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森

<p class="ql-block">亭,景区里最常见的建筑小品,它四面临风,轻巧玲珑,不仅有遮阳避雨的实用功能,还是景区的一道景覌。在景区,在公园,三五游伴,走累了,玩乏了,在亭中小憩,纳凉,说说活,欣赏远处,不远处的风景,多么愜意呀。其实,亭的本意是停,有休息之所,停留之意。过去,建亭以竹制,草制,木制,石制为主,現在还有水泥制,树脂制,金属制等等。亭的造型,样式繁多,其几何造型以四角形、六角形居多。因其无窗无门,四面透风,俗称凉亭。亭纵有千姿百态,常建于山顶上,湖水边,大路旁… 亭中远眺,可望天望地,可望山望水,可望春望秋,可望冬望夏。收回目光,思绪万千,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亭既是文人墨客的所爱,亦是武士俠客的所爱,更是現代精英,平民百姓的所爱。热恋情侣喜欢在此谈情说爱;老人孩子喜欢在此嘻戏玩耍;百姓晨练喜欢在此小驻休息。</p><p class="ql-block">亭子虽小,方寸之间,其艺术表現却异常丰富。有秀气高雅的造型,有让人百看不厌的书法,有名人大家题写的匾额,有脍炙人口的诗句楹联等等。祖国各地,凡建园必有亭。其中,不乏有传世佳品。如长沙的《爱晩亭》,苏州的《沧浪亭》,北京的《陶然亭》… 亭既是建筑瑰宝亦是文化奇葩,与城市齐名,与曰月同輝,凡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事后常建亭以纪之。当然,亭的做工亦多有讲究。雕梁画栋,榫卯相连,斗拱飞檐… 一些景区将亭与其它建筑连在一起,如亭廊相连,亭桥结合,等等。</p><p class="ql-block">倘详在景区与公园,无论是古典园林还是現代公园,无一例外地建有亭子点缀其间。照片中的这个亭子,拍摄于青岛唐岛湾公园。它的选址,造型,取材,均显得与众不同,特立独行。三根立柱,茅草屋顶,形制简单,用材低廉,与公园里其它建筑相比,显得有些寒酸。其实,这才彰显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之处。这个位于三岔路口旁,高出地面的凉亭,三根立柱,三角支撑,石头贴面,样式简单,空灵。其实,造亭之美,美在虚,虚怀若谷;造亭之美,美在空,空可纳万;造型之美,美在简,简而不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茅草屋顶,准确地讲是海草屋顶,过去在山东沿海一带的百姓民居中非常普遍。那时浅海滩涂生长着大量海草,当地居民就地取材,用它盖房。海草生长在浅海滩涂,吸收了大量盐分,卤质较高,不易燃烧。海草还有一个特点,不染虫害,百虫不蚀。做为一种野生的海洋植物,既隔热保温又不易燃烧同时又防虫蛀,实在难得。</span></p> <p class="ql-block">在青岛唐岛湾公园里,除照片中这个凉亭外,还有几处用海草铺就的房子,这些建筑除了让游客欣赏到建筑美感外,最能勾起曾经住过海草房的老人的回忆。当然还有启迪人们思考,喚起人们保护环境,保护沿海滩涂的深层意义。</p> <p class="ql-block">用海草铺就的屋顶,其寿命之长,难以想象。一座老屋,檩木朽了,房子垮了,海草还可以再利用。当然,用海草铺屋顶是个技术活儿。首先要把海草捋顺,扎成小把儿,然后从房沿处铺起,一把紧挨一把,从左至右,一层压一层,从下到上 … 为防止透风漏雨,经得起狂风暴雨的考验,扎紧压实是关健。現在,海草可不是廉价的建筑材料,原因不说自明。今天的山东沿海,海湾还在,滩涂还在,但是,除威海地区部分海域外,海草几乎绝迹了。使原本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海草变得稀有而昂贵。</p><p class="ql-block">曾几何时,亲人离别,仕途升迁,进京试举,友人相聚 … 人生中凡有值得纪念的事情,常选择在亭中进行。或佇立于亭下,或对酒于亭中,或挥手于亭前,或合影于亭侧。</p><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游园时看到一座亭,东拉西扯说了这么多,仍然有意犹未尽的感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