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上)

海得哥

<p class="ql-block"> Kuliang </p><p class="ql-block"><b>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b></p><p class="ql-block">Kuliang Familes Story Museus</p><p class="ql-block"> Fuzhou. China</p><p class="ql-block">展馆概略:</p><p class="ql-block"><b>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讲述8个家族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  19世纪末,大批西方商人、传教士、领事人员到鼓岭避暑,他们在这里建起了学校、医院、万国公益社,与当地人结下深厚友谊。</p><p class="ql-block">  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位于富家别墅旁,通过文字、图片、珍贵展品和人物场景等,生动还原了福益华、蒲天寿、兰马利亚、柏龄威、柯志仁、蔼树棠、程吕底亚、穆蔼仁等8个外侨家族在鼓岭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蒲天寿医生使用过的医疗器械、柯志仁的外孙女毕乐光儿时的木制套盒玩具、柏龄威使用过的相机……进入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仿佛穿过时光隧道,回到了百年前的鼓岭。</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外侨家族的在华岁月:他们建立学校、医院,与当地人结下深厚友谊。展示馆主要展现了他们的在华经历,如福益华、蒲天寿医生救死扶伤,柏龄威、蔼树棠老师授业解惑,程吕底亚校长开办女子学校,美国飞虎队成员穆蔼仁的福建情结等等。</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外侨在鼓岭的爱情故事:许多单身男女在鼓岭互生好感、坠入爱河,进而谈婚论嫁。比如,福益华医生和梅·波兹小姐一见钟情,最终结为夫妇。</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外侨后代的寻根故事:鼓岭是外侨们念念不忘的乡愁。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生动讲述了毕乐华、穆言灵等“鼓岭之友”不远万里前来寻根的故事,以及“英”“华”相逢的故事、穆彼得夫妇寻找Skye的故事等等。</p><p class="ql-block">  “鼓岭之友”、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林轶南是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的策展人之一。他说,展馆采用“讲故事”的思路,按照一个展区一个家族的表达方式,讲述、品读鼓岭故事,富有一定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感。其中,不少照片、老物件、回忆录等是首次展出。</p><p class="ql-block">引自——讲述8个家族故事,探寻别墅建造历史 <b>鼓岭两个展示馆今起开放 </b>2024年06月22日《福州晚报》记者 赵莹 何佳媛 王光慧 包华</p><p class="ql-block">参观时间:2024年7月16日星期二</p><p class="ql-block">录辑说明:《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阅览、采集已逾十多天,因其涵盖八个家族故事,图/文内容和展柜摆件十分丰富,故分上下两集成篇,间或忙于户外徒步养生,整理成稿颇费心力、久拖不发,适遇“格美”强台风来袭,笔者逆向坚守鼓岭坪避暑地,在7月24日至25日风雨交加之夜终于完成该篇上下集,以飧读者,并以此敬佩中外策展单位和个人携同布展辛劳成功。供友人、文史地、中美两国民间友好交流人士和摄影爱好者分享、指正。</p><p class="ql-block">阅读方法:各页可点击放大阅读或短视频播放,背景音乐音量大小可自行调节或静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钢琴回忆温暖</p> <p class="ql-block">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 参观与闭馆时间(中英文对照)</p><p class="ql-block"><b>福州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开馆 引美国“鼓岭之友”来寻根</b></p><p class="ql-block">中新社福州6月22日电 (记者 龙敏)蒲天寿医生使用的医疗器械、柯志仁外孙女毕乐光儿时的木制套盒玩具、柏龄威的相机……22日,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在福州鼓岭开馆。</p><p class="ql-block">该馆通过文字、图片、珍贵展品和人物场景等,生动还原了福益华、蒲天寿、兰马利亚、柏龄威、柯志仁、蔼树棠、程吕底亚、穆蔼仁8个外国家庭在华经历,讲述了他们与鼓岭的情缘以及后代回鼓岭寻根的感人故事。</p><p class="ql-block">鼓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郊鼓山之北,百年前旅居福州的外国人到鼓岭避暑,在这里建起了学校、医院、万国公益社,与当地村民和谐共处,演绎了流传至今的“鼓岭故事”。</p><p class="ql-block">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内,既展示了福益华、蒲天寿医生救死扶伤,柏龄威、蔼树棠老师授业解惑,程吕底亚校长开办女子学校,美国飞虎队成员穆蔼仁的福建情结等;也生动讲述了毕乐华、穆言灵等“鼓岭之友”不远万里前来寻根的故事,以及“英”“华”相逢的故事等。</p><p class="ql-block">当天上午,从美国来福州参加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的毕乐华、穆言灵等“鼓岭之友”再上鼓岭,追寻家族故事,成为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的首批参观者。</p><p class="ql-block">“非常激动!非常意外!非常感动!”当看到展示馆中展示的外公柯志仁打虎的故事时,80多岁的毕乐华显得十分激动,还向众人分享家族在鼓岭的美好记忆。“看到这个展馆,就像找到了家。”</p><p class="ql-block">在一张拍摄于1928年的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全体教师合影里,毕乐华找到了母亲柯妙玉的身影。她说,自己从未见过母亲这个时期的照片,只是从母亲的日记中,才了解到母亲曾在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短暂任教过。</p><p class="ql-block">同样兴奋的还有柏龄威的曾外孙亚当斯(Josh Nicholas Adams)。在柏龄威家族展区,他十分认真地驻足观看,并不时用手机记录。他说,通过这个展馆,加深了对柏龄威的认识,了解了祖辈在鼓岭的不凡经历,回到美国后,将会向更多人分享鼓岭故事。</p><p class="ql-block">美国穆蔼仁家族后人、鼓岭旅游文化研究会高级顾问兼首席研究员穆言灵和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林轶南是展示馆的策展人,他们共同策划、编写展纲、提供展品。穆言灵说,虽然时差不同,但中美两国志愿者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让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最终落成,这不仅是对鼓岭历史的深情回顾,更是对中美民间友谊的生动诠释。(完)</p> <p class="ql-block">6月22日,柯志仁家族后人毕乐华在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寻找先辈印迹。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p> <p class="ql-block">6月22日,美国穆蔼仁家族后人穆言灵在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找到自己丈夫小时候的照片。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p> <p class="ql-block">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 L型外观1</p> <p class="ql-block">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 L型外观2</p> <p class="ql-block">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 走廊</p> <p class="ql-block"><b> 序 言</b>(中英文对照)</p><p class="ql-block"> 在这座小小的石厝里,我们展现了8个曾在鼓岭居住过的外侨家族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他们中的一些,曾经是学者、教师,为福建的近代教育和科学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他们中的另一些,曾经是医生、护士,为八闽现代医学的启蒙和卫生知识的传播做出过贡献。</p><p class="ql-block">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留住于不同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在动荡的近代中国,他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留下不一样的人生轨迹。</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共同只有一点:那就是对中国、福建和鼓岭怀有的深深感情。</p><p class="ql-block"> 他们不只一次回到这里,回望时光,追寻记忆。</p><p class="ql-block"> 这是属于他们每个人的鼓岭故事。 </p> <p class="ql-block">他们,曾经在这里生活</p><p class="ql-block">福 蒲 兰 柏龄 柯 蔼 程 穆</p> <p class="ql-block"><b>他们,曾经在这里工作</b>(所有展板均为中英文对照,不再备注)</p><p class="ql-block">今天,在这些医院和学校的档案里,我们常常和他们还会相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能认得出这些学校和医院的前身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邵武市立医院</b> 鹤龄英华中学 福建协和大学</p><p class="ql-block"><b>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b> 华南女子文理学院</p><p class="ql-block"><b>闽清六都医院</b> 邵武圣教医院 <b>南平市第一医院</b></p><p class="ql-block">闽清天儒中学 <b>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b> 毓英女子中学 </p><p class="ql-block"><b>闽清第一中学 福州协和医院</b> 延平吐吡哩医院</p><p class="ql-block">福州私立协和职业中学 <b>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b> 福建师范大学</p><p class="ql-block">闽清六都善牧医院 <b>福州第十六中学</b>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展纲撰写:林轶南、穆言灵、周天𡤜</p><p class="ql-block">模型制作:宫必诚 吴思远 张昊 周天𡤜 庄茂嘉</p><p class="ql-block">影像识别:华东理工大学古厝活化实验室/“鼓岭家·谱”数字化平台</p> <p class="ql-block">序言/他们,曾经在这里生活/福益华 展区等(视频片断)</p> <p class="ql-block">福 </p><p class="ql-block">致谢</p><p class="ql-block">安·布里斯·马克斯里诺</p><p class="ql-block">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爱中国人民”。</p><p class="ql-block">福益华:邵武人民口中的“福医生”</p> <p class="ql-block">福 </p><p class="ql-block">致谢</p><p class="ql-block">安·布里斯·马克斯里诺</p><p class="ql-block">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爱中国人民”。</p><p class="ql-block">福益华:邵武人民口中的“福医生”(特写)1</p> <p class="ql-block">福益华(爱德华·布里斯)传奇一生等(特写)</p> <p class="ql-block">福益华医生与贝敏智小姐的曲折温情婚姻生活与旅程等(特写)</p> <p class="ql-block">走过石坊门,邵武四十年Anne Bliss Mascoline的寻根故事/展柜摆件</p> <p class="ql-block">展柜摆件</p><p class="ql-block">1915年,美国驻福州领事向福益华发出的注册证明,注明了他的女儿出生在邵武,儿子出生在鼓岭。(来源:美国国家档案馆)(左1)等</p> <p class="ql-block">展柜摆件(特写)/文字说明</p> <p class="ql-block">上图文字说明(节录):1912年7月11日,福益华医生从福州鼓岭寄往美国的信……</p><p class="ql-block">右下图封面 中文字样:大美國醫士 福益華 住邵武府東關外</p><p class="ql-block">左下图照片:贝敏智(福益華妻子)</p> <p class="ql-block">福益华和他的儿子小爱德华·布里斯的故事和合影(特写)</p> <p class="ql-block">一张写着yes的纸条</p> <p class="ql-block">1902年9月22日,福益华和梅在鼓岭举行了婚礼。</p><p class="ql-block">婚礼当天的梅(贝敏智小姐)等(特写)</p> <p class="ql-block">蒲鲁士夫妇 展区(视频片段)</p> <p class="ql-block">蒲</p><p class="ql-block">致谢</p><p class="ql-block">蒲惠珠 蒲美珠 蒲光珠</p><p class="ql-block">中国是我们整个家族的家。我的父亲从未想过离开中国。</p><p class="ql-block">蒲鲁士夫妇:莆田近代社会进步的推动者。</p> <p class="ql-block">蒲</p><p class="ql-block">致谢</p><p class="ql-block">蒲惠珠 蒲美珠 蒲光珠(特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国是我们整个家族的家。我的父亲从未想过离开中国。</p><p class="ql-block">蒲鲁士夫妇:莆田近代社会进步的推动者。(特写)</p> <p class="ql-block">蒲天寿:视中国为家乡的福州协和医院美籍院长</p><p class="ql-block">蒲天寿是著名传教士蒲鲁士之子,1905年出生于福建兴化(现莆田)。</p> <p class="ql-block">蒲天寿:视中国为家乡的福州协和医院美籍院长</p><p class="ql-block">蒲天寿是著名传教士蒲鲁士之子,1905年出生于福建兴化(现莆田)。(特写)</p> <p class="ql-block">《蒲天寿家庭相册》中的三个女儿照片等(特写)</p> <p class="ql-block">展桌摆件 </p><p class="ql-block">医疗器械</p> <p class="ql-block">洗面盆、木制支架</p> <p class="ql-block">蒲天寿:视中国为家乡的福州协和医院美籍院长展板(特写)</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爸爸的小护士 展板/电脑屏幕/展柜摆件/寻找“Sin Moi”(蒲光珠的寻根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爸爸的小护士 展板(特写)</p> <p class="ql-block">图/文(特写)1</p> <p class="ql-block">图/文(特写)2</p> <p class="ql-block">图/文(特写)3</p> <p class="ql-block">蒲 </p><p class="ql-block">(手动电脑播放)/展柜摆件(特写)</p> <p class="ql-block">电脑屏幕手动播放(视频片段)</p> <p class="ql-block">展柜摆件(特写)/文字说明1</p> <p class="ql-block">展柜摆件(特写)/文字说明2</p> <p class="ql-block">蒲氏三姐妹相见、相聚故事/展柜摆件</p> <p class="ql-block">展柜摆件(特写)/文字说明(缺)</p> <p class="ql-block">展柜摆件(特写)/文字说明1</p> <p class="ql-block">展柜摆件(特写)/文字说明2</p> <p class="ql-block">兰马亚 展区(视频片段)</p> <p class="ql-block">兰</p><p class="ql-block">她的医院医治的病人超过30万,但她的一生只修了5次假。</p><p class="ql-block">兰马利亚:闽清第一所西医院的缔造者</p> <p class="ql-block">鼓岭兰马利亚别墅(来源:福益华的家庭相册)</p> <p class="ql-block">兰马利亚:闽清第一所西医院的缔造者 展板(特写)</p> <p class="ql-block">兰马利亚退休时带回美国的《八骏图》(特写)</p> <p class="ql-block">兰醒球:执掌毓英的女校长</p> <p class="ql-block">兰醒球:执掌毓英的女校长(特写)1</p> <p class="ql-block">兰醒球:执掌毓英的女校长(特写)2</p> <p class="ql-block">兰醒球:执掌毓英的女校长(特写)3</p> <p class="ql-block">一块界碑,让我找到了家</p> <p class="ql-block">兰……电脑手动播放/展柜摆件</p> <p class="ql-block">兰……电脑手动播放(特写)</p> <p class="ql-block">兰……/展柜摆件</p><p class="ql-block">从右至左 文字说明</p> <p class="ql-block">一块界碑,让我找到了家(特写)</p><p class="ql-block">“蘭界”界石(左 )</p> <p class="ql-block">在华东理工大学林轶南教授帮助下,两个家族后人时隔70余年后在福州重逢。(图片)/展柜摆件</p> <p class="ql-block">展柜摆件 文字说明1</p><p class="ql-block">图片:左2/左1</p> <p class="ql-block">展柜摆件 文字说明2</p><p class="ql-block">图片:右2/右1(图缺)</p> <p class="ql-block">柏龄</p><p class="ql-block">柏龄威:福州近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开拓者 展区(视频片段)</p> <p class="ql-block">柏龄</p><p class="ql-block">柏龄威:福州近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开拓者</p> <p class="ql-block">柏龄</p><p class="ql-block">致谢</p><p class="ql-block">迪恩·柏龄/芭比·柏龄</p><p class="ql-block">乔什·亚当斯/林恩·柏龄(特写)</p> <p class="ql-block">柏龄威:福州近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开拓者(特写)</p><p class="ql-block">1905年柏龄威夫妇合影等</p> <p class="ql-block">建于祭酒岭的原“协职”教学楼,建于1945-1946年。(来源:网友“走失的科文”提供)</p> <p class="ql-block">他为福州近代的“乡村振兴”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他的后代,书写了长达百年的思念与乡愁。/动画滾动展示/展桌摆件</p> <p class="ql-block">迪恩·柏龄的寻根之旅/一个世纪的乡愁(林恩·百龄的在线寻根故事)(手动电脑播放)等展板</p> <p class="ql-block">迪恩·柏龄的寻根之旅/一个世纪的乡愁(林恩·百龄的在线寻根故事)电脑手动播放(视频片段)</p> <p class="ql-block">迪恩·柏龄的寻根之旅(特写)</p> <p class="ql-block">迪恩·柏龄的寻根之旅</p><p class="ql-block">图/文 (特写)</p> <p class="ql-block">图/文 (特写)</p> <p class="ql-block">图/文 (特写)</p> <p class="ql-block">一个世纪的“乡愁”(林恩·柏龄的在线寻根故事)电脑手动播放/展柜摆件</p> <p class="ql-block">展柜摆件(左)(特写)</p> <p class="ql-block">展柜摆件(中)(特写)</p> <p class="ql-block">展柜摆件(右)(特写)</p> <p class="ql-block">迪恩·柏龄的寻根之旅</p><p class="ql-block">图/文 (特写)</p> <p class="ql-block">迪恩·柏龄的寻根之旅</p><p class="ql-block">图/文 (特写)</p> <p class="ql-block">迪恩·柏龄的寻根之旅</p><p class="ql-block">图/文 (特写)/展柜摆件</p> <p class="ql-block">迪恩·柏龄的寻根之旅</p><p class="ql-block">图/文 (特写)</p> <p class="ql-block">迪恩·柏龄的寻根之旅</p><p class="ql-block">图/文 (特写)</p> <p class="ql-block">迪恩·柏龄的寻根之旅</p><p class="ql-block">图/文 (特写)</p> <p class="ql-block">迪恩·柏龄的寻根之旅</p><p class="ql-block">展柜摆件</p> <p class="ql-block">迪恩·柏龄的寻根之旅</p><p class="ql-block">展柜摆件(左1、左2)(特写)</p> <p class="ql-block">迪恩·柏龄的寻根之旅</p><p class="ql-block">展柜摆件(右2、右1)(特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