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院新录用干警见面会上的讲话(根据录音整理)

山外山

<p class="ql-block">“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非常高兴参加中院举行的一年一度的新录用干警见面会,这是你们进入职场的第一场“仪式感”,必将会给你们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p><p class="ql-block">今年是我们中院历史上全日制研究生(法官助理)招录规模最大的一次,整整10人,并且都毕业于一本以上高校法学院,其中还有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名校毕业生。通过这么多年的深造,大家都具备了较强的法学功底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刚刚又仔细听了你们的发言,都表达了为邵阳司法事业添砖加瓦、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决心,非常的好!我代表中院全体干警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祝福!</p><p class="ql-block">我们邵阳有句口头语“只要来邵阳,一切好商量”,我想说的是“只要来中院,一切都如愿”。中院党组将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为你们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和优良的工作生活环境,希望你们这些“后浪们”努力向前冲,将我们这些“前浪们”全部挤到沙滩上,这样,我们邵阳的司法事业才后继有人,薪火相传。借此机会,我和大家分享两句话:</p> <p class="ql-block">第一句话是:常怀“三心”。从今天开始,你们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邵法人”。前进的路上不一定会一帆风顺,有风雨,有泥泞,会委屈,甚至会摔跤。一部分人因此可能会迷失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找不到重心和归属感,在前进的道路上看不清方向。但你们的人生才刚刚起步,想要走的更远,必须常怀“三心”:</p><p class="ql-block">一要常怀忠孝之心。“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体现了家国情怀“爱家”与“爱国”的一体性。你们大部分人是共青团员,也有几个在学校入了党,无论是党员还是团员,都要讲“忠孝”。“忠”,就是要对党的事业、国家利益要“忠”,要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运用好手中的法律武器,维护好国家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孝”,就是对父母长辈要有爱心。《围炉夜话》里有这样一句话“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它的意思是一个人孝顺不孝顺主要是看心意,而不仅仅是物质。比如在旧社会,有钱的地主每餐给父母吃山珍海味,这是孝顺;家境贫寒的卖柴郎,辛辛苦苦卖柴得到一升米,大部分送给父母吃,这当然也是孝顺。在现代这个物质丰盈、交通和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常回家看看”“经常性联系”就是我们最容易也是最好的孝敬父母的一种方式。作为年轻干部,要注重家教家风,涵养“勤俭、和睦、孝顺、诚信”的优良家风,让爱家爱父母之情与爱国、爱党、爱民之情同频共振,以“小家”的和睦带动“大家”的和谐。</p><p class="ql-block">二要常怀感恩之心。大家仔细想想,你们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幼儿成长为一名光荣法官,每点每滴的成长与进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育、组织的培育,也离不开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关心、亲友的关爱。没有这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将一事无成。要感恩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以努力的工作、优异的表现来报答;要感恩党组织的无私培养,高质效地办好手中的每一个案件,为共和国的法治大厦添砖加瓦;要感恩领导和同事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多补台、少拆台,多沟通、少猜疑,多协调、少指责,努力形成严谨、活泼、团结、友善的工作氛围。</p><p class="ql-block">三要常怀敬畏之心。人生天地间,必须常怀一颗敬畏之心,才能安身立命,行稳致远。你们平均不到26岁,正处于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最好年龄,都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在保持“创、闯、干”的同时,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敬畏自然、敬畏法纪、敬畏正义,在敬畏中保持清醒冷静。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始终保持法律人的浩然正气;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严于律己,严负其责,“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边”;要始终对手中的审判执行权力怀有平常之心、戒惧之意,堂堂正正做好人、清清白白做好官、干干净净办好案;要有规矩意识,严守法纪底线,严守“八项规定”,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忍得下非议、容得下指责,永远保持为党和人民的司法事业“献了青春献终身”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第二句话是:牢记“三要”。这主要是我个人对学习、工作和修养的三点领悟,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努力。</p><p class="ql-block">一是要有书生气,更要有书卷气。我一走进会议室的大门,就发现大家都带着眼镜,斯斯文文地坐在座位上,一股强烈的书生气扑面而来,让我感觉自己又回到了那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学生时代。法院不同于其他党政部门,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机关,也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机关,对政治理论知识和法律业务知识的要求都很高。你们在保持书生气的同时,更要沉淀出书卷气。书卷气通常指的是一种内敛的、深沉的文化底蕴,它体现了一个人对书本知识的深入阅读和思考,对新知识无止境的追求,以及学以致用。你们在学校学的都是一些基础的法律知识,现在走上工作岗位了,要将学校学到的东西运用到我们具体的办案中来。你们也会慢慢发现,虽然在学校经过了本科四年和研究生三年的学习,仍然有许多用书本知识解决不了的棘手问题,这就需要你们继续努力学习。要继续向书本学习。法律知识更新很快,特别是相关的司法解释更新频率更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学习;要虚心向同事学习。“经验是法律的生命”,各个庭室为你们安排了办案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作为你们的“师傅”,你们要放下“研究生架子”,虚心向他们请教办理疑难复杂案件的路径和方法;“好钢要在刀上磨”,要心甘情愿到办案任务最重的岗位去,挑最重的担子、办最复杂的案子,早日成长为办案骨干。这样,我们既能拥有书卷气的沉稳和智慧,又能避免书生气的呆板。</p><p class="ql-block">二是要有风度,更要有温度。有句话说的好:“外貌不敌风度,能力不敌温度”,为人处事,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度”字,它代表了做事的态度和做人的格局。风度是深入骨子里的教养,是对外的分寸感和对内的克制力。“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一个有风度的人,往往坦荡大方,行为举止有礼有节,待人处事不卑不亢,即使朴实无华,也掩盖不了令人舒服的气质。而温度是藏在心底里的善良,与人为善,待人温和,把每天枯燥的生活过成自己的诗与远方。作为一名法官,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冰冷的法律条文还有当事人的不理解甚至无理的蛮缠,我们要牢固树立“如我在诉”的理念,牢记“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的殷殷嘱托,用翩翩风度应对不理解和谩骂,用内心的温度让当事人感觉到法律的温暖和人情。</p><p class="ql-block">三是要有风雅,更要有风趣。风雅和风趣不仅仅指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诗经》有《国风》《大雅》《小雅》等部分,后世用风雅泛指诗文方面的事。作为新时代的高学历法官,在学好用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不断厚实传统文化底蕴,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用优美的文笔书写出一篇又一篇优秀的裁判文书。我来法院工作马上三年了,发现法官个个严谨、细致,甚至不苟言笑,平时在一起讨论的也是案情和法律条文。我觉得法院也是烟火人间,法官们除了单调的办案,还应有自己的“个性”。“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法官同样可以风趣幽默。风趣幽默的人,满含着做人的软实力,他们满脑子充满着智慧、充满着机智、充满着办法、充满着灵活,仿佛眼中没有困难,心中没有痛苦,情中没有障碍,肚中有用不完的词语,嘴里有讲不完的故事。他们说起话来,不管是正经的话题,还是带荤的段子,不管是自嘲,还是他讽,都能不怯场、不牵强、不冷场、不尴尬,特别形象,特别接地气,特别让人感到亲切温暖。风趣的人眼界放的很宽,手段非常的柔软,一个久拖不决的复杂案件,在他“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顺利调解成功,不但“案结事了”,而且“双赢共赢”。</p> <p class="ql-block">时间有限,就讲这么多了。最后祝新朋友们在新的岗位都能实现精彩的人生。</p><p class="ql-block">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