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外祖母

木子

<p class="ql-block"> 深情怀念外祖母</p><p class="ql-block">— 世上最疼我的人故去34年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0年11月15日(农历9月28日)上午9时左右,我最敬爱的外祖母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79岁。令我终生遗憾的是,由于我当时正在外地本科学习,通信不便(没有任何联系电话),我不仅没能守在她身旁,见她最后一面,而且她去世几天后,我从郴州坐火车到湘潭舅舅家时才得知这一噩耗。至今犹记当时自己的悲痛心情,当着我外祖父(当时他刚好从内蒙回到湘潭舅舅家过八十大寿,也是我大学毕业工作后,第一次见到他)和舅舅面,我泪如雨下……</p><p class="ql-block"> 几天前的周末,我和小弟驱车到东莞看望我小舅一家。我们将近30年没有见面了,尽管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他陪伴过我外婆晚年时光,给了我外婆关心和尊重,我外婆帮他结婚成家生了小孩才最后离开,因此,我们见面依然亲切而又温暖。见到他,我再次想起我的外祖母,过去的点点滴滴一直萦绕在我心头,很想写篇文章来纪念我外祖母多灾多难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外祖母一生非常坎坷,她为人正直善良,勤劳肯干,吃苦耐劳,一辈子总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历尽磨难困苦而从不抱怨。可以说外婆是我们生命中最温暖的存在,她的离去给我们留下了沉重的悲伤 ,永远的怀念。每每想起、念及,记忆盈满脑中,眼泪在我心底打卷,情绪在蔓延中搁浅…… </p><p class="ql-block"> 1911年农历11月18日,外祖母蒋顺妹出生在邵阳县下花桥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上世纪30年代经人介绍嫁给我外祖父。1935年9月,外祖母生了我舅舅(后在湖南湘潭工作一辈子,今年很快就90高龄了);1944年10月,生了我母亲……我外祖父尽管也是一个农家子弟,但他酷爱读书,不甘屈服自己的命运,是解放前当地唯一一个大学生。</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大学读书时,外祖父曾经给我来信讲述他的大致经历:“1932年,邵阳简师毕业;1935年至37年,学无线电技术。1937年7月10日,响应号召、主动赴沪参加抗战。1942年,因浙赣路失陷,愤而辞职回湘。1943年任湘电信局益阳电台领班,后转任溆浦台领班。1945年,抗战胜利后,考上国立湖南师范学院国文专修科(与湘潭大学知名教授羊春秋老先生同班同学),1948年毕业。1948年6月,赴台北郑成功中学实习。后应同乡国民党部队一高级军官之邀,到沈阳任国军新三军军官业余文化班国文教官,后起义投诚。1948年11月,在辽宁本溪工专任语文教员。1953年,再到沈阳师范学院进修。文革时,蒙冤下放到农家农村。后平反复职回到内蒙赤峰。1980年,离开教育舞台。”插入外祖父这段简历,可以更好的了解外祖母坎坷曲折的人生命运。</p><p class="ql-block"> 可以想象,外祖母与外祖父结婚后,他们肯定分多聚少。小时候,外祖母告诉我:她在生我母亲前曾经跟随外祖父到部队短暂生活过,因为不习惯,很快又回到外祖父的老家—邵阳县中和乡陈保村侍奉老人、培养儿女。因外祖父常年在外,1944年前后,他在农家农村买了几十亩田土,请人耕种,给外祖母收租度日,也给她们母子、母女一个生活来源。结果,1949年解放时,外祖母被划为地主(其实,外祖父1948年就在族人的协助下,跟外祖母离了婚,并在东北找了一个小他将近20岁的大学生重新结了婚),因此也给外祖母后来的一生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p><p class="ql-block"> 与外祖母相比,我的祖父解放前就是“富二代”了(外祖母小时候跟我聊天说,你们祖辈才是真正的深宅大院,真正的地主)。我出生那年,正值“文革”,因为出身不好,父母除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还要经常挨批挨斗。据说,我1岁多的时候,父母就把我送到了外祖母身边。当时,外祖母一个人在农村劳作,累且孤独,我到后,对我自然疼爱有加,但凡有一点点好吃的,她都要留给我吃。可好日子不长,1968年是“文革”最惨烈的一年。造反派从外祖母的枕头下面,搜出了一件汗迹斑斑的丝绸衣物(其实是外祖父解放前留下来的),他们硬说那汗迹是血迹,将我外祖母拷打得死去活来。同时,他们要我外祖母诬陷这件衣物是我父亲(她的女婿)送过来的、是我祖父以前穿过的。我父亲当时的处境更艰难,如果这么说,他必死无疑。我外祖母当然不承认。最后,将我外祖母折磨至“死”,造反派花10元钱,请一个邻村老头让他把我外祖母埋葬。这个老头心地善良,见我外祖母还有一口气,把她救活了,还给了她一口饭吃。</p><p class="ql-block"> 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1969年秋,我外祖父一家从内蒙赤峰下放回了老家农村。外祖父从一个大学老师变成了放牛的老头。更令我外祖母难堪和内心折磨的是,我的“小外婆”也回到了这人生地不熟、生活习惯完全不同的地方。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使得我外祖母61岁时改嫁到了离这地方20公里远的一个偏远山区里的贫农鳏夫。好在这人对我外祖母非常好,非常关心。外祖母帮他料理家务,培养后人。他很放心。我和我弟这次去看望的小舅,小时候一直叫她妈,我们兄弟三人也特别喜欢去看外祖母。每次爬山越岭去到这地方,外祖母都特别开心,总是把家里最好吃的给我们吃。记得我小时候唯一没有打骂过我、对我最关心的人就是我的外祖母了。</p><p class="ql-block"> 尽管吃过很多苦,特别是我外祖父给她如此多的苦难,但她从未埋怨、抱怨过,小时候,总跟我说外祖父以前多么刻苦读书,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每当我母亲对我们发脾气的时候,我总说我母亲的不对。每次到我家里来,都要把我家里搞得干干净净,把房间的泥地弄整齐。1981年暑假,我第一次跟着她坐汽车、转火车(也是第一次坐火车)从邵阳到湘潭看望我舅舅。我舅不在家的时候,她同样把最好吃的给我吃,还悄悄塞给我零用钱。1990年暑假,我和即将结婚的妻子回老家去看她,当时她已经大病。见到我们后,她非常开心。我至今还记得那天她穿戴特别整齐,给我妻子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我们给她红包,她也同样给了我们一个红包,还说一定要去县城参加我们的婚礼,哪知不到半年,她就永远离开了我们…… </p><p class="ql-block"> 苍天有眼,岁月无情。外祖母去世后,葬在了她生活了大半世纪的外祖父老家。时光已经过去了30多年,每年清明,我回老家时,我们兄弟和父母都要先去她的墓地祭扫。这么多年,每当我遇到困难、挫折,每当我有大事、喜事的时候,我都会想到我的外祖母,想到她那慈祥而又刚毅的面容,默默的向她“汇报”。愿我外祖母在天堂没有病痛,没有委屈,永远幸福!永远快乐!我最尊敬的外祖母永远安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84年,我们一家和外祖母、舅舅。这一年,我刚好考上大学,母亲40生日。</p> <p class="ql-block">外祖母和她哥哥在她老家。</p> <p class="ql-block">1986年,外祖母抱着她的重孙与舅舅、表哥一家。</p> <p class="ql-block">外祖母生活过大半辈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舅舅有点那间小房,就是外祖母后来生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20年前,舅舅和我母亲在深圳我家屋顶花园。</p> <p class="ql-block">1990年10月,外祖父来湘潭过八十大寿时,与我父母及舅舅一家。</p> <p class="ql-block">1990年11月,我到湘潭舅舅家见到我外祖父和舅舅时,才知道我敬爱的外祖母永远离开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我跟我外祖父的唯一一张两人合影(1990年11月,湘潭)。</p> <p class="ql-block">1990年,外祖父回到湖南,与他的大学同班同学,湘潭大学知名教授羊春秋(后排左)、台湾一所大学教授(后排右),在舅舅(前排右)的陪他下,参观毛泽东故居。</p> <p class="ql-block">外祖父晚年照片</p> <p class="ql-block">20年前,舅舅来深圳时,我陪他到莲花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2009年,在湘潭白石公园,与舅舅。</p> <p class="ql-block">7月21日,我和小弟到东莞看望“小舅”。</p> <p class="ql-block">几天前,我们在东莞留下难忘一瞬。</p> <p class="ql-block">外祖父年轻的时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