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22日,由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安徽开放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承办的合肥市小学道德与法治种子(骨干)教师培训正式开班,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明杰、安徽开放大学副院长王爱、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道德与法治(学校德育)教研员徐文墙、庐阳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李蓉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合肥市12个县市区的70位骨干教师参加此次培训。安徽开放大学王景梅老师主持开班仪式。</p> 开班典礼 <p class="ql-block"> 陈明杰副院长作动员讲话。他勉励大家要提高站位,要立足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时代新人;要以育人为本,始终把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王爱副院长介绍了安徽开放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培训目标,并希望大家能在这次的培训学习中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李蓉老师作为授课专家代表亲切致辞,表示要和其他授课老师共同努力,倾囊相授。徐文墙希望大家在遵守培训纪律的同时,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有所用。</p> 专家讲座 <p class="ql-block"> 简短而不失隆重的开班仪式后,李蓉老师带来题为《铸魂育人 启智力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活动设计与实施》首场专题讲座。讲座从三个部分展开: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变化与突破; 引领新型教学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设计。</p><p class="ql-block"> 李蓉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参训老师们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她通过生动的案例、精彩的展示,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此次培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升华。它让教师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p> 学有所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肥东县实验小学 宁燕)</span></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通过课标领航,深入解析了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变化与突破。她强调了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如何适应新课标的变化,迎接新的挑战的重要性。李老师利用丰富的案例,指导我们如何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设计更加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活动。她的讲座不仅提高了我们对核心素养教育的认识,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启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肥东经开区中心学校 刘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今天,我听了李蓉老师教授的《铸魂育人 启智力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讲座,受益匪浅。李老师从课标修订的背景和新课标的变化、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设计等方面来阐述,让我受到很大启发。 </p><p class="ql-block"> 一、德育课堂教学不能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课堂教学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内,回避了纷杂的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很多老师基本靠说教进行道德教育,学生没有良好的道德情感体验,他们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生活世界沟通起来。反思我之前的课堂教学,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不能脱离孩子们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二、教育教学方法要不断改进。培训强调了教学方法的改进,如通过设计学习活动和情境教育来实现教学目标,而不是简单地教授道德知识。这种方法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p><p class="ql-block"> 三、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被鼓励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道德的人。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帮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道德感的公民。</p> <p class="ql-block"> 随着培训的深入进行,相信这些种子(骨干)教师们一定能够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他们也将把所学所得带回自己的学校,分享给更多的同事和学生,共同为培养新时代好少年而努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吴景芝 文/图:康晓燕 一审:康晓燕 二审:吴景芝 三审:徐文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