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石井位于广州市白云区西南部,碧波荡漾的石井河自北向南贯穿其中。</h3> <h3> 石井历史文化深厚,早在 1800 年前,东吴名将陆胤在此凿井,随后便因井而立、因水而兴,形成了闻名遐迩的大集市——石井墟,石井古镇成为内河水路进出广州的门户。</h3> <h3> 这里有历史悠久的石井古桥、升平社学旧址与义勇祠,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广东兵工总厂旧址,现开辟了红色教育基地;这里有 “岭南第一宰相” 张九龄后裔聚居地张村,并建有张九龄纪念公园。</h3> <h3> 一、石井古桥<br> 石井古桥,属梁式石桥,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全桥长68米,宽3.8米,有6个桥墩, 桥墩前后两侧砌成分水尖。 桥两旁有石栏,两端各建有一亭,西亭现已拆毁,东亭仍然存在,连接东亭的,还有一座炮楼,楼上留有机枪口。桥西头有 “道光岁次辛卯” 纪年石刻。</h3> <h3> 为纪念周合盛和黄石公的建桥功绩,在桥的东侧、西侧分别镌刻对联 “ 彼岸逢黄石,横江映白虹”和“好进仙人履;能通驷马车”。</h3> <h3> 石井古桥还是近代史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现在石栏板上面还留有当时侵略军炮击的弹洞。</h3> <h3> 2024年3月,石井古桥入选广州市第二批水务遗产名录。</h3> <h3> 二、升平社学及义勇祠<br> 升平社学,安然静卧在石井河畔,见证了石井墟的百年兴衰。升平社学,取“上升、平步青云”之意,为三进五过祠堂式建筑,中路为主祠,以青云巷相隔,左右为衬祠。</h3> <h3> 据介绍, 在鸦片战争中,升平社学成了各乡社学和爱国民众反抗侵略斗争的领导团体。在1842年广州人民火烧洋馆、1844年反租地斗争、1845年驱逐知府刘浔以及 1846—1849 年反进城等斗争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h3> <h3> 升平社学左侧建有义勇祠,是何玉成等士绅为祭祀牛栏岗战役牺牲义勇呈请两广总督祁贡而建。</h3> <h3> 三、广东兵工总厂(旧址)<br> 广东兵工总厂,亦称石井兵工厂,是中国岭南最早的官办兵工厂,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军火工厂,在广东近现代工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h3> <h3><br> 旧址早已改建为海军陆战学院,但在附近建起了广东兵工厂红色教育基地,其建筑外立面复原广东兵工总厂旧貌,内部展览全景再现百年前发生在广东兵工总厂内的党建和红色工运历程,设置有序厅、二层以及三层展区。其中,序厅为主题展厅;二层展区主要展现广东兵工总厂工人运动;三层展区主要展现广东兵工总厂党组织发展情况。</h3> <h3> 展览通过图片、浮雕、展板、实物、场景再现、影音资料等,深度展现广东省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白云区第一个党支部的创建过程以及革命先辈追求真理、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h3> <h3> 旧址百米外有石井河小码头,那是孙中山视察“广东兵工总厂”登岸处。</h3> <h3> 四、张九龄纪念公园<br> 张九龄,韶州曲江人,唐玄宗开元时期宰相,为“岭南第一宰相”,也是唐代唯一一个岭南书生出身的宰相。张九龄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五言律诗 《望月怀远》 是历代传诵的名作,一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唱绝千古。</h3> <h3> 石井张村是张九龄后裔聚居地。张九龄纪念公园就建在张村。</h3> <h3> 公园设计运用传统的造园手法,合理安排景观植物、水体和园林建筑,达到移步换景的观赏效果。澄明湖是主要的水景观赏区,环湖有凉亭、 水榭、 石山流水、 小桥、 曲桥等景点。其中,水榭 “华馨精舍” 为张九龄纪念馆,展出张九龄生平事迹和诗词作品。</h3> <h3> 参考资料:<br> 【1】梅雅玲.白云石井墟:英雄古墟,浩气长存.南方+,2023-04-25<br> 【2】冷霜.广东兵工总厂红色教育基地: 重温党的历史故事,探寻白云红色记忆.羊城派,2024-05-15<br> 【3】少数图片来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