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大道老建筑

美玲

<p class="ql-block">从滨江大道下来,一排老建筑呈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首先来到格乐利雅:就在德普(民生)滨江前面,现在是一家提供婚礼活动及场地的公司,主要是外面这面墙十分抢戏,画满了各种欧式风格壁画,</p> <p class="ql-block">来看看,格乐利雅艺术中心的前身,是上海滩著名的“远东第一俱乐部”——万国俱乐部(Astral)。这家成立于1934年的俱乐部在当年是上流社会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见证了上海滩的繁华岁月。</p> <p class="ql-block">万国俱乐部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欧洲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元素,其标志性的圆顶在当时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俱乐部内部装饰豪华,设有舞厅、餐厅、游泳池等设施,是当时社交名流聚会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进入21世纪,随着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城市更新,这座历史建筑得到了新的生命。它被改造成为格乐利雅艺术中心,成为集艺术展览、文化活动和创意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空间。</p> <p class="ql-block">它的背面,外面这面墙也十分抢眼,画满了各种欧式风格壁画..,</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底层外墙,用绿色网格装饰着</p> <p class="ql-block">格乐利雅艺术中心的成立,不仅为上海的文化艺术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成为市民和游客了解上海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这样的改造和再利用,老建筑得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挥其价值,成为上海城市记忆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斑驳陆离的老建筑,通过装饰也擦不掉历史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改建后的万国俱乐部一角</p> <p class="ql-block">老建筑一角</p> <p class="ql-block">废弃的楼梯,很有看头,以前楼梯都装在外面</p> <p class="ql-block">这样上下可能不累,直达顶层</p> <p class="ql-block">废弃了,还摆放一些花草</p> <p class="ql-block">老建筑造型,仅仅通过外挂的货运卸货滑道即可满足建筑作为散货仓库的交通运输</p> <p class="ql-block">这些库房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建,不必拆除大量的原有建筑和设备,反而可以巧妙地加以利用..</p> <p class="ql-block">掩埋在绿荫下的老建筑</p> <p class="ql-block">老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生码头筒仓是原民生码头中的散粮、散糖筒仓。四万吨筒仓和八万吨筒仓是港区的标志性建筑,曾是亚洲容量最大的粮仓,在黄浦江沿线仅此一处,目前也是民生码头中最具震撼力的工业遗产。</p> <p class="ql-block">筒仓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材质,呈圆柱形,直径达35米,高度近50米,总容积达到了约8万吨,因此得名“八万吨筒仓”。</p> <p class="ql-block">在其辉煌的运营时期,八万吨筒仓不仅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粮食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而且还承担了国家临时储备粮的储存任务,对于调节市场供需、稳定粮食价格起到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八万吨筒仓也担任着:守初心,担使命”“四史”主题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昔日巨型粮食筒仓重新焕发艺术活力 。图为改造后增建的“观景天梯”</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八万吨筒仓不仅是上海城市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现代都市发展中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典范。它的存在,既是对过去工业辉煌的致敬,也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践行。</p> <p class="ql-block">这些老建筑,是时代特征,是特色工业构件,是接续当下与历史记忆的最好纽带。民生路附近老建筑近百年来不同的使用记忆,最后都凝固在建筑的细部之中,俯拾即是,不容抹杀。</p> <p class="ql-block">沿岸都是废旧的工厂船厂,仓库,废墟迷爱了爱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