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历史一走进虎林(3)

独行者

<p class="ql-block">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完达山南麓,与俄罗斯边城——列索扎沃茨克市隔乌苏里江相望,总面积9334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虎林市是著名的抗联主根据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珍宝岛精神发祥地,以及《乌苏里船歌》的唱响地。</p> <p class="ql-block">虎林八五六农场,原称青山农场,又称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第三十七团,1954年春开荒建场,1959年更名为“八五六农场”。</p> <p class="ql-block">八五六农场土地总面积1259.3平方公里,耕地102.3万亩,土质肥沃,主产水稻、大豆、玉米、青贮饲料等经济作物。</p> <p class="ql-block">农场水稻长势良好</p> <p class="ql-block">由于无工业污染,造就了天蓝、水美、草绿的景色,相当宜人。</p> <p class="ql-block">满眼都是绿</p> <p class="ql-block">八五六垦荒军人的后代(腼腆,不愿面对镜头)</p> <p class="ql-block">农场原办公大楼</p> <p class="ql-block">原农场医院住院部</p> <p class="ql-block">原农场青山百货商店</p> <p class="ql-block">虎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据史料记载,这最后一战本可避免,当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时,驻虎林虎头要塞的日军军官认为是苏军诱降的广播,并残忍地杀害了苏军的谈判代表,此行径激起了苏军的怒火。1945年8月6日至26日,苏军攻占了虎头,负隅顽抗的虎头日军53人被活捉,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在虎头落下帷幕。</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p> <p class="ql-block">侵华日军虎头要塞是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东部原中苏边境上的一个军事基地,要塞工程浩大,设施齐全,被日本关东军自诩为牢不可破的“东方马奇诺防线”。</p><p class="ql-block"> 由于水浸的原因,无法参观,甚为可惜。</p> <p class="ql-block">纪念园展示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记叙了战争的酝酿</p> <p class="ql-block">记录了战争的爆发</p> <p class="ql-block">记载着战争狂魔们的野心和罪行</p> <p class="ql-block">同时也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曲辱和奋争</p> <p class="ql-block">联合国宣言</p> <p class="ql-block">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p> <p class="ql-block">小鬼子在虎头要塞上的榴弹炮阵地原址,炮没了,阵地还在,当年的炮口直对苏军阵地。</p> <p class="ql-block">乌苏里江第一塔,蹬上塔顶,可见俄朝两国景物。</p> <p class="ql-block">乌苏里江对岸的俄罗斯瞭望塔</p> <p class="ql-block">乌苏里江边的292号界碑,江对岸(现为俄的伊曼小镇)曾是中国的领土,《北京条约》签署后,全丢了!</p> <p class="ql-block">侵华日军虎头军事码头遗址</p> <p class="ql-block">  驰名中外的乌苏里江位于祖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省东部,由发源于中国的松阿察河和发源于俄罗斯的伊曼河在虎头镇汇合而成,虎头是乌苏里江的起点。乌苏里江全长905公里,流经虎林202公里,向北流至抚远岛与黑龙江合流,直入太平洋,流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乌苏里江原本是中国的一条内河,清政府与沙俄签订《北京条约》后,才变成了中俄界江。</p> <p class="ql-block">乌苏里江畔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胡耀邦游江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非常想看看珍宝岛,无奈大雨月余,江水暴涨,唯伫立江边,望江兴叹。</p> <p class="ql-block">幸得驴友增送几张照片,聊补遗憾。</p> <p class="ql-block">一岛独胜,百年首捷。</p> <p class="ql-block">珍宝岛哨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