校。作为洛阳基础教育的标杆和典范,这里不仅是我们观察的场所,更是我们汲取知识的殿堂。在这里,我们不仅是观察者,更是积极参与的学习者。</p> <p class="ql-block"> 在洛阳一高董副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漫步于校园,校园的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学校的文化底蕴与学科特色。董副校长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文化,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做法等,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教育创新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走进洛阳一高图书馆,一股清新、淡雅、整洁之风扑面而来,顿感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登上图书馆三楼,我们来到洛阳一高党史校史馆,学校宣讲员以“百年风华,红色印记”为总主题展开讲解,讲解内容包括7个部分:“学府肇基 薪火相传”“火种萌发 进程开启”“巍巍上庠 国运所系”“播迁育人 支援解放”“爱党爱国 砥砺前行”“改革开放 践行使命”“继往开来 扬帆远航”,展现了洛阳一高从1904年建校至今辉煌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我们来到洛阳日记博物馆,宣讲员向我们娓娓道来,它是我国第一个关于日记笔记的专题性博物馆,也是目前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日记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日记博物馆共分为四个展厅分别是:第一展厅信步日记书林,第二展厅 穿行日记稿丛,第三展厅 跨越日记彼岸,第四展厅 漫游网络世界,共收集古今中外日记出版物、手稿、书信、音像制品有6000多册,日记书籍如:毛泽东、周恩来、陈赓等共产党人日记,见证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鲁迅、茅盾、郭沫若等名家日记,反映时代印记;日本《东史郎日记》、德国《拉贝日记》《安妮日记》反映出二战期间法西斯血腥暴行等;特别是开国大典日记手稿极为珍贵,真实反映了1949年10月1日北京开国大典当天盛况,仿佛亲自聆听毛泽东主席的庄严宣告。</p> <p class="ql-block"> 最后宣讲员带我们参观了洛阳汉林古代珍藏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展馆分为三大主题:一是明清木雕展示,二是青铜器及古钱币展示,三是高古瓷器展示,现有展品及馆藏文物共5200件。</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欣赏到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纹饰多样的精美文物,感受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的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p> 研讨●跨学科的智慧碰撞 <p class="ql-block"> 下午,各小组围坐一起,围绕《课程导向下的跨学科高中数学教学的研讨》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们分享着各自的教学经验,探讨着如何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在这里,没有固定的答案,只有不断的思考与探索。每一次的发言,都是一次思想的火花碰撞;每一次的交流,都让我们离教育的真谛更近一步。</p> <p class="ql-block"> 当夕阳的余晖洒满归途,我们深知,这仅是漫长教育探索旅程中的一个温馨驿站。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与感悟,继续在数学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用跨学科的智慧钥匙,解锁更多数学教学的奥秘,共同编织属于我们的教育梦想。培训未完,梦想已启,让我们在数学的星辰大海中,继续乘风破浪,共赴下一个辉煌!</p> <p class="ql-block">图文:第三小组</p><p class="ql-block">初审:苏明进 徐建新</p><p class="ql-block">复审:涂跃辉 陈世成</p><p class="ql-block">终审:余德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