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那些大多被胡琏带到岛上来的江西十万子弟,近些年绝大部分的萦魂绕魄,也随他们的司令飘零去了海角天涯。早期有太武山国军公墓,以后成家者由家属安葬外,单身者多葬在台北郊外的六张犁公墓。一九七〇年,同乡袍泽在这个墓园内建了一座江西省籍国民党老兵的合葬墓,碑上写着: “ 徐蚌会战后胡琏将军于民国卅八年夏江西招兵单身战士之坟墓--在台江西老兵建 ” 。坟冢多经修葺,墓廓齐整,显然有后死者经年到此凭吊祭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台北,我拜访了已经年过八十的李隆昌先生,老先生曾任旅台江西同乡会总秘书长及《江西文献》编务工作。退休后凭一己之力,编纂了一份一九四九年春夏时节胡琏的十二兵团在江西东部重新建制后入粤再抵台的战史,其中有该兵团在此二十一个县征兵的各县兵员数,但没有姓名。加上此后收编的江西十个保安团等单位,这十万江西子弟的身世音容,早已消失在渐渐凋零的大陆亲人心中,亦失踪在官方的江西现代史上。如今,只有在六张犁墓园和金门太武山国军公墓,放下恩怨,放轻脚步,在龙应台 “ 大江大海 ” 式的感应中,才能听到这数万名年轻魂灵的乡思与悲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