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蔡美莉学友-2024/7/20

John Lu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得知蔡美莉不幸去世,第一是不相信,因为消息来自去年游轮群,马上打开群里名单,一看只有一人叫 Nancy,瞬间感到一阵心痛,心在泣血。因为前段时间还在说要吃马里兰州的蓝蟹,还在讲地中海游轮的行程。然而现在却天人永隔,太悲痛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目前能做的联系知情人,获取比较详细的信息,设法联系她家人,是否能帮一点小忙,并通过微信告诉同学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和 Nancy(其英文名)是大学同学,在 1978 年秋季进入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今为上海师范大学),当时只有一个班级 38 人,后来又来了几人,分成四个学习小组,我和她不在一个组,她担任英语课课代表,当时我对英语兴趣很大,想学好英语,与她话语就多了些,又由于我们都有在农场战天斗地的经历,也就多了点共同语言。记得教英语的冯老师,非常好的一个人,有次考试前,我们曾要她去问问老师,能否透点信息。然而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直到在美国我们才联系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美国,我们都没有继续所学的专业,说来是愧对吾师,她投身于旅游业,数十年下来,她的业务做的风生水起,她的热心助人,使她结识了国内外许许多多的朋友,由于业务的原因,与国内有十二小时的时差,她的作息时间完全颠倒,我想这也是她早逝的原因之一吧。如果你托付她帮你预订游轮票,飞机票或什么事,她一定会全力以赴,要把事情做到 perfect。我对她说你要有一定的作息时间,她总是说没关系,我可以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次她来纽约,第二天要回去的,我们叫了德霖兄在纽约曼哈顿的wall 街碰头,与她先生一起在一个意大利餐馆吃了饭。谈及往事如白驹过隙,一笑而过,我们虽说不谈政治,但我们生活与政治是分不开的,谈到有些社会现象,必然会涉及到政治人物,我们之间会有不同的看法,然而再大的政治分歧,也不会割裂四十年的同学情,什么共和党民主党,只要政见符合我们的理念就是我们的党,不管你是民主党,我是共和党,我们的情谊一定超越所有的党,这就是我们同学一场的共同心声。这是蔡美莉所说的大意,我为此也写了一篇短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曾经委托她办理过机票,旅游团票等。2022 年 6 月,我问她是否有欧洲的游轮,她马上花费了许多时间,帮我找到了一个地中海游轮,而且性价比又好,我就订了票,我告诉她想在西班牙多玩几天,结果她又花了很多时间帮我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预订了地点很方便酒店,还告诉我们那些景点是必须去的,我 6 月询问,7 月下旬就去了马德里。去了才知道真的方便,尤其在巴塞罗那,就在市中心。告诉我在酒店附近找市场,即 market,那里的摊位 stall,那里的食物大都不错,可见其业务之熟稔,她不可能每个地方都去,但对一些热门地方,肯定做了大量收集工作,由此可见她对工作的态度。没有一片热心为人的性格,不可能找到一个月就可出发的游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蔡美莉来过我家几次,记得第一次来,我尚住在 house, 那时还没有 GPS, 我说你本事大哦,她开车我们还去拜访了另一位住纽约的同学。后来她来时,我已经搬家住在大楼,她站在阳台上,看着说风景很好,不过还是我乡下空气舒服。这次我请她去附近新开的小餐馆吃饭,她说很不错,下次还要来。今天小餐馆还在,而我与她却已阴阳难融,说来真是心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去年(2023)MSC 游轮公司开辟了纽约布鲁克林码头出发的游轮,她拿到了比较好的价格,问我有无兴趣,结果她带了几个,我也带了几个,凑成十人的小团,去加勒比海游了 7-8 天。我和她的房间是在隔壁,她在阳台上,把头探出来要我拿单反机给她照相,说手机不够好,要我把她拍的年轻点。我和内人讲起来不胜唏嘘,此情此景宛如就在昨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为她拍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她开朗的笑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在游轮上打乒乓。谁又能想到这是一年前的画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此刻我正在翻看微信,我与她的通讯记录竟会如此之长。她喜欢唱歌,参加过知青合唱团,去过多地演出,可惜没有到纽约,所以我无法欣赏其歌喉。我们同在美国,讲话也少了顾忌,也会谈谈对政治的看法,互相把有意思的文章视频常常交流。记得今年初,茅于轼润 95 高龄润到加拿大,高耀洁在纽约去世,我们一起曾交换看法,我还写了两首诗,她看了说“这是中国人的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也会交流生活琐事,比如她家草坪有颗大树,有些枯萎,倒了会压坏房子,问砍不砍,我说不仅会倒下,而且其树根会钻进地下的出水管,更麻烦,她还发来照片说是一条街上最大的树,花了多少钱砍掉等等。在疫情期间,我们交流更多,如何防范,用哪种药比较有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她家门口的大树砍掉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是离得最近的,我在纽约,她在华盛顿 DC 附近,其他同学就较远,她几次邀我去她家看樱花,吃蓝蟹。现在我多么想我们坐在一起吃着螃蟹,喝着啤酒,她说这种蓝蟹最好吃。但这是永远不能实现的愿景。我只能仅以此文祈祷她安息,愿她在天国依然是一个乐观,热情,永远带着微笑的 Nancy。</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煮熟的蓝蟹,使人垂延欲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把文章发在美篇,有点不妥,主要是美篇的受众比较广,美莉学友的朋友可能会看到,我想她的朋友一定会感到悲伤。文章匆匆一就,不免粗陋,也会有错,望大家谅解,实在心潮难平,伤心不已。望Nancy在天之灵安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叹Nancy同学7月20日去世,悲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陈江学兄言:tomorrow is a lie, 信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七八入学曾昂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时势弄人志难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斗折腰为待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数十光阴如水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熬得天日稍有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鬓白佝偻蹒跚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明朝可期今亦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言吾辈世仅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