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董观涛同志1953年1月从地委组织部来郯城担任县委书记,1955年3月离开,在郯城整整工作两年零3个月。我们感到在董政委(当时都按部队称呼他董政委)身边工作,深受教益。他那坚强的党性、高度的纪律观念以及谦虚谨慎、艰苦朴素、关心同志、体贴下级的优良作风,给我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每当忆及,思念不已!</p><p class="ql-block"> 郯城县地处陇海沿线的苏鲁交界处,历史上日伪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间较长。建国初期,虽然土改反霸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社会情况仍非常复杂。董政委来郯城后,即着手抓了两件大事:一是平息闹“水鬼毛人”事件;二是粮食统购统销。</p><p class="ql-block"> 1953年初,从苏北传来了闹“水鬼毛人”的谣言,越传越广,这实际上是反动势力的煽动破坏。当时,群众听信谣言,人心惶惶,有家不敢归,有活不能干。最严重的红花、泉源等区,许多村夜间没人敢在家里住,全村男女老幼点灯举火把,聚集在村头的土场上,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有的互相掠夺,时常发生伤人死亡事件,波及到两省数十县,形势异常严峻。这个时期,董政委不分白天黑夜,到各区委及部分村庄调查了解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引起了地委和省公安厅的重视,派来了六、七十人的工作队帮助工作。当时孙洪志同志任红花区委书记,几乎每天深夜都接到董政委打来的电话,询问工作进展情况,让我们有什么问题马上汇报。他认真听取下级意见,相信下级,只要下边有困难问题,他必亲自来。他处理问题沉着冷静,从不急躁,让下边的同志慢慢理解接受。为了全面掌握情况,他派出了多个工作组,到谣言最严重的村帮助解决问题。当时的团县委书记纪佃传同志带领工作组到了泉源区,将情况摸清后回县向董政委汇报,两个人一起在食堂吃饭,边吃边谈。董政委语重心长地说:“要注意工作方式,抓重点,抓典型,不要错捕无辜,乱抓人,违反政策。”纪佃传同志按照他的指示,回去后从传播谣言进行煽动的人中抓了个比较典型的富农。这个富农造谣说,他看见了穿红裤头的“水鬼毛人”。工作组批斗他两天,通过批斗,向群众宣传不要轻信谣言,让大家知道这是坏人造谣,并将这个富农逮捕法办,使谣言很快平息下来。此后,在上级的支持帮助下,集中了地、县的公安干警,选择重点进行打击,终于平息了这一事件,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恢复正常。从处理闹“水鬼毛人”的事件中,我们感受到了董政委细致的工作作风,掌握政策的稳妥,和沉着冷静的工作方法。</p><p class="ql-block"> 1954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在贯彻时,个别地方出现强迫命令的错误。徐贞芳同志当时在白河区(现为归昌乡)任区委书记。该区由于自然灾害严重,加之征购过了头,发生了粮荒。有一次群众自动组织起来向区里要粮。大家都穿着蓑衣、戴着斗笠,齐集区委门前,场面很乱。徐贞芳同志一面向群众做宣传,讲政策,让他们相信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他们度过粮荒,解决困难;一面火速向董政委汇报,董政委非常重视,他问徐贞芳同志需要多少粮食,徐贞芳回答只要3万斤就完全可以解决问题。董政委当即调拨给该区3万斤粮食。随后他又同徐贞芳同志一起做工作。当他到群众家中,看到房内空空、粮无一粒,大人小孩眼巴巴地盼粮时,心情沉重,难过的留下眼泪。他告诉徐贞芳:一定要掌握好政策,即要把粮食征购上来,又要让群众吃上饭,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绝不搞强迫命令。听了他语重心长的话,大家都很受感动。</p><p class="ql-block"> 在和董政委相处的日子里,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朴素的作风和务实的精神。那个时期工作非常繁忙,条件又相当差,他下乡出发都是骑车和步行,有时每天行程一、二百里。不管到那里,都在食堂和我们一起吃饭,边吃边聊,关系非常融洽。食堂有时单独给他炒个鸡蛋,他都不要。刘俊当时是县委通讯员,他记得有一次和董政委出发到墨河区,已下午五点多了,距县城还有50多里,董政委还是不在下边就餐,饿着肚子坚持回到县城,已是午夜了。他的生活很简朴,在郯城住在天主教堂里,一室三用,既是宿舍,又是办公室兼会议室。刘俊经常看到他彻夜不眠,研究工作,写材料。他对待同志一视同仁,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都一样对待。他办事讲原则,从不徇私情,如当时有个跟他关系很好的同志调到外县工作,想借这个机会提升一级工资,找到他,他耐心的做了解释工作,没有给办。</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董政委身边工作,看到他日夜操劳,生活艰苦,身体虚弱,又敬重又心疼。他离开郯城后我们还时常谈论他、思念他,深深留恋这样一位好领导。特别是涉及到今天的廉政建设,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方面的问题时,抚今追昔,我们更加怀念尊敬的老领导——董政委。</p><p class="ql-block"> 这是由父亲执笔回忆董政委的文章(原文略有删减),他们在战争年代,为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而浴血奋战,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殚精竭力。如今父辈们已走进了历史的深处,他们忠于党、忠于人民,忘我工作,艰苦朴素,廉洁自律,保持劳动人民本色,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他们是真正的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优良传统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 1958年3月8日,中共临沂地委肃反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体人员合影(前排左三为董观涛伯伯)。</p> <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从苏北到郯城工作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题图照片是1947年春,董伯伯在鲁南区委党校(前排左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