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岩画一瞥1

瓦尔特

<p class="ql-block">贺兰山岩画,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贺兰山东麓。沿贺兰山自北向南,包括卫宁北山在内,在黑石峁、贺兰口、苦井沟、大麦地等27处都有岩画遗存,总计约有组合图画5000组以上、单体图像2.7万多幅;已被记录的岩画单体图像有19752幅。其中最著名的对外开放的就是贺兰口岩画。</p> <p class="ql-block">景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先要参观世界岩画馆。这里介绍了世界各国发现的岩画,除了能集中均有分布。表明世界各地的原始人类族群,在满足温饱之外,都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p> <p class="ql-block">这是模拟了原始人在制作岩画的情景。上方那个就是著名的太阳神图案,已经被作为了世界岩画组织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这是贺兰山脉的标准形态,大树不多,以灌木为主。石头分层,含有红、黄等颜色。称为贺兰石,可以制作砚台、摆件。</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位于银川市西部,南北走向。阻断了东西方向的交通,但是由于河流等的流经,在不同的地方形成了很多豁口。贺兰口是贺兰山众多山口中山势最为陡峭的的一个。山高林密,沟谷幽深,泉水潺潺,气候宜人,当地原住居民称为“豁了口”。传说:有巨人在此开山取水,天地感之,将大山豁开一道口子,泉水喷涌而下,取名“豁了口”,后世谐音“贺兰口”。</p> <p class="ql-block">岩画就分布在这条冲开贺兰口的大河的两岸的山上。从山脚到山腰,随处可见。这条大河孕育了原始人,他们在闲暇之中又用岩画装点了两岸的大山。</p> <p class="ql-block">河道曲曲折折,可惜现在没有水。这可能是北方河流的显著特征,季节性地流趟。从枯水季的涓涓细流,到雨季的波涛汹涌。</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留下了明万历年间的题刻。</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河道中的巨人的脚印。</p> <p class="ql-block">两岸的青山高低错落,怪石嶙峋,沟壑纵横,呈现出特有的不同的色彩。当年原始人居住于此,应该是以打猎为首。</p> <p class="ql-block">在一些岩石缝里也长出了一些小树,有的甚至是在绝壁之上。</p> <p class="ql-block">在成为景区之前,在这块巨石下面有一个洞穴,还有村民在里居住。说不定万年前的原始人也在这里住过。</p> <p class="ql-block">这个洞里长了一颗石笋,形状不可描述。当地人起的名字也非常接地气。</p> <p class="ql-block">右边的岩石突出,很像一位远古猿人在向远处眺望。故起名为“猿人望月”。</p> <p class="ql-block">岩画散布在山体的各处,只要是原始人能够达到的地方,觉得足够展示,就进行了随心所欲的刻画。有人物、有动物。形态各异,生动活泼。反映出原始人丰富的精神世界。</p> <p class="ql-block">历经了千万年的风吹雨淋,有些依然线条清晰,可以看到深深的刻痕。</p> <p class="ql-block">也有是刻画在单独的石块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