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墨脱县(藏文:意为“花朵”。历史上有“博隅白玛岗”之称,藏语意为“隐藏的莲花”。)隶属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林芝市下辖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喜马拉雅东段与岗日嘎布山脉的南坡,东邻察隅县,南与印度交界(部分区域在藏南地区),西接米林市、隆子县、错那市,北连波密县、巴宜区,总面积3.145万平方公里[33]。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墨脱县常住人口为14889人。</p><p class="ql-block">墨脱县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阿萨姆平原前,流经中国境内的最后一个县,境内的居民主要为门巴族和珞巴族,雅鲁藏布大峡谷主体段在该县境内,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噶隆寺</p> <p class="ql-block">墨脱公里通车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隧道开通前的盘山公路。原来每年有大半年都是大雪封山,道路不通。</p> <p class="ql-block">嘎隆拉隧道:在嘎隆拉山口下面,长3310米,汽车4分钟左右可以穿越,是为了解决墨脱公路或扎墨公路在此遇到的长达8个月左右的大雪封山问题,隧道使季节性通车变为基本上全年通车。而且把原来路程缩短了26公里。入口的海拔在3700多米(嘎隆拉山口带是4100多上下),出口海拔在3400多米。</p> <p class="ql-block">云端绿海</p> <p class="ql-block">嘎弄曲</p> <p class="ql-block">莲花圣地秘境墨脱</p> <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林多大拐弯。观景台的位置太矮了,如果再高些,能越过中间的山头就更巴适了。</p> <p class="ql-block">世界只有一个墨脱,墨脱拥有整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艰难的会车</p> <p class="ql-block">背崩乡巴登村</p> <p class="ql-block">门巴小院</p> <p class="ql-block">5月28号,雨。</p><p class="ql-block"> 昨晚下了雨,查天气预报,墨脱也是下雨。没办法,下雨也得去。不然,还要等两天。</p><p class="ql-block"> 顺着南岸走不远,就拐进山里,开始爬山。山路弯曲,林木蓊郁,空气清新。随着海拔的升高,山上出现了冰雪。不多久就到了嘎隆拉隧道。因前面施工,车子排成了长队,等待放行。在这里可以清楚看见嘎隆拉雪山上的之字形道路。在隧道打通前,汽车只能走这样的盘山公路翻越雪山垭口。</p><p class="ql-block"> 等待时间不长,大约半个小时吧,就放行了。经过隧道,发现洞里没有施工,出洞看见外面的盘山公路在施工。隧道进口地势平缓宽阔 ,出口陡峭狭窄。施工单位用石头砌起高高的堡坎来加宽路基,路面坑坑洼洼,还没有平整。车队快速通过施工区。下山后就进入森林,茂密的植被把山谷遮得严严实实。山岩上流泉飞瀑,山沟里溪水奔流。高大的乔木直插云天,低矮的灌木密密匝匝,野生的芭蕉林一丛丛,修长的竹子迎风摇曳。这哪里是青藏高原,分明是广东云南。</p><p class="ql-block"> 翻山越岭,有些路段只能单车通行。这才明白,为何要实行单向通行。中午时分,我们到达县城。在街上简单吃完午饭,我们继续前行。黄姐预定的酒店在背崩乡,离县城还有30多公里。这段路就是从林芝过来的派墨公路 ,新的219国道。不过,现在这条路不要说国道,连内地的乡道都不如。路况不好不说,路面太窄了,会车很困难,双方都得倍加小心。</p><p class="ql-block"> 路过果果塘,但自驾车不让进。需要在县城乘坐观光车前往。所幸,我们在前面经过了雅鲁藏布江林多大拐弯。虽然不如果果塘大拐弯壮观,也算管中窥豹 ,可见一斑了。</p><p class="ql-block"> 顺着雅江左岸经过背崩乡来到解放大桥。守桥的公安干警不让过。我们说,我们已定好了在巴登村的民宿。村长说,他昨天已经把我们的车和人员信息报给你们了。但,守桥的公安说,没查到信息,让对方重新发。无奈,只好等待。这时,一个大妈缠着公安,说大老远跑来,过去转一圈就回来 。要不,我把身份证押在你们那里。守桥的干警说,不行,我们有规定,身份证不押,人押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可以走了”,干警招呼我们。赶紧上车过桥。过桥左拐就可到中印边界,我们的民宿在右边。 雅鲁藏布江从这里下去不远就是藏南的巴昔卡,在那儿拐弯出境到印度。可惜,巴昔卡被印度占领 ,去不了。</p><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雅江的支流白马西路河走不远就到了巴登村。村子在山坡上,我们沿着盘山路一直走到最上层 就是门巴小院。接待我们的是村主任。据他介绍,他是三峡集团派来的驻村干部,帮助当地脱贫致富。 他们的任务是将一部分民居改建为民宿,并负责经营管理。村民只负责清洁卫生。收入分配给村民。怪不得,是他与我们联系。言谈中我们得知他还是家乡人。在这遥远的边境小村 遇到家乡人,太有缘了。</p><p class="ql-block"> 巴登村是个移民村。老村子在边境的山上。在那儿可以看见印控的藏南地区。村上的房子都是国家出资新建的,村民都是门巴族。我到山坡上转了一圈。山上除了庄稼,还有茶园。这里一年四季雨水多 云雾缭绕,适合种茶。村子所在地海拔只有800多米。墨脱海拔最高的地方是南迦巴瓦,7787米 海拔最低的是巴昔卡,只有154米。高低落差竟达7000多米。山高谷深,峡谷多,溪流瀑布多,雨水多是其一大特点。植物种类繁多,呈垂直分布,从高寒地带的高山草甸,到温带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和 热带雨林都有。这里的动物资源也很丰富。山那边有孟加拉虎。确是一块宝地。可惜 还有三分之二的领土被印度占据。所以,这里的战略地位也非常重要。雨水多和地质构造复杂造成了修路难。至今还不能保证全年畅通。派墨公路修好后也是时好时断。现在还在施工,不让通行。不然 我们可以不返回波密,直接从这里到林芝的米林。路上还可以近距离观赏南迦巴瓦峰。</p><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我们与新加入自驾团队的老乡与村主任共进晚餐。庆贺有缘在这边境村寨相聚。</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仍然下雨。云雾缭绕,恍如仙境。我们冒雨返程。连续降雨,山路更难走。在一个狭窄的地段,对面来了一辆大货车。大家排队小心翼翼的从货车与崖壁之间挤过去。我看到前面的车过去了,正准备过去,一辆浙江的“坦克”从后面冲过来,直接插到我前面,怎奈他的车身比前面的都要宽些。卡在崖壁和货车之间,过不去。看来他也着急了,往前挤不行,又往后退点,再加大油门前进。几经反复,终于挤过去了。车子被刮擦成什么样子,他只有回去自己看了。</p><p class="ql-block"> 我刚动车,大货车往前走了几米 ,间距更窄了。我只得把“耳朵”搬过来,才过去了。以后一路顺畅,顺利返回波密,仍入住“东坡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