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初识王老师,在2006暑假,有幸在他工作的杭州拱宸桥小学,有一周时间参加“名师面对面”研修,他算是我们最近距离最长时间接触过的名师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一名语文教师,到小学校长,再到大学教授;从拱宸桥小学到各大礼堂,从小学课堂到《百家讲堂》……一直关注着王老师,聆听着,欣赏着,仰望着,追随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老师与其他名师不同,似乎离我们一线老师很近。他为了一堂课背后下的功夫也罢,他遭遇的课堂真困境也好,我们都能感同身受,好接地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同事说我们的课堂受他的“诗意语文”影响颇为明显,语文课能够带着孩子在诗意中徜徉,何尝不是一件乐事?王老师出口成章,惯用排比煽情,课堂仿佛一咏三叹,荡气回肠,无不令听者动容,叫学生终身受益。这样的课堂值得追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过境迁,王老师成为了教授,惊叹他一步步的改变,感佩他不懈地追求,更敬仰他对教育的满腔热爱,对生命的悲悯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