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潇湘行

大老杨

<p class="ql-block">  2024年端午节,调休三天,子女们安排陪我们自驾游几天。游哪里呢?老伴与儿子商量说,你爸三山五岳中就剩下南岳衡山未去了,我们就陪他去衡山,再加湖南人杰地灵,名人众多,我们就再去看看韶山和“红三角”。又得好友支持陪往,于是迅速拟定方案:第一天武汉经岳阳至衡山,观游岳阳楼风景区;第二天衡山至韶山,观游衡山风景区和彭德怀元帅故里;第三天韶山至武汉,观游韶山、花明楼毛泽东主席和刘少奇主席故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一,岳阳悟为官之道</b></p> <p class="ql-block">  岳阳楼,我的记忆中并不陌生,这是第三次游览这里。每次来这里都少不了<b>观巴陵胜景,诵千古名篇,品伟人诗抄,悟为官之道</b>。</p> <p class="ql-block"><b>观巴陵胜境</b></p><p class="ql-block"> 岳阳市,因岳阳楼而名享中外,滕子京谪守此地时称巴陵郡。 </p><p class="ql-block">范仲淹《岳阳搂记》开篇描绘的巴陵胜境,游者无不称奇叫绝。今天的我,站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但见洞庭湖岸高楼林立,彩桥飞跨,远山近水,百舸竞航,好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p><p class="ql-block"> 巴陵胜境,今非昔比,但万变不离其宗,即是保护传承,科学进步,锦上添花。现而今,这里除岳阳楼、配楼及各种亭阁和牌坊外,还整建了“五朝楼观”,把唐、宋、元、明、清五朝的岳阳楼形观和岳阳楼三字题名的题名者亲书匾牌陈列,让你在观看其时岳阳楼外观时还看见题名大家如颜真卿、米芾、赵孟頫、董其昌、康熙的书法真迹。</p> <p class="ql-block"><b>诵千古名篇</b></p><p class="ql-block"> 在岳阳楼景区大门入口处,有一个诵诗亭,若能完整背诵出《岳阳楼记》的可领免费门票游览,游客们纷纷排队一试。在岳阳楼内,许多游客注足在《岳阳楼记》巨幅板书雕刻屏前诵读经典名篇,感受历史名人的思想脉搏。在双公祠,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范仲淹和滕子京塑象前,给自己的儿子讲解《岳阳楼记》是怎样写成的,它的精髓要义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这些无不表明:经典名作《岳阳楼记》在国人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广泛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b>品伟人诗抄</b></p><p class="ql-block"> 在岳阳楼三楼,一幅毛泽东主席手抄《杜甫·登岳阳楼》诗的匾牌十分引人注目。据说,毛泽东早年在长沙读书时与同学萧子升游学到过岳阳楼,与杜甫《登岳阳楼》诗中对国家战乱的忧虑感同身受。我们虽不知道伟人毛泽东是在何时何地因何原由手抄了这首诗,但从风格独特、挥洒自如、苍劲有力、一气呵成的毛体书法中仍能品读出他对爱国诗人杜甫及其诗作的赞赏、尊重和喜爱!</p><p class="ql-block">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p><p class="ql-block">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p><p class="ql-block">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p><p class="ql-block">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p> <p class="ql-block"><b>悟为官之道</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岳阳楼之所以能为名楼,除洞庭湖美景和岳阳楼本身外,关健在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当时,滕子京因谪而守巴陵君,但不气馁不抱怨不沉沦,而是积极向上,主动作为,把守地治理得不仅政通人和而且繁荣昌盛,具备了民意和财力重修岳阳楼,因其与范仲淹为同朝进士且相好,便邀之为重修岳阳楼作记,便有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现在景区建的双公祠,便是专为纪念这二人的情谊、境界和贡献。而《岳阳楼记》中的经典名句:</span><b style="font-size:18px;">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span style="font-size:18px;">则被人千古传诵和津津乐道。有人说,这几句话是检验官德官品的试金石;也有人说,古代为官者尚能如此自律自省,今朝后人更应具有忧国忧民,先忧后乐的崇高情怀。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是不仅是为官之道,对普通人的人生观和做人初心也深富哲理。</span></p> <p class="ql-block"><b>二,衡山圆心愿之旅</b></p> <p class="ql-block">  看过岳阳楼,我们趋车去衡山,在过衡山收费站时就有“南嶽”二字扑面映入,再至市区又见雄伟的“南嶽”牌坊,其上一特别标记就是一个桃子,开始不解,后来突然醒悟,那个就是寿桃啦。当晚,我们就住在这个久负盛名的衡山古镇。</p> <p class="ql-block">  不知多少次到过湖南,但却没到过衡山;三山五岳中,其它三山四岳都去了,唯独未识南岳真面目。所以,古稀之年去游衡山既是一次开心之旅也是一次心愿之旅。</p> <p class="ql-block"><b>南岳衡山</b></p><p class="ql-block"> 衡山,又名南岳,因山势形如衡器,可称天地,故名衡山。</p><p class="ql-block"> 衡山称南岳,据说始于黄帝。当时,黄帝身边有位善于用火的人叫祝融,帮助黄帝打败了南方的蚩尤。于是,黄帝便南下巡视,见衡山巍峨秀丽,正好与东、北、西三岳相呼应,便命名南岳,同时留下祝融管理该地。祝融不负史命,终始南方兴旺繁荣,被人民奉为山神,称衡山主峰为祝融峰。</p><p class="ql-block"> 祝融峰是衡山72峰中的最高峰,由于常年烟云的烘托和群峰的叠衬,加之它矗立于地势相对低洼的湘南盆地之中,更显得它峻极天穹。诗人黄庭坚赞道:“万丈祝融插紫霄,路当穷处架仙桥。上观碧落星辰近,下视红尘世界遥。</p> <p class="ql-block"><b>南山寿岳</b></p><p class="ql-block"> 衡山,又称南山寿岳,福寿文化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 据《星经》载:衡山对应星宿28宿之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故名寿岳。</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表达美好的祝愿,所谓“寿比南山”,原来是出自于《诗经·小雅》,“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比喻人的寿命像南山那样久,“寿比南山”中的南山指的就是衡山。</p><p class="ql-block"> 而“寿岳”之名,还出师“正统”:几千年来,无论文人雅士或帝王将相皆常以“比寿之山”、“主寿之山”等敬称衡山,将其视为“长寿、昌荣”的象征。据统计,从唐代到清末,历代帝王亲临或遣使到衡山祭祀祈福祈寿115次。宋徽宗崇尚道教,多次登临衡山,崇宁二年(1105)年,率达官贵人来此,兴之所至挥毫写下“寿岳”二字,石刻至今仍存在于金简峰黄帝岩上,每字四尺见方,笔法刚劲,大气磅礴,此后寿岳之名流传天下。清康熙皇帝也钟情南岳,在康熙四十六年(1705)九月,南岳大庙重修竣工,他亲笔御书《重修南岳庙碑记》,首句即为“而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再度钦定南岳为“寿岳”。雍正十年(1732)年,其上谕第一句即为“南岳为五皇主寿之山”。现在《辞源》一书中,关于“寿岳”一词就明释“寿岳即衡山”。</p><p class="ql-block"> 既是五岳之寿山,历来为祈福、求寿之圣地,福寿文化源远流长。山上“寿”氛围十分浓郁,若是徒步登山拾级而上,处处皆“寿”,有的刻在寺庙旁,有的刻在石岩上,有的刻在游路旁,不少是历代文人骚客墨迹,现在还建有“南岳万寿广场”,与寿岳衡山牌坊、中华万寿大鼎、福寿寺等组成中华万寿坛,其万寿大鼎四周刻有中国有史以来各朝代、各民族和当代华夏儿女书写的不同字体的寿字一万个,被吉尼斯确认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寿字最多的祭祀鼎。在现实中,据有关记载,南岳区5万多人口中,有百岁老人4个,90多岁的好几百,也真是名实相符的“寿山”。2003年9月,大文豪金庸先生游览南岳衡山后,泼墨挥亳,写下“天下南岳秀,到此人增寿”也应是真心之叹。</p> <p class="ql-block"><b>南岳古镇</b></p><p class="ql-block"> 南岳古镇,以香市为主。每年八月香期,古镇最旺。</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南岳大庙、祝圣寺、黄庭观,都为唐代始建,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艺术。其中黄庭观建筑在山岩之上,下临白龙潭,风景秀丽。观宇虽小,却玲珑幽静,松风吹凉,溪声悦耳。</p><p class="ql-block"> 黄庭观上侧为20世纪40年代国立师范学院旧址。这里山冲蜿蜒,溪流曲折,松青竹翠,农舍炊烟,点缀其中,漫步于此,犹见当年杏林春满,学运风流。</p><p class="ql-block"> 南岳古镇,抗战文化浓郁。抗战时期,国共合作,在这里召开了有中共代表参加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四次军事会议。决定在这里举办抗日游击干部培训班,白龙潭下有一栋“桔盈圃”的小农舍,为当年游击干部培训班中共代表团旧址。</p> <p class="ql-block"><b>南岳香市</b></p><p class="ql-block"> 五岳中,香火最旺数衡山。</p><p class="ql-block"> 在衡山古镇,数百米长的南街,所有门店青一色全是做香火生意的。门店里摆放的香,都是以红色为主基调的精致包装盒封装,一般内装三支,以大小长短标注不同价格,也有不同价格的套装,如祈愿全家福价格在68元至698元不等。在市内大一点酒店,一般都内设有请香店,方便住宿客人请香祈福。</p><p class="ql-block"> 天下名山僧占多,无庙不成山,有庙必有香火。中国香火文化源远流长,香火生意也自是始终伴随。我们去过众多名山,也自然观过众多寺庙香火和香火生意店,能把香火门店排列成几条街,又把香包装成精美礼盒样且分成“寿、福、喜、平安、姻缘”等若干系列的,还真是头一次见,且这里不仅是零售,还主打批发,简直如一个产业一般。</p> <p class="ql-block"><b>衡山香文化</b></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香文化既传统又现代。</p><p class="ql-block"> 内容传统:不忘根脉,祭祀先祖;求神庇佑,实现愿景。</p><p class="ql-block"> 形式现代:衡山人,会把每位游客都视为香客,主动向你推荐香品,讲解进香要求和流程说明书。我们住的酒店是在网上定的,叫漫吉酒店,价格不贵条件很好,香文化也很浓郁,进房最特别的是,几上除花枝点心外,还有充满佛意的欢迎信和人手一串“开光”的手串珠,而服务登记台上后柜上则满是上香礼盒,大堂一侧呢,既是自助歺厅,又是抄经堂,饭余时免费提供住客纸笔抄写心经。</p><p class="ql-block"> 到大庙进香的人非常多,排了好长的队伍。我们进到大庙,只见庙前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或手抱香品按说明书路线图穿行于各个殿堂,或徘徊于广场高举香品不断躬腰祭拜,严肃认真地执行着进香流程。最后,人们把承载着自身美好愿景的所有香品,一次性投入熊熊燃烧的香炉中。我注意到,这并非传统的香炉,而是非常现代的环保的电气化香炉,一排三个炉口,人们排队不断向里投送带有各色包装的香品,顷刻间便无烟无味无残留地化为灰烬。</p><p class="ql-block"> 同样是游客上香,这里有二点让我看到不同,一是上香有序讲“流程”,即每盒香袋中都附有一张印刷精美的进香说明书,上面对哪个殿坐的哪个神、该向之求什么心愿,从哪个开始到哪个结束的顺序乃至香要怎么拿等等都讲得清清楚楚,上香的人基本上都是边走边看说明书去“走流程”。其二焚香有序较环保。即是上完香后不是象其它庙处要么插在菩萨座前要么在殿前香炉里烧掉,这儿却是一律拿着香在神位前拜而不燃香,而是拜完后统一到大殿广场上旁边的焚香炉前一起烧,并且专门有人接收和投放。</p><p class="ql-block"> 对于这种进庙上香,我们几人还做了讨论,作为游客,每到一地,对其山水人文肯定都是看的内容,对于进庙堂行游信佛信教的是参拜朝圣,一般游客就是观光到此一游而已,我们去过不少名山,自然也观光过不少庙堂,但能把香文化做到如此地步的确实不多见。</p> <p class="ql-block">  据说,南岳山神祝融长寿,活了一百多岁,在世时协助黄帝分管人间福禄寿,所以他管理的衡山是当之无愧的南山寿岳。</p><p class="ql-block"> 谁都想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所以,大凡到衡山一游者,都会烧两次香:首先在古镇大庙烧香,许下全家福的心愿;然后,或坐车、或徒步去南天门,打卡南山寿石,再登上海拔高1300多米的衡山主峰祝融峰,在峰顶大殿烧香许下多福多寿愿景。</p><p class="ql-block"> 我们虽不是香客,但作为游客,主要景点也是要到的,祝融峰自然少不了。因当天属于阴雨天气,山上云雾缭绕,山下看去只见雾蒙一片,又无缆车可坐,就只能徒步上山,从寿山石处上行至南天门再爬上峰顶,需要个把小时,路上孝心石、平安石让人满心欢喜,而峰顶就是祝融殿亦即老南岳庙,不仅许你寿福禄,而且许你儿女平安昌盛和孝顺,人人自是累着却欢喜着。</p><p class="ql-block"> 下得主峰来,已是午餐时分,这里山上目前尚无餐饮服务,我们带的“自热饭”,其红烧牛肉、香姑鸡等品种丰富,打开包装,将自配水袋倒入其米中,再把配菜放入,其就热气腾腾自煮,等上一二十分钟,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喷喷的午餐就解决了,省去了吃面包的简单和吃快餐面的麻烦,真是一款好快餐。</p> <p class="ql-block"><b>三,湘潭忆幸福之源</b></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之所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那是因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以及刘少奇、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饮水思源,喝水不忘挖井人。瞻仰伟人故里,也是我们对他们缅怀崇敬之情的表达。</p> <p class="ql-block"><b>(一)傍晚初访乌石镇</b></p><p class="ql-block"> 根据出行规划,对于湖南的三个伟大的人物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他们的故里都在我们计划内,所以游完衡山后便直奔彭德怀故里乌石镇,然后再赶到韶山住宿。</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心诚始然,从衡山至乌石,140公里,导航时间需两个小时,出发时已快三点了,两个年轻司机沿途抄近道翻山路、穿乡间、行田野小道,居然在下午四点半准时到达彭元帅故居门前。</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当天最后一批允许进入故居的参观者。</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元帅故里乌石镇,地势平坦,风光秀丽。</p><p class="ql-block"> 元帅故居建在乌石峰下,小院木屋,是彭德怀当国军团长时用800元钱托其弟修建的,院内还有元帅亲手种植的果树花木。著名的《彭德怀给中央的万言书》,就是在此调研形成的。</p><p class="ql-block"> 彭德怀元帅广场,地势雄伟,视野开阔,大门有棱有角,战机坦克装甲车列阵两旁。彭德怀元帅铜像位居三级数百步台阶顶端,在台阶第二级平台上,立有一巨大石刻,上书毛主席赞语: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p><p class="ql-block"> 走完台阶,来到广场最高处,元帅铜像前摆有花蓝,不远处是彭德怀元帅陈列館和他的墓地,掩映在一片苍翠的密林中。</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是中国军事史上一位传奇人物,不仅威震华夏,而且享誉世界,是中国把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扒打服的第一人。</p><p class="ql-block"> 他在国人心中倍爱尊重。在彭帅故居前,一对六十多岁的夫妇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父亲,看着工作人员关上故居的大门,久久凝望着故居匾牌不愿离去。同行老友是位从军多年后至地方工作的资深军人,对“彭总”的丰功伟绩敬佩有加,在彭帅铜像前,他一边缓步走近铜像,一边深情言道:彭总,我看您来了,向您致敬!敬礼!于是,一个标准的军礼定格在晚霞夕照的彭帅铜像前。</p> <p class="ql-block"><b>(二)冒雨行祭韶山冲</b></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这天,韶山下云雨纷纷,我们一行冒雨来到韶山冲毛主席故居。</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四次到访韶山,感觉这里的变化很大。</p><p class="ql-block"> 参观毛主故居的人特别多,离开放时间还有半小时,早已挤满了排队等候的人。我们是首批进入故居参观的,因此也为参观陈列館、毛氏宗祠等争取了更多时间。</p><p class="ql-block"> 两个小时后,我们来到毛泽东铜像广场。广场上,万众聚集,人们冒着大雨,伴随着阵阵东方红乐曲声,缓缓地向毛泽东铜像前移动。</p><p class="ql-block"> 我们终于来到了毛主席铜像前,排队献花祭拜。</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主席铜像矗立在广场最高处,周围绿荫环绕,恢宏壮观。尽管今天下着大雨,但来参观瞻仰的人仍是络绎不绝。有个人的,有团队的,有单位的,很多人手拿鲜花,来到铜像前,无一例外都会低首鞠躬致敬,而团队敬献花篮的,则有礼兵举行正步仪式抬至像前。</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故居和铜像广场,碰到两支解放军瞻仰队伍,他们着装整齐,步伐铿锵,军姿挺拔,队形齐整,军歌嘹亮,口号声震天响,整齐划一的方队在台阶上构成的几何图形,在周围彩色雨伞映衬中更显军人英姿,让人对他们的敬意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b>(三)香桃话别花明楼</b></p><p class="ql-block"> 花明楼,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车刚进入停车场,一位中年男子微笑着引导我们停好车,问我们吃中饭没有,我们回答说看完再找地方吃饭。他一边点头,一边又指引我们去往坐观光车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来这里的人比韶山冲少很多。我们坐上观光车,司机简单地介绍了刘主席故居的情况。这里的植被很好,观光车来往穿行在树纵林荫里,格外显得幽深安静。这里,我在之前曾来过,但因时间关系未看陈列馆,所以进馆就看得特别认真。此时此景,我突然想起一位湖北画家画的油画《开封》,心里顿觉黯然。</p><p class="ql-block">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回到了停车场。那位中年男子仍在那里等候我们,请我们到他的店上看看,保证干净卫生吃得好。我们被他的那份执着所感动,答应去他店里吃中饭。</p><p class="ql-block"> 老板娘安排我们坐下,盛好茶水,送上一盘新鲜的香桃,说是自家桃树结的,随便吃。我们把隨身携带的橙子也切了两大盘,连同一大盘桃子风卷残云般消灭了。也难怪,一算我们从早上八点开始,紧张地活动到现在已是六个小时未歇息了。</p><p class="ql-block"> 老板知道我们是从韶山看过来的,说韶山热闹多了,生意也好做,这里人少生意也不好做,还得感谢你们惠顾本店。当老板知道我们吃饭后要返回武汉,于是建议司机把车从停车场挪到店门前,方便饭后开行。不愧是刘主席的老乡,心里装着他人的急难愁盼,他留给我们的印象确实不错!</p> <p class="ql-block"><b>四,美篇,品游玩之乐</b></p><p class="ql-block"> 此次出行,往返仅三天,却看了五个地方,时间自然十分紧张,只能是打卡游,但仍收获满满,其乐无穷。</p><p class="ql-block">——观赏了美景</p><p class="ql-block"> 岳阳楼、洞庭湖、衡山,韶山等三湘大地,不仅人文美,更有山水美,一路既古朴又现代、既人文又自然的处处美景,养眼养心,怡人慰怀,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品尝了美食。</p><p class="ql-block"> 每到一地,我们 不会奢侈,但同行好友是旅行行家,再加年青人“现代”又能干,总会通过“大众点评”、“旅行家”等工具找出当地特色名食和名店去做“吃货”,真个是既好吃又花钱不多。</p><p class="ql-block">——陶冶了情操</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是普通人,做不了大文豪范仲淹,也做不了伟人,但是学习他们的高尚情怀,做一个爱国爱民的普通公民,学习他们的坚忍和宽广,做一个热爱生活的普通市民是应该的也是做得到的。</p><p class="ql-block">——提升了自我</p><p class="ql-block"> 我们也算经常出行之人,但人生和社会值得认知和学习的太多了。此次出行,几个年青人肯付出又能干,无论是开车还是食宿安排,无论是订票排队还是行李上下,对我们照顾有加,让我们看到了年青人的很多优点和可爱,更体会到了他们的情义可嘉可喜。而好友的相伴,更是体会了对人生步入老年间老朋友相伴相携的无比深情、快乐和可贵。而仅仅三天的短时间,我们能果断出游,虽是打卡游,却也把想去的去了,想看的看了,说明只要下决心,只要合理安排,只要善于“挤”,再忙的任务,再多的事情,都是有可“挪腾”的空间的。</p><p class="ql-block"> 总之,此行因有几个青年人的辛苦付出,因有好友的助力及相容,大家相互陪伴,共同努力,一起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假,行了一个圆满的潇湘自驾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美景爽心悦目,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美食舌齿生香,慰籍口腹</p> <p class="ql-block">美游放松身心,情深意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天潇湘行时间很短暂,但风光优美,人文丰富,充满亲情友情的可贵可爱,大家收获满满,乘兴而归,虽是意犹未尽,却是满裁未来的期望与美好!好友公子望望专为此游赋诗一首,让我们无比温馨,更让此行锦上添花。</p><p class="ql-block"> 《祝亲游衡山》</p><p class="ql-block"> 祝语真挚心中含,</p><p class="ql-block"> 父慈母爱映衡山。</p><p class="ql-block"> 母仪温婉情无限,</p><p class="ql-block"> 和乐融融共赏观。</p><p class="ql-block"> 理趣心间智慧显,</p><p class="ql-block"> 伯仲同游意阑珊。</p><p class="ql-block"> 伯德馨雅令人赞,</p><p class="ql-block"> 杨枝轻拂展画卷。</p><p class="ql-block"> 伯仲情谊岁月暖,</p><p class="ql-block"> 永远相伴情相连。</p><p class="ql-block"> 健康如意身强健,</p><p class="ql-block"> 康泰祥和映笑颜。</p><p class="ql-block"> 幸余同游此山川,</p><p class="ql-block"> 福泽深厚乐无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记,以纪龙年端午亲友潇湘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