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拉萨市,别称逻些。年光照时间长达3000小时,故又被称为日光城。在藏语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全藏,将政治中心从山南迁到拉萨。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拉萨成为自治区首府。196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拉萨为地级市。</p> <p class="ql-block">拉萨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具有雪域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是首批公布的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拉萨以风光秀丽、历史悠久、风俗民情独特、宗教色彩浓厚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昨天到达拉萨会展中心驻车,非常幸运的在网上预约了今天参观布达拉宫的时间。拉萨停留期间选择绿色公交出行,很是便利。</p> <p class="ql-block">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早早就到了圣殿布达拉宫,提前过第一道安检进入布达拉宫广场,不同角度的拍摄这座雄伟壮观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城关区北京中路35号,海拔3756.507米。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红宫高达115.703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建于7世纪,是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文成公主而建。曾毁于战火,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开始重建,历时50年完成。此后历代达赖喇嘛继续扩建。20世纪30年代十三世达赖喇嘛大规模修缮增建,形成现在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整座宫殿具有藏式风格,高200余米,外观13层,实际9层。它起建于山腰,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削壁,使建筑仿佛与山岗融为一体,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圣殿布达拉宫由东西的白宫和中部的红宫及山前的雪城和山后的花园宗角禄康等附属建筑组成。</p><p class="ql-block">白宫和红宫</p> <p class="ql-block">宫墙内“雪城”,分布着原西藏政府噶厦的办事机构。宫墙内的山后部分也称做“林卡”,主要是一组以龙王潭为中心的园林建筑,是布达拉宫的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进入布宫需要经过三级核验。第一道,身份证安检进入布宫广场。第二道,散客经南门再次刷身份证进入,参观免费的雪城八景。</p> <p class="ql-block">第三道,拾级而上到无字碑售票处付款兑付纸质参观票。验票后继续向上⬆️进入白、红宫大殿参观。</p> <p class="ql-block">趁人流空挡赶紧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Z形山道有900多级台阶,也是进入布达拉宫圣殿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听导游绘声绘色讲解圣殿红墙的砌筑过程。</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红墙是用红色的草类植物白玛草砌筑而成的。白玛草本身是一种柽柳枝,秋天晒干,去梢剥皮,再用牛皮绳扎成拳头粗的小捆,整整齐齐堆一起,然后层层夯实,用木钉固定,再染上赭红色的颜色,这就是白玛草墙。</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药王山</b>藏名“夹波日”,意为“山角之山”,在布达拉宫的西南面,海拔3725米。</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前广场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当天(2023年10月17日)上午,“2023第四届跨喜马拉雅国际公路自行车极限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将在此广场举行。</p> <p class="ql-block">等待进入白宫参观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这道门再往里,一切拍照设备都派不上用场了。</p> <p class="ql-block">白宫东侧的<b>德央厦广场</b>是进入布达拉宫内部前最大的广场,是布达拉宫内举行演出等大型活动的场所。</p><p class="ql-block">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施政和生活起居之所,红宫是宗教活动场所和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供奉之地。</p> <p class="ql-block">从白宫顶层有通道到红宫。</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里的国宝文物不计其数,浓缩了西藏近一千四百年来的艺术珍品和历史国宝文物,令人大开眼界。特别是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约有五层楼高,用近4000公斤的黄金和成千上万的绿松石、红珊瑚等各种宝石镶嵌而成,看后使人惊叹不已(大殿内禁止🚫拍照)!</p><p class="ql-block">离开宫殿后即到达后山。可以俯瞰拉萨城和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背面一角。</p> <p class="ql-block">百度资料:每年藏历的九月二十二日(公立11月4号)被藏族人民奉为降神节,降神节之前各大寺院都会把外墙粉刷一新,也会有大量民众加入刷墙队伍。众人会捐赠牛奶、白糖、蜂蜜等,作为粉刷布达拉宫外墙的原料,因此布达拉宫的墙也被称为“最甜蜜的墙壁”。</p><p class="ql-block">今年10月18日,布达拉宫粉刷工作正式开始。今天在宫殿的后山,已有当地的自愿者、自发的参与运料和备料。</p> <p class="ql-block">这里已是布达拉宫宫墙外。</p> <p class="ql-block">从布达拉宫前经过,沿罗布林卡路步行去相距2.7km的西藏博物馆、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和罗布林卡。</p> <p class="ql-block">从《西藏博物馆》进入,出来却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感到非常疑惑。后来查资料方知我们只参观了博物馆的一部分,馆藏文物及"雪域长歌﹣﹣西藏历史与文化""离太阳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和专题展览"雪域丰碑﹣﹣西藏革命文物展"都略过了。拉萨会再来的,遗憾留待下次弥补吧。</p> <p class="ql-block">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2019年3月28日正式开馆。展区分为“序厅”“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度统治下的旧西藏”“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新西藏”和“昂首阔步新时代”等六大部分。</p> <p class="ql-block">馆内展示了大量的历史图片、文物和资料,生动地展现了西藏百万农奴在旧西藏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在民主改革后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罗布林卡</b>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明久颇章为主体,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b>金色颇章</b>是罗布林卡西部宫苑区,为三层宫殿建筑,底层为大经堂,是十三世达赖接见僧俗官员、社会人士的地方,第二层为受接见人士的休息室,第三层是举行“八解脱律义”宗教仪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达旦明久颇章,又称永恒不变宫</b>,也称新宫,是罗布林卡重要的宫殿建筑之一,是达赖喇嘛休息、办公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达旦明久颇章高二层,由佛堂、护法神殿、修行室、经堂、会客室、卧室、洗澡间等40多间房子组成,此宫殿既有寺庙的建筑特点,又有宫殿、别墅之艺术风格,比其它宫殿更显得富丽堂皇和优雅别致。</p> <p class="ql-block"><b>格桑德吉颇章</b></p> <p class="ql-block">八世达赖喇嘛修建的措吉颇章也称湖心宫。</p><p class="ql-block">康松思轮原是一座汉式小木亭,后改修为观戏楼的阁楼。</p><p class="ql-block">夏典拉康,全称为夏布甸拉康,是进行宗教礼仪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拉萨第三天,出发去拉鲁湿地,费劲周折找到一小门,没找到看点,还是圣殿的引力更大。</p> <p class="ql-block">宗角禄康公园是拉萨著名的园林之一。位于布达拉宫山后,藏语“宗角”意思为“宫堡后面”,“禄康”为汉人所称的龙王,所以汉语俗称宗角禄康中的湖为“龙王潭”。</p> <p class="ql-block">宗角绿康公园环境幽静,有很多当地人在里面跳舞、锻炼、读书、聊天。</p> <p class="ql-block">沿圣殿外围转经道到前广场。蓝天白云下鲜艳的国旗迎风飘扬,四面八方来的游客尽情地在广场上拍照留念。学着人家拍倒影,不理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b>在布达拉宫广场的南端,南以远山绿树为背景,北与巍峨壮丽的布达拉宫相距350米。</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喇嘛尼玛次仁说过:“去拉萨而没有到大昭寺就等于没有来过拉萨”。大昭寺、八廓街走起🚶🏻♀️🚶🏻♀️</p><p class="ql-block"><b>大昭寺主殿</b></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公元647年的<b>大昭寺</b>是第一座唐代土木构建筑藏式寺庙;有“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之说。</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昭寺</b>为供奉文成公主从大唐带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而建。</p> <p class="ql-block">正是这尊珍贵的佛像,让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许多重大的政治、宗教活动,台历世达赖、班禅的受戒仪式如“金瓶掣签”等都在这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该寺是藏族人朝圣的中心,是藏传佛教信徒们最大的精神支柱,他们把这里作为朝拜的最终目的地。他们不远万里从日出到日暮,饿了吃一口干粮,渴了喝一口酥油茶来到圣城,怀着一颗极其虔诚的心,用自己的手指、身体触摸大地,匍匐在佛祖面前。</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从早到晚,始终都有顶礼膜拜的信徒,石板地上几乎没有空地,经历了千年沧桑的石板地早已被磕头的人磨擦得光滑发亮,有的地方已出现了凹痕。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理解他们的虔诚。尽管他们破衣裢裢,风餐露宿,但他们的表情是坚毅,淡泊和满足。</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前两根高大的经竿上,缠绕着布满密密麻麻经文和图案的经幡。两座用白泥垒起的香炉,常年累月经藏人不停地往香炉里添加香草(这叫煨桑),已熏得黝黑。据说,煨桑产生的桑烟可直达天神居地,传递人间香味愉悦诸神,神灵闻桑烟之美,就会保佑人世间的平安幸福。</p> <p class="ql-block">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讲述着这片热土所发生的故事。央视的“十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纪录片,位于拉萨旧城区,总面积1.33平方公里的<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八廓街</b>就名列榜上。</p> <p class="ql-block">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修建小昭寺和大昭寺。经年累月,人们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圈转经,逐渐踏出这条环绕大昭寺的小径。街周边随之也形成了集宗教、文化、商贸、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区域,这便是八廓街最初的由来。</p><p class="ql-block">八廓街因寺而成,因文化而盛名,因历史而厚重,因保护而繁盛。它很短周长约1300米;又很长,如古城拉萨千年跳动的脉搏。</p> <p class="ql-block">走在八廓街可见到公元821年,唐朝和吐蕃达成会盟。公元823年,唐蕃将盟文用汉藏两种文字刻石立碑于此。走在八廓街,会在雍正六年(1728年)建的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前驻足。展柜中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张张发黄的旧照片,一卷卷书画作品,清晰地展示着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砖一瓦代表着我国的历史文化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上游人信徒如织。与手拿转经筒的信徒擦肩而过,不由想起仓央嘉措的“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玛吉阿米”酒吧所在的这所黄色的小楼,相传就是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相遇的地方,他曾在此地写下著名的《在那东方的山顶上》。</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上遍布甜茶馆、藏餐馆。走进去喝一杯甜茶,品一次藏餐,闲坐静听茶客欢声笑语,或聆听藏漂的故事,时光就从空气中弥漫的奶香、菜香中溜走了。</p><p class="ql-block">八廓街现代而古老,文明而沧桑。变迁的是城市,不变的是山河,万古庚存的是信仰,是文化,是历史。走进八廓街,便走进了拉萨的千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圣城拉萨如今拥有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小昭寺等两百多座寺庙,如同众神居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拉萨的第四天,我们选择去色拉寺。</p><p class="ql-block">西藏很多的寺庙都有辩经,但色拉寺的辩经最有名气。不论是规模场面、动作规范、严谨激烈的程度都更具特色,已成为游客来拉萨不可不看的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b>,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拉萨北郊3km处的色拉乌孜山麓,周围柳林处处,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讲经说法之地,还有许多僧尼小寺环绕其间。</p><p class="ql-block"><b>措钦大殿</b>是该寺最大的殿堂,也是宗教事务的管理中心。 建筑高四层,由殿前广场、经堂和五个佛殿组成。它不仅是色拉寺的核心建筑,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重要圣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b>杰扎仓</b>是色拉寺最大的扎仓,面积1702平方米,仅次于措钦大殿。初建于1435年,创建人为贡久洛真·仁钦僧格。仁钦僧格系后藏人,年轻时拜释迦也失为师,后从宗喀巴习显、密教法,并依格鲁派始祖宗喀巴意愿建杰扎仓,为第一任住持。</p> <p class="ql-block">色拉寺主要建筑除措钦(集会殿)、杰扎仓、妙音殿,还有麦扎仓、阿巴扎仓及32个康村。</p> <p class="ql-block">早期建筑以麦扎仓、阿巴扎仓为中心,后经历代增修扩建,才具有今天的规模,所以平面布局上无整体规划。但色拉寺的建筑密而不挤,杂而不乱,因地制宜,主体突出,体现了格鲁派大寺的特有风格,全然是一座宗教城市。</p> <p class="ql-block">辩经场在露天的小院里,院里参天大树遮阴。</p> <p class="ql-block">下午三点,众多身穿红袍的僧人从四面八方鱼贯而入,简短的开场仪式后,就正式开始辩经。</p> <p class="ql-block">“<b>辩经</b>”是僧侣通过辩论研习佛法的一种方式,是藏传佛教的必修课。</p><p class="ql-block">僧人们一般是两人一组,一个僧人席地而坐,另一个站着的僧人情绪激昂、抑扬顿挫的振振有词,附带着丰富的肢体动作。</p> <p class="ql-block">席地而坐的那个僧人,脸上的表情都很淡定,任站立的人如何激烈相向,他都淡然处之。</p><p class="ql-block">虽然听不懂藏语,也不明佛法,但从其生动的表情和丰富的肢体动作可以看出辩论的激烈程度,辩经者的举止神情和现场气氛足以感染在场的每个人。</p> <p class="ql-block">这一组僧侣在另一个院子里,比较沉稳,动作也没有那么夸张。</p> <p class="ql-block">欣赏过色拉寺生动精彩的辩经之后,再次来到布宫广场,上药王山观景台不同角度欣赏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药王山观景台是50元人民币背面图片的拍摄地,现今成了游人的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药王山与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咫尺相对,两山之间有市内的一条主要干道~北京路穿过。</p> <p class="ql-block">过去,两山由一座白塔相接,底层是门洞,是拉萨城的门户。</p> <p class="ql-block">60年代拉萨扩建,拆掉了佛塔,几十米宽的柏油路拉开了两山的距离。有人认为断了神脉,曾想法用经幡将两山连接起来。每年藏历年来临时,虔诚的信徒都要来此将新幡挂上。现已重新以塔相连。</p> <p class="ql-block">夕阳中的布达拉宫广场</p> <p class="ql-block"><b>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b></p> <p class="ql-block">谢谢小美女帮我拍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亮灯啦!</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红宫白宫,被灯饰照射的通体透亮,光芒四射,巍峨壮观。</p> <p class="ql-block">东南角人工湖上映着圣殿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拉萨,西藏的中心,世界屋脊的心脏,地球“最远的”一座城,最具信仰的一座城,稳居无数人一生必去的榜单之首。</p> <p class="ql-block">无论从地理意义还是风光意义,都非来不可。</p> <p class="ql-block">再见啦!拉萨!相信不久的将来我还会再次与你相拥。</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欣赏、留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您健康幸福快乐平安!</span></p><p class="ql-block">下一期:带您走进西藏山南,体验藏风民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