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卫城

琉璃心

<p class="ql-block">雅典卫城位于雅典市中心的一个陡峭山岗上。</p><p class="ql-block">卫城始建于公元前580年。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最初,卫城是用于市民躲避战争、防范外敌入侵的要塞。</p> <p class="ql-block">卫城的建筑与地形结合紧密,极具匠心 。</p><p class="ql-block">如果把卫城看作一个整体,那山岗本身就是它的天然基座,而建筑群的结构以至多个局部的安排都与这基座自然的高低起伏相协调,构成完整的统一体。它被认为是希腊民族精神和审美理想的完美体现。</p> <p class="ql-block">雅典卫城的东、南和北面都是悬崖,仅西面有一通道盘旋而上。南坡有露天剧场和长廊,供公众集会或娱乐。</p><p class="ql-block">卫城中最早的建筑是雅典娜神庙和其他宗教建筑。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无论是身处其间或是从城下仰望,都可看到较完整的建筑主体。帕特农神庙位于卫城最高点。</p> <p class="ql-block">这是雅典卫城建筑群复原图</p> <p class="ql-block">2500多年来,这座白色石灰岩的建筑,一直是雅典市最壮美的风景。战争的破坏,宗教的亵渎,文化的掠夺,这一切都无法减弱它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雅典卫城现存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雅典娜胜利女神庙等,这些古建筑堪称人类遗产和建筑精品。</p> <p class="ql-block">雅典卫城的山门位于西端,是卫城的入口。它建于公元前437~前431年,由尼西克利斯设计。</p> <p class="ql-block">这是雅典卫城山门复原图</p> <p class="ql-block">山门的设计灵活,结合地势西高东低,相差1.43米,地面并不取平,形成两个层次的空间,具有丰富的形式感。山门的前后中央立面都用六根多立克式廊柱,有五个门进入卫城,中间一跨较大。</p> <p class="ql-block">雅典卫城的山门是一座大理石的建筑,正面高18米,侧面高13米。中间是宽大的门廊,两边是柱廊,通往卫城的圣道即由此开始。</p> <p class="ql-block">门廊的两翼不对称,山门左侧曾是绘画陈列馆,右边是敞廊。</p><p class="ql-block">土耳其人占领时期,曾将山门作为火药库,土耳其总督也曾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雅典”来自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在古希腊神话中,人们在爱琴海边建立了一座新城,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都希望成为这座城的保护神,他们互不相让,于是宙斯裁定,谁能给人类一件最有用的东西,该城就归属谁。</p> <p class="ql-block">波塞冬用三叉戟敲了敲岩石,从里面跑出了一匹象征战争的战马。而雅典娜用长矛一击岩石,石头上立即生长出一株枝叶繁茂、果实累累,象征着和平和丰收的橄榄树。人们渴望和平,不要战争,从此,她成了雅典的保护神,雅典因之得名</p> <p class="ql-block">胜利女神殿也称为无翼胜利女神殿,位于雅典卫城山上一个陡峭的、向西突出的平台上。</p><p class="ql-block">古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奈姬,司掌胜利、好运、成功等。</p> <p class="ql-block">帕特农神庙是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这是一座巍峨的矩形建筑,耸立于石灰岩的三层台阶上,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神庙用白色大理石砌成。</p> <p class="ql-block">帕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最大神殿,帕特农原意为贞女,是雅典娜的别名。</p> <p class="ql-block">整个庙宇由凿有凹槽的46根高达10.3米的大理石柱环绕。它采取八柱的多立克式,东西两面是8根柱子,南北两侧则是17根,东西宽31米,南北长70米。</p> <p class="ql-block">神庙的屋顶是两坡顶,顶的东西两端形成三角形的山墙,上有精美的浮雕。东西两立面(全庙的门面)山墙顶部距离地面19米,其立面高与宽的比例为19:31,接近希腊人喜爱的“黄金分割比”。</p> <p class="ql-block">帕特农神庙的设计代表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虽经2000多年的沧桑之变,仍气宇非凡,光彩照人,细部加工也精细无比。</p><p class="ql-block">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做了许多创新,事无巨细皆精益求精,由此成为古代建筑最伟大的典范之作。</p> <p class="ql-block">帕也农神庙的雅典娜神像又名《戎装的雅典娜》,原作为黄金象牙雕像,约公元前438年,由古希腊艺术全盛时期杰出的雕刻家菲狄亚斯创作,后来毁于拜占庭帝国时代。现为大理石复制品,高105厘米,收藏于雅典国立考古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壮观华美,如今只余断壁残垣。巴特农神殿庙顶屋盖无存,内里空空如也,女神像流落异邦,地面到处坑坑洼洼,墙根躺着坍塌的墙石残柱。乱石嶙峋间惟有那几根大理石柱依然擎天而立,依稀可见当年的辉煌,却也尽是往日烟尘了。</p> <p class="ql-block">流连在这残垣断壁间,微风吹过,彷佛欢快的手指拨动了琴弦,地中海的艳阳,在石柱上画出美丽的图案。那来自2500年前的微风也曾拂过苏格拉底的长袍,那一抹暖阳也曾照亮伯里克利的讲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伊瑞克提翁神庙,位于帕特农神殿的对面,是雅典卫城的著名建筑之一,建于公元前421年~前405年之间,是雅典卫城建筑中爱奥尼亚样式的典型代表 设计非常精巧。</p> <p class="ql-block">伊瑞克提翁神庙有三个神殿,分别供奉希腊的主神宙斯、海神波塞冬、铁匠之神赫菲斯托斯,分别有两条别具特色的柱廊把它们连接起来。</p> <p class="ql-block">伊瑞克提翁神庙东区是传统的6柱门面,向南采取虚厅形式。南端用6根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少女像柱代替石柱顶起石顶,充分体现了建筑师的智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神殿南侧廊台的六尊女像柱,她们长裙束胸,轻盈飘忽,头顶千斤,亭亭玉立。由于石顶的份量很重,而6位少女为了顶起沉重的石顶,颈部必须设计得足够粗,但是这将影响其美观。于是建筑师给每位少女颈后保留了一缕浓厚的秀发,再在头顶加上花篮,成功地解决了建筑美学上的难题,因而举世驰名。</p> <p class="ql-block">不过我们在神殿看到的女像是都是复制品,为了保存古迹,其中五个女像柱的真品收藏在卫城博物馆,还有一个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卫城博物馆的女像柱真迹。</p> <p class="ql-block">此刻,登临卫城,居高远望,雅典市区堆叠的建筑群尽收眼底。悬崖下,浩瀚的爱琴海一片澄蓝,波光粼粼。</p><p class="ql-block">相信每个到过雅典卫城的人,都能感受到那种无与伦比的美。从而内心充满对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同框的唏嘘。</p> <p class="ql-block">在卫城另一侧,酒神剧场是献给酒神的狄俄倪索斯的,建于公元前6世纪,坐落于雅典卫城东南坡下,是最古老的露天剧场。</p><p class="ql-block">酒剧场依山坡而建,在这足以容纳17000人的剧场里曾经上演过无数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作品及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作品。</p> <p class="ql-block">阿迪库斯剧场建于公元1世纪,剧场是以一位罗马富翁的名字命名的,公元160年,他为了纪念爱妻而出资兴建了这座剧场。</p> <p class="ql-block">阿迪库斯剧场保存得十分完整,现在还在使用。著名的音乐家雅尼,1994年也在此开过音乐会。现在这座剧场已经成为每年夏季举行的雅典艺术节的主要演出场地。平时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宙斯神庙建于公元前470年,于公元前456年完工。宙斯神殿是古希腊的宗教中心。神殿位于希腊雅典卫城东南面,是为了祭祀宙斯而建的,也是古希腊最大的神庙。</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我们去时,神殿正在维修。</p> <p class="ql-block">神庙长107.75米,宽41米,共有104根科林斯柱。</p> <p class="ql-block">拜占庭时期这座神庙被改为教堂。6世纪的一场地震使得神庙倒塌,基墙以上的建筑全部摧毁,104根柱子中仅存13根。</p><p class="ql-block">据说,神殿里原来有一个宙斯雕像,是用乌木、黄金、象牙及宝石制成,后不知所踪。</p> <p class="ql-block">2004年在雅典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前人们将一根倒塌的神庙立柱重新树起,并在它10.5米高的顶端装上了一块12吨重的、按照原型复制的立柱头,这样参观的人可以想像出原来神庙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宙斯神庙和哈德良拱门隔路相望,宙斯神庙位于路南,而哈德良拱门则位于路北,这两座建筑都是由距今1900多年前的罗马帝国国王哈德良时期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已经无法看到宙斯神庙和哈德良拱门的原始形态,只能通过断壁残垣来回忆当时的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