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坡·天峻山一日游纪实

安平

<p class="ql-block">7月18日,杜村庙会,我们昔日张兰农中的部分同学应邀到吴体美同学家中作客。饭后茶余,看着这些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老同学们,我临时动意说,老同学聚会,机会难得,干脆我们到天峻山景区再聚一次吧。没想到随意的提议竟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当即纷纷表示同意。我数了一下,田正强夫妇、李金貴夫妇、邱树林夫妇、贾玉英夫妇,再加上我们夫妇二人和郝锡卿同学,一共11个人,我掐指一算,应该说人数不多不少,两辆7座小汽车刚好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讨论中,有人提议增加花坡景区,我想了想,也行,这两个地方都不算远,一天时间足够了。</p> <p class="ql-block">时间定在7月20日,说定由田正强、邱树林同学各联系一辆车,其他人則各自准备携带物品,然后于20日上午八点在田正强家集合,一同岀发。</p> <p class="ql-block">7月20日上午八点,所有人员如期到达。我询问了一下,身份证、矿泉水、雨伞、防晒衣、霍香正气水以及各种药品、食物等等,应有尽有,准备齐全。</p> <p class="ql-block">司机是邱树林同学的大儿子邱连民和出租车司机小王。他们经验丰富,熟悉线路,我们十分放心。</p> <p class="ql-block">花坡风景区距此大约52公里,道路尚好,一路顺利。</p> <p class="ql-block">10点30分,顺利到达花坡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花坡风景区位于长治市沁源县王陶乡花坡村,与介休市、灵石县交界,海拔2500米,是典型的高原气候。</p><p class="ql-block">花坡地势平缓,林木稀少,遍地生长着各种叫不上名的野花野草,肥胖的牛羊满山遍野寻觅着牧草,蓝天白云,天高气爽。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醉人的花香。看到这一切,兄弟姐妹们的心情简直好极了,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生活中的所有烦恼,也顾不上一路舟车劳顿带来的疲劳,一下车就迫不及待的拍照起来。</p> 邱树林、黄玲香夫妇 李金貴、祁金兰夫妇 田正强、贾春英夫妇 楊思文、贾玉英夫妇 安平、郭雅莉夫妇 <p class="ql-block">郝锡卿、贾玉英、郭雅莉三姐妹合影</p> 邱树林一家三口合影 <p class="ql-block">郝锡卿、贾玉莫、祁金兰三姐妹合影</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惊喜的是,幸运的見到了在外工作多年的老朋友老邻居刘吉禄老先生和相振锐同学。一阵寒暄之后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看到那崎岖曲折,弯曲如一条蜿蜒巨龙的坡路,我有些揪心了,他们能爬上去吗?要知道我们这支团队成员平均岁数都在70岁以上,半数达到75岁。而且多数人都有基础病,有的人还多次做过手术。我再次疑问,他们敢上去吗?</p> <p class="ql-block">然而我的担心显然是多余了,岁数最大的邱树林同学一马当先登上台阶,李金貴、田正强紧随其后,其他人也一拥而上。我悬着的心终于落肚了。要不然,有人上有人在下面等,多没意思。</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又是一阵疯狂的拍照。</p> <p class="ql-block">本来是要骑骆驼兜一圈的,可惜赶不上了,只能留个影了。</p> 看到牛群又走不动了 <p class="ql-block">这是给牛跳广场舞吗,似乎又不像。</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山顶了,姐妹们拿出丝绸作道具,摆着各种优美姿势,又是一阵疯狂拍照</p> <p class="ql-block">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时针指向中午十二点,稍作休息,该向天峻山景区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去往天峻山要经过三个不同的路段,这是我事后总结的。第一路段是去往赵家庄的路段,就在我们来时的半路上,有通往天峻山风景区的路牌,拐入就可。这是一段水泥路,虽然不宽,但也平坦;第二路段是由赵家庄村去往天峻山半山腰的路段。这是一段沙石路,是一段非常难走的道路,是对司机的考验,洪水的冲涮使得路面坑坑洼洼、怪石凸起不说,上坡下坡的急拐弯就很多。好在我们的连民、小王司机经验丰富,胆大心细,毎每险情化险为夷;第三路段是通往山顶的爬山路,是青石台阶路,虽然不算太陡,但路程较远,是对爬山人的严重考验。</p> <p class="ql-block">大约下午三点半左右,我们终于来到沙石路尽头的牌楼处,大家稍作休息,补充水和食物,开始登山。</p><p class="ql-block">看着大家精神饱满,毫無疲惫的样子,我确信,这次偿试性的旅游就要划上圆满的句号了。</p> <p class="ql-block">两旁树木茂密,不知名的鸟儿在尽快欢唱,阵阵凉风吹过,大家惬意极了。</p> 望峰亭留影 觀景亭小憩 原市委书记张怀文亲笔碑文 <p class="ql-block">终于到山顶了,大家纷纷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看着那通体浑圆的塔体和高入云端的塔尖,我们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说熟悉,那是因为我们都是介休人,我们都是从小看着这个塔长大的,他是我们人生的見证。说陌生,那是因为至今之前,我们谁都不知道这个山叫天峻山,这个塔叫文峰塔,也不这个塔是石头的还是木制的,大人小孩都叫它为南山格嘴則。</p> <p class="ql-block">听到他们在高呼什么吗?我听見了,他们在喊“我们终于到了南山格嘴子啦”!</p> <p class="ql-block">仔细观看,文峰塔是一座实心石塔,塔高约23·5米。在文峰塔柱体四周距塔基高约3米处,各嵌筑有一块长方形刻石,分别为明朝万历年间、清朝康熙年间、同治年间始建或重修石塔碑刻。其中明朝万历刻石于碑体北侧,长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因为时间较长,风吹雨淋字迹已经难辨,疑为“文峰塔”塔铭。</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文峰塔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介休知县史记事,看到天峻山群峰拱翠,峭壁陡崖,景色秀丽,尉为壮观,登其峰顶介休大地一览无余,确是一块风水宝地。为大兴文风,造福于民,使介休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他便亲身督办,建造此塔,因形状似一支毛笔,命名为“文峰塔”。据历史记载,文峰塔建成后,介休县在科举考试中成绩显著提升,中举者和进士数量大幅増加。</p> <p class="ql-block">文峰塔景区不大,很快就游完,但大家并不后悔,因为“南山格嘴子”是我们的梦,说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圣地也不为过,今生能够到此一游,也算了却了我们多年的夙愿。</p> <p class="ql-block">晚上在赵家庄广场的农家乐就歺。饭后,时针指向八点半,至此,花坡、天峻山一日游落下帷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