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至兰州自驾藏青线

行者

<p class="ql-block">  今日准备离开拉萨走北线109国道过西宁、兰州回鹤壁市。上午参观了西藏博物馆,下午去大昭寺看了看,然后驱车拐到了纳木错,由于纳木错海拔太高4800多米加上时间紧,所以决定走京藏高速G6入住那曲。</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内的康熙大帝賜长生牌</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正门,西藏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东南角,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1994年7月列入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庆援藏62项工程之一,于199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际落成开馆。博物馆占地面积539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508平方米,展厅面积10451平方米。馆区中轴线上依次坐落着序言厅、主展馆和文物库房。西藏博物馆具有鲜明的藏族传统建筑艺术特点,同时又深刻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实用特点和艺术神韵。</p> <p class="ql-block">  参观大昭寺</p> <p class="ql-block">  拉萨大昭寺院,藏语意为“佛之屋”,位于拉萨市中心,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后经历代修善增建,形成庞大建筑群。坐东向西,殿高四层,上覆金顶,辉煌壮观,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收了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艺术特色。</p> <p class="ql-block">  寺内走廊和殿堂布满壁画,描写李氏人物的神话故事,寺内还保存有唐代以来的历时文物以及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等人塑像。寺前有公主柳,唐蕃会盟碑等古迹。寺庙内最值的一看的是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塑像,相传为佛祖释迦牟尼亲手自塑,有极高的文物及宗教价值。</p> <p class="ql-block">  楼顶平台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  纳木错景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  景区介绍</p> <p class="ql-block">  早上8点从那曲出发,预计晚上入住沱沱河(唐古拉山镇)。</p> <p class="ql-block">  一路走109国道,道路整体都在海拔4500米以上,有的垭口达到5000以上,双向两车道,路况不是太好,主要是冻土区路面由于路基问题导致路面高低不平。</p> <p class="ql-block">  道路在青藏高原云端延伸,放眼望去是辽阔的草原牧场和悠闲吃草的成群牦牛,还有绵延不尽的雪山和水域溪流河流。</p> <p class="ql-block">  国道边少有的服务区</p> <p class="ql-block">  高原冻土层路面的散热棒。热棒是一种利用相变材料工作的设备,‌它能够在冬季将冻土中的热量传导到地上,‌帮助维持冻土的稳定性。‌热棒的工作原理是在冬季气温低于地温时,‌通过蒸发段吸收冻土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后回到蒸发段,‌形成一个循环,‌有效地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大气中,‌从而帮助防止冻土融化。</p> <p class="ql-block">  路上雪景不断,这是唐古拉山,美!</p> <p class="ql-block">  抵达唐古拉山垭口观景台,海拔5231米,眺望四周雪山环绕真的叹为观止矣!</p> <p class="ql-block">  你看!惊叹不?</p> <p class="ql-block">  藏野驴?还真是的,正在路旁草地专心吃草,非常漂亮健康!</p> <p class="ql-block">  沿途我们一行人先后发现了近20只藏野驴!</p> <p class="ql-block">  高原上的天气变化无常,一会下雨一会晴,下午居然还下了雪!真可谓7月飞雪!!!</p> <p class="ql-block">  高原上的109国道在向前延伸。</p> <p class="ql-block">  与青藏铁路伴行!</p><p class="ql-block"> 青藏铁路(Qinghai–Xizang Railway),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p><p class="ql-block"> 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p><p class="ql-block"> 青藏铁路由西宁站至拉萨站;线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千米;共设85个车站,设计的最高速度为160千米/小时(西宁至格尔木段)、100千米/小时(格尔木至拉萨段)。截至2015年3月,青藏铁路的运营速度为140千米/小时(西宁至格尔木段)、100千米/小时(格尔木至拉萨段)。</p><p class="ql-block"> 截至2022年6月底,青藏集团公司累计运送旅客2.6亿人次,旅客运送量由2006年的648.2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870.5万人,其中累计运送进出藏旅客3169.69万人。</p><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23日7时,青藏铁路西格段复兴号动车组开始试运行。复兴号动车组于7月1日正式在青藏铁路西格段运行。</p><p class="ql-block">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青藏铁路进出藏旅客运送量共计295.9万人次,其中进藏旅客153.3万人次,出藏旅客142.6万人次,较2018年超出36.6万人次,创下青藏铁路通车运营17年以来的历史新高。</p><p class="ql-block">截至2024年6月底,青藏铁路累计安全运送旅客3.09亿人次。</p><p class="ql-block">线路长度</p><p class="ql-block">1956 km</p><p class="ql-block">运营速度</p><p class="ql-block">160 km/h</p><p class="ql-block">铁路等级</p><p class="ql-block">国铁Ⅰ级</p><p class="ql-block">起止站点</p><p class="ql-block">西宁站-拉萨站</p><p class="ql-block">车站数量</p><p class="ql-block">85个</p><p class="ql-block">途经省市</p><p class="ql-block">青海省、西藏自治区</p><p class="ql-block">沿途城市</p><p class="ql-block">西宁、格尔木、那曲、拉萨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天高云淡。</p> <p class="ql-block">  午饭伴着蓝天。路边村庄稀少,好久才看到一家餐馆,停车用餐,进去发现还不错,老板也挺好味道价格都很公道!</p> <p class="ql-block">  还吃牛肉不!</p> <p class="ql-block">  沱沱河上游的支流,可惜忘记了名字。</p> <p class="ql-block">  三江源湿地,这里不缺蓝天白云雪山草地溪流,缺的是氧气!</p> <p class="ql-block">  又见藏野驴。</p> <p class="ql-block">  沱沱河。沱沱河流进了通天河,通天河汇入了金沙江,金沙江最后进入了长江!</p> <p class="ql-block">  晚上入住的宾馆就在沱沱河旁边,价格300元左右条件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  早上在沱沱河住宿的宾馆门口,河南老乡开的信阳餐馆吃完可口早餐,出发继续走109国道,过可可西里无人区和昆仑山口,路上不时堵车,预计住青海省的格尔木或更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可可西里无人区幅员辽阔,几百公里无有人烟,但确是动物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可可西里,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是一个总面积达到450万公顷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不仅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而且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的主要保护对象包括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2017年,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可可西里的自然环境极为独特,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最高处可达6860米。这里不仅是高原野生动物的乐园,还是江河的源头,孕育了下游无数生灵。可可西里的水资源丰富,现代冰川发育水平高,冰源湿地随处可见,为各流域保存和输送着生命之水。</p><p class="ql-block"> 然而,可可西里也曾面临严峻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初期,珍贵的藏羚羊遭遇空前劫难,盗猎枪声四起。幸运的是,许多英雄人物如杰桑·索南达杰等,以生命开启了藏羚羊保护以及可可西里环保新纪元。他们的牺牲和努力,最终换来了动物王国的安逸。</p><p class="ql-block"> 可可西里不仅是一个自然保护区的名称,还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的背景地。这部电影讲述了在被称为人类禁区的原始荒漠中,巡山队员与盗猎者之间惊心动魄的斗争,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可可西里的美丽与危险并存,是生命与信仰的圣地,被誉为“万山之祖、千湖之地、动物王国、人间净土”。</p> <p class="ql-block">  可可西里无人区。</p> <p class="ql-block">  这里不一定能看到藏羚羊等野生动物,但旅途中道路两边的草地上常常可以见到藏羚羊藏野驴等野生动物!</p> <p class="ql-block">  索南达杰野生动物保护站。</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无人区停留休息。</p> <p class="ql-block">  远望雪山</p> <p class="ql-block">  遇见野狼</p> <p class="ql-block">  今天要穿越400多公里的可可西里无人区,中途就有一个吃饭用餐的地方也错过去了,由于路况不好要赶路,所以中途选择了个合适的路边草地停留,吃了点东西休息了会儿继续前行赶路。</p> <p class="ql-block">  走109国道遇到冻土层路面高低起伏开车有些坐轿子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高原公路。</p> <p class="ql-block">  辽阔的无人区。</p> <p class="ql-block">  观景台海拔4639米。</p> <p class="ql-block">  109国道始终与青藏铁路并行。</p> <p class="ql-block">  翻越海拔4768米的昆仑山口</p> <p class="ql-block">  昆仑山口停留休息。</p> <p class="ql-block">  昆仑山口的蓝天白云。从昆仑山口一路下行道路也好起来了,途中昆仑山景色独特而美丽!</p> <p class="ql-block">  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p><p class="ql-block"> 古代神话认为昆仑山中居住着一位神仙"西王母",人头豹身,由两只青鸟侍奉。是道教正神,与东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p> <p class="ql-block">  昆仑山脉形态各异。</p> <p class="ql-block">  看昆仑山</p> <p class="ql-block">  沿途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车拍1</p> <p class="ql-block">  车拍2</p> <p class="ql-block">  车拍3</p> <p class="ql-block">  车拍4</p> <p class="ql-block">  车拍5</p> <p class="ql-block">  昨天驱车到达格尔木还早,趁天不黑就赶到了大柴旦入住。早上大家吃完早餐,7点就发车了,走G20德小高速约400公里车程,直奔茶卡盐湖景区。</p> <p class="ql-block">  大柴旦县的早晨街道。</p> <p class="ql-block">  德小高速。</p> <p class="ql-block">  路边的山峦。</p> <p class="ql-block">  茶卡盐湖景区内的老职工俱乐部。</p> <p class="ql-block">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州乌兰县茶卡镇盐湖路9号,“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蒙古语“达布逊淖尔”,也就是青盐的海。</p><p class="ql-block"> 茶卡盐湖平均海拔3059米,湖面面积154平方千米,景区面积30平方千米。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是109国道、315国道的交汇处,东距省会西宁298千米,西距德令哈200千米,被誉为柴达木盆地东大门。</p><p class="ql-block"> 茶卡盐湖四周雪山环绕,平静的湖面像镜子一样,反射着美丽的令人陶醉的天空景色,被誉为“中国的天空之镜”,置身于盐的世界,漫步湖面如行走云端之上,水映天,天接地,人在湖间走,宛如画中游。</p><p class="ql-block"> 茶卡盐湖一年四季美景连连,春日里低悬于天际的白云落在湖水里,分不清是盐更白还是云更白;夏季碧波荡漾的湖水翡翠一般绿的沁人心扉;秋天干涸的湖面冰清玉洁,平坦无垠;冬天的苍凉荒芜更具挑战。</p><p class="ql-block"> 茶卡盐湖还因盛产大青盐驰名,成为中国首家绿色食用盐生产基地。近年来以其生产、旅游两相宜而在国际国内旅游界及青藏高原风光游中享有较高美誉,游客数量逐年增长,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5个地方”之一,成为大美青海的又一张靓丽金名片。</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的小火车车站。</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的路都是盐铺的。</p> <p class="ql-block">  盐湖内设施齐全。</p> <p class="ql-block">  天空之镜海拔仍然都在3000米以上。</p> <p class="ql-block">  游览景区可以购买门票和内部小火车单程车票,进入景区首先排队坐四站车到最远处终点,然后步行折返过程中游览观看各景点。</p> <p class="ql-block">  白云与盐湖一色。</p> <p class="ql-block">  等你来!</p> <p class="ql-block">  都是盐</p> <p class="ql-block">  还是盐</p> <p class="ql-block">  盐雕</p> <p class="ql-block">  天空之镜</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茶卡盐湖景区后,我们驱车前往青海湖景区,沿途美景不断。</p> <p class="ql-block">  湖区美景。</p> <p class="ql-block">  湖区周边都是美丽的草原。</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英语:Qinghai Lake;藏语:mtsho-sngon;蒙古语:Köke Naγur),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跨海北、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刚察、共和三县之间。湖面东西最长106千米,南北最宽63千米,周长约360千米。青海湖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高原内陆咸水湖,湖水面积4625.6平方千米,湖水容量743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湖面海拔3196米。流域整体轮廓呈椭圆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是一个封闭的内陆盆地;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青海湖是微咸水湖,矿化度较高,水补给来源是河水,其次是湖底的泉水和降水。</p><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是藏文化区,不仅具有藏文化区的共同特点,拥有藏文化区共有的民族风情、文化渊源,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水文化特点。青海湖区是青海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种植业、旅游业和工业生产均有一定规模。湖区各县经济方面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为辅,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环湖公路沿线。</p><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是世界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类型的典型代表,是水鸟重要繁殖地和迁徙通道的主要节点,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气循环通道,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被称为中国西北部的“气候调节器”“空气加湿器”和青藏高原物种基因库。</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是青海湖中的特产,‌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种鱼类属于鲤科,‌其学名即为“青海湖裸鲤”。‌湟鱼全身几乎无一鳞片,‌体性近似纺锤形,‌头部钝而圆,‌嘴在头部的前端,‌无须。‌背部通常为灰褐色或黄褐色,‌腹部则为灰白色或淡黄色,‌身体两侧有不规则的褐色斑块,‌鱼鳍带淡灰色或淡红色。‌此外,‌湟鱼在不同的水域中存在形态差异,‌如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的研究发现,‌不同水域的湟鱼存在生殖隔离现象,‌遗传出现分化,‌已达到种群分化的程度。‌这些差异使得青海湖中的湟鱼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如同一个个不同的湟鱼家族。‌</p><p class="ql-block"> 湟鱼在青海湖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纽带和食物链的主要环节,‌处于核心地位。‌由于其在生态平衡中的关键作用,‌湟鱼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青海湖裸鲤的保护工作已经持续了20年,‌现在整个湖中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但由于其独特性和珍贵性,‌仍然被列为保护品种,禁止捕食。</p> <p class="ql-block">  我们开车沿着青海湖西岸走了90公里接近环湖公路总里程的1/4,沿湖公路总长360多公里,沿途都是美丽漂亮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断崖景区拍摄,好像到了大海边。</p> <p class="ql-block">  断崖景区</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真的很大,真的感觉到海边了!</p> <p class="ql-block">  刚流进湖里的水有些浑浊。</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周边有好多的油菜花正在盛开。</p> <p class="ql-block">  15日早晨起床后大家简单洗漱完就出发了,准备到路上用早餐,这是昨晚住宿的酒店距离青海湖不远条件还不错!</p><p class="ql-block"> 今天开始返程,后面的路基本都是高速公路,1700多公里预计明天下午到家。</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的是青兰京昆福银陵侯鹤辉等车辆较少的高速公路,在高速公路上奔驰了好久,经过三个服务区都没开门,估计是车辆太少开门亏损吧,我们只好停在安全位置解决早餐了。</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东川镇吃的午饭,就在黄河边,正宗的回族饭店味道好极了!</p> <p class="ql-block">  中途休息停车。</p> <p class="ql-block">  今天旅途比较顺,一天开了近900公里,晚上入住长武县的酒店,晚餐品尝长武酥肉美食。</p> <p class="ql-block">  旅途即将结束,大家都归心似箭,今天700多公里的高速路程,早上8点发车,中午在曲沃县下高速吃的午饭,下午5点回到了鹤壁的家里。</p> <p class="ql-block">  这是最后在轿顶山服务区停留休息。</p><p class="ql-block">后记:这次自驾川藏线往返共历时16天,进藏走318国道用时10天,返程主要走109国道从青海出用时6天,总行程近8000公里,途径河南、山西、陕西、四川、西藏、青海、宁夏、甘肃等省份和诸多市县,亲身感受了平原的宽广和高原的高海拔和冷艳,穿越了春夏秋冬的一年四季气温,同时也领略了祖国的幅员辽阔和大好河山!我们这次虽然走了个大环线(川进青出),但还有许多美景在等待着我们去领略欣赏,正如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让我们共同期待再次远行!</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