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西藏行(三)

大山

<p class="ql-block">7月14日,早8点,离开拉萨驱车赴纳木措。纳木措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也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湖水来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补给。海拔4718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极目云天处,高原出平湖!</p> <p class="ql-block">途经国际登山小镇--羊八井。</p> <p class="ql-block">这个西藏人心目中的圣湖,远离现代文明的污染,保持着自然原始生态,是朝圣者心目中的圣地,为著名的佛教圣地。每年都吸引着西藏当地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的教徒们迢迢千万里,不辞艰辛,来转湖朝圣,以寻求灵魂的超越。绿湖,雪山,经幡,蓝天,高原构成纳木措圣洁的仙境。</p> <p class="ql-block">离开纳木措,沿109青藏线一路北上,路两侧的山变的较为平缓,上面铺着一层厚厚的青草,数不清的牦牛星星点点的散落于青草地上,安静祥和。天上的白云一团团一簇簇,卷起千堆雪。</p> <p class="ql-block">17:30,到达那曲市。那曲市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我们7月1日出发以来海拔最高的住宿地。但拉萨至格尔木的1200多公里的109国道,平均海拔都在4200--5000米之间,所以我们选择在海拔较低的那曲休息。</p> <p class="ql-block">7月15日,今天是109国道走的路程最远的一天,也是出发以来最辛苦的一天。需驱车830公里到达格尔木,中间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以及海拔 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海拔4700米的昆仑山口。由于听说这一段路况不好,因此我们早上5:30就出发了,争取晚上21点能到达格尔木。</p> <p class="ql-block">7:20,到达安多县。</p> <p class="ql-block">出了安多县,路况逐渐变的凸凹不平,路两侧也由高原草甸变成沼泽地。</p> <p class="ql-block">唐古拉山口,海拔5271米,是西藏,青海两省的天然分界线,终年风雪交加,杳无人烟,泥土层的水分长年冰冻,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六成。江河凝缩成晶莹的冰川,浪花沉默成无言的冰雕,曾经呼啸肆虐,湍急奔腾的江河静静地安眠着,视野开阔,一望无际,好一幅苍凉,悲怆,宏大的高原风貌!</p> <p class="ql-block">进入青海地界,山势变的平缓,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平原上水系发达,河流纵横,到了长江的发源地--沱沱河。</p> <p class="ql-block">12:20,在109国道上正式告别西藏。</p> <p class="ql-block">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p> <p class="ql-block">巍巍昆仑山脉,绵延不绝。</p> <p class="ql-block">18:50,到达昆仑山口。</p> <p class="ql-block">下了昆仑山口,两侧的雪山延绵不绝。快接近格尔木时,山体变为黄褐色。一路行来,加上下车观景拍照,于22:20到达格尔木。</p> <p class="ql-block">青海省第二大城市--格尔木。</p> <p class="ql-block">7月16日早,从格尔木出发,目的地--甘肃省鸣沙山,路程560公里。</p> <p class="ql-block">从格尔木至敦煌的路上,两侧茫茫的盐碱地和戈壁滩,一眼望不到头,沧凉寂静。</p> <p class="ql-block">途经小柴旦湖。</p> <p class="ql-block">柴达木盆地,沿途两侧白桦林身姿挺拔,所有的枝桠向上伸长。</p> <p class="ql-block">进入阿克塞,路两边的盐碱地逐渐变为沙丘。沙丘上可见零星的草,正努力生长着,以微弱的生命守护这片贫瘠的土地。正如我们每个人,虽然渺小卑微,可也奋力求索着,努力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绚烂。</p> <p class="ql-block">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水质甘冽,澄清如镜。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p> <p class="ql-block">泉边芦苇丛生,水中鱼儿自在,胡杨沙枣绿树成荫,罗布麻、枸杞等药用植物丰茂,亭台楼榭古香古色,春夏季节百花盛开,夏秋季节梨果飘香。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历代文人学士对这一独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观称赞不已。月牙泉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晴空万里蔚兰天,美绝人寰月牙泉,银山四面沙环抱,一池清水绿漪涟”。</p> <p class="ql-block">7月17日上午,游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洞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后经历代增修,今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在藏经洞中就曾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艺术价值极高,可惜由于当时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无知,这些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现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观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游完莫高窟,一路向东于19:20到达嘉峪关。</p> <p class="ql-block">进入玉门市,路两侧开始有了生机,向日葵,玉米等农作物映入眼帘。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p> <p class="ql-block">7月18日,游嘉峪关。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是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关,连陲锁钥之称。</p> <p class="ql-block">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p> <p class="ql-block">10:40,离开嘉峪关赴张掖。</p> <p class="ql-block">途经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大漠剑戟指长天,从此星河落神洲。</p> <p class="ql-block">张掖丹霞地貌群,俗称"张掖丹霞",由"七彩丹霞"和"冰沟丹霞"组成。如用文字来表达,仅有两个字震撼。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她不仅具有一般丹霞的奇、险,而且更美的在于色。在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随处可见有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五彩斑斓,把无数沟 、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p> <p class="ql-block">张掖丹霞地貌以她那层理交错的线条、色彩斑斓的色调、灿烂夺目的壮美画图,形成一个彩色的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去西宁的路上,途经千里祁连山脉。</p> <p class="ql-block">门源百里油菜花盛开。</p> <p class="ql-block">20:30,到达西宁。</p> <p class="ql-block">7月19日,离开西宁赴茶卡盐湖。去年6月份曾和爱人来过此地,一年不见,还是被盐湖景色惊艳到,蓝天白云下,宽阔的盐湖像一面巨大的银镜,铺在高原雪域之下,熠熠生辉。让人分不清哪儿是天空,哪儿是大地,人在湖上走,犹如空中行。</p> <p class="ql-block">下午14:10,离开318自驾的最后一站--茶卡,踏上回家的路程。离家旬余,思乡心切,歇人不歇车,星夜驱车2100余公里,于7月20日中午12时到家,为期二十天的陕川藏甘青宁自驾行完美收官。</p> <p class="ql-block">这次西藏之行,途经河南,陕西,四川,西藏,青海,甘肃,宁夏等数省,行程万余公里,从米粮之乡到高原草甸,从雪域湖泊到沙漠戈壁,海拔从600余米到5200多米,一路行来,感慨,震撼颇多,经历从未有过的经历,见识从未有过的见识,感受从未有过的感受,为今后的游历积攒了经验。318之行,人生值得。</p><p class="ql-block">2024.7.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