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头绪太多,分集来叙。</p><p class="ql-block">(1)昨天为什么留住巴清县?</p><p class="ql-block"> 昨天为什么留住巴青县?是因为老王想见一个在巴青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老王的朋友是玉门人,八零后,多年前外出打工,在亲戚的引领下于巴青县创业,服务于巴青县中学。听到我们的消息后非常高兴,立即给我们预定了巴青县最好的酒店华瑞大酒店的房间,等着我们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巴青县城很小,坐落在山沟之中,长不过两三公里,宽约三四百米, 建筑也不是很多,很多地方正在修建,只相当于内地的一个小乡镇。全县人口5万多,大多是牧民。</p><p class="ql-block"> 朋友带我们去巴青县中学参观。中学位于县城以西十多公里处的一块平地上。这是巴青县唯一的一所中学,全县3000多名初中学生在此就读,实行全封闭管理。正是下午孩子们放学晚餐时刻,有用餐的,有运动的,有打扫卫生的,无论男女,大多数孩子的脸庞红里透黑,一看就是高原紫外线造成的。三个年级的孩子都戴着统一的有舌帽子,用红色、黄色、蓝色区别不同的年级。学校的校舍已经比较拥挤,县政府正在另一处坡地上修建巴青县第二中学。我们主要参观了学生社会劳动实践基地,这是一处甘肃汉族朋友援建的大棚区,有七个大棚和一个小型养猪场。大棚里种植着各种蔬菜,有黄瓜、辣椒、葫芦、生菜、卷心菜、小白菜、西红柿等,长得非常茂盛,定期轮种,可以为学校的师生食堂提供部分蔬菜。特别是还有一座种蘑菇的大棚,蘑菇菌袋摆满了整座大棚,菌袋上还有很多正在生长的蘑菇,真是开了眼界。我们每人品尝了一根小黄瓜,非常脆甜。高原上种菜很不容易,因为巴青县城海拔有4160多米,这儿便成了学校的一张靓丽名片。上级领导来到学校一定会参观这处劳动实践基地。</p><p class="ql-block"> 晚饭后,朋友相约喝点白酒,考虑到刚来到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我们同意喝点啤酒,于是在宾馆房间里边喝边聊,感觉也没有不太舒服的地方。朋友说,在这儿待的时间长了,已经非常适应这儿的生活,收入也还不错。只是两个正值上学的孩子都在玉门,由爷爷奶奶照顾,总有点不放心,还是想回到玉门去工作。</p><p class="ql-block"> 这一夜睡得比较踏实,没有发生所谓的高原反应。</p> <p class="ql-block">(2)索县的虫草展销会和赛马会</p><p class="ql-block"> 上午八点多,离开了巴青县,前往索县。人们说索县正在举办那曲市第14届魅力虫草展销会暨索县第三届“乡村振兴、那曲奋进”活动成果展,同时还要举行索县赛马大会,值得一看。</p><p class="ql-block"> 30公里的路程就到了索县,城区沿索曲河谷而建。沿着因昨日下雨而泥泞弯曲的小路向一处山坡上的平台爬去,上去一看平台非常大,路两边满是车辆和密密麻麻的帐篷,一眼望不到边。几个系着彩带的高空气球漂浮在那儿,说明那是虫草主展区。停好车后,在帐篷区穿行而过,大多数帐篷已经有人活动,有些帐篷前摆满了各种货物,有些帐篷里正在生活做饭,还有一些帐篷有客人在用餐,还有不少人在空地搭建帐篷,这是一个充分的商业活动区。走进围成院子的虫草主展区,正面是一座带有蓝色花纹的白帖布搭建的巨大帐篷会议室,内设有主席台,台下摆满了举办展销活动的桌子和椅子,坐满了来宾,还有不少人站着,主席台上的专家正在讲解虫草的成因及野生虫草和人工培育虫草的区别。 会议室外是一圈小帐篷,几乎每个帐篷里都有人展销虫草,通过讨价还价,有些帐篷里的交易便完成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虫草,色泽鲜亮,像制成标本的虫子。那一盒盒、一袋袋虫草都价值不菲,少则数千元,多则数十万元,平均每根虫草价格小一些的达数十元,大一些的要100多元。</p><p class="ql-block"> 穿过帐篷区,是一处金属栅栏围起的巨大赛马场。主席台和观众席上坐满了前来观看赛马的群众和游客,栅栏四周也围满了群众。广播里藏语主持人的声音不断响起,我听不懂说的是什么,但可以听得出声音激昂。广播声中,牵着赛马的骑手和家属缓缓走进赛场,绕行一周。看得出来,赛手都很年轻,大约都是十来岁。李娟的《我的阿勒泰》曾叙述到,12岁是赛马最好的年龄,因为他们身子轻、手脚灵活,最能赛出好成绩。赛马开始了,十几匹赛马在骑手的驾驭下在赛场上飞奔起来。看,穿着红色上衣的2号选手冲过来了,马蹄飞扬,奋勇向前;扎着一条黄头巾的14号选手跟上来了,紧追不舍;又两匹赛马冲上来了,场面十分热烈。赛马飞奔了一圈又一圈,2号和14号始终冲在前边,时尔你在前,时而我在前,看的大家激动不已。</p><p class="ql-block"> 赛马活动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害怕堵车出不去,我们提前离开了赛场。出来时,听旁边的治安警察说,这是疫情以来的第一次赛马会,从没见到过有这么多的车辆和人流。当然,这也是我俩第一次亲临现场观看牧民的赛马会,虽然没有看到最后的结果,还是十分的兴奋。</p> <p class="ql-block">(3)娘娘庙</p><p class="ql-block"> 出得赛马场问路,警察说顺着山顶边娘娘庙旁的土路下去可以到县城。什么是娘娘庙?原来就是尼姑寺或尼姑庵。这个娘娘庙叫日崩尼寺,坐落在紧临县城的山头上。几位尼姑正在搬运着一块雕刻好的大石头,经请示可以入寺参观。沿着坡路走入大殿,大殿内部非常干净整洁,几位尼姑正在敲鼓诵经。殿外的高台上有一座焚香炉,青烟冉冉冒起。两位男性工人正在装修破损的院落。这里大约有几十名尼姑,同男性喇嘛一样着红衣僧袍。这是我第一次进入娘娘庙。站在高台上,可以俯瞰到坐落在索区河谷中的索县县城,向山坡上看去,虫草展销区和赛马场的帐篷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下午到了那曲市区,登临塔恰拉姆景区,里边的山坡上又有一座娘娘庙。原来藏区有这么多的娘娘庙,这是我第一次知道。</p> <p class="ql-block">(4)那曲市高级中学</p><p class="ql-block"> 下午在那曲市市区游玩,来到了那曲市高级中学门口,就想进去参观一下。征得一位值班女老师的同意,带领我们在学校转了一圈。她介绍说,学校正在放暑假,除了几个值班老师外没有学生。现有学生1800多人,全部来自于那曲市各县区。学校于1974年由援藏老师和知识分子建成,是那曲地区的唯一一所高级中学,胡锦涛同志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时曾来学校考察指导。2004年,学校开始在拉萨市分设高级中学,现在拉萨市已分设四所高级中学,那曲市大多数的孩子都在拉萨市的四所学校就读高中,只有那些成绩相对较低或者不愿去拉萨的孩子才在这里就读。我一下子明白了,昨天在巴清县为什么没有见到高中学校。</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楼(崇德楼)的墙上,看到了几句标语,很有些英雄气概。摘录如下:改变不了海拔就砥砺忠诚,改变不了缺氧就锻造精神,改变不了气压就争得荣誉;改变不了艰苦就拼出尊严。</p> <p class="ql-block">(5)塔恰拉姆景区和那曲市植树造林</p><p class="ql-block"> 在那曲市的北山上一处景点叫塔恰拉姆景区,刚进景区的一处山顶上有一座娘娘庙。铺满绿草的整个山顶是一个巨大的玛尼堆,长长的经幡从这个山头拉到了那个山头,这是我所见到的最大的玛尼堆。另一座山顶还有一座像亭子一样的建筑,我们在这样高海拔的地方已无力登临。站在山坡上,可以看清楚整个那曲市市区全貌。那曲市坐落在海拔高达4500米的山间盆地里,那曲河(古称黑河,为怒江源头)从城区穿过。那曲市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地级市。</p><p class="ql-block"> 据说,那曲市也是中国唯一没有树木的地级市。如果谁能在那曲市种活一棵树,政府会给予奖励。在塔恰拉姆景区內,有那曲市林草局高寒植树试种一号基地,基地内是一大片栽培松树、柳树、沙棘、杨树等各种树木的林地。这是农林科技人员多年攻关的结果。在那曲市,植树造林是一项政治任务。现如今,在一些机关、学校的空地上,还是种活了一些树木,长得不是很旺盛。但也说明,通过科技人员的不断努力,那曲市是有望长出林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