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张树信老师于2024年5月31日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铃铛收藏品种数量最多的人”证书,走进他的铃铛收藏室,在收藏的7000多件铃铛中,有一种铃铛引起我的注意,我把它指给张老师,他给我讲述了有关“虎撑”铃铛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这个酷似面包圈的物件,如果不是张老师祥细介绍,不会认为它也是铃铛。而且还大有来头!这个圆形铃铛俗称“虎撑”,它是中国铃铛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种。从历史资料记载“虎撑”铃铛名字来源当年药王孙思邈上山采药,救下一只老虎而诞生,属于手摇铃。后世大夫为了纪念药王,出门行医一般都会带着“虎撑”以显明身份,作用等同于现代医生的“行医执照”。而且通过不同的摇法,让求医看病的人知道这个大夫的医术水平是何种等级和收费的高低。这样病人就可以结合自身病情和经济条件找到合适的大夫了。听张老师讲完关于“虎撑”的故事,我联想到以前看到古代题材的影视作品中,那些游街串巷为人看病的郎中,身背药箱,一手举着幌子,一手摇着铃铛即“虎撑”,这个多年疑惑问题破解了。</b></p> <p class="ql-block"><b> 截止2024年7月20日,张老师收藏20多种“虎挣”铃铛。这里展示的其中七种“虎撑”铃铛的图片。</b></p> <p class="ql-block"><b> 美篇编辑、 卢贵,摄影卢贵、Dali。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攝影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民俗摄影协会会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