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八大怪”

吴永成

<p class="ql-block">南半球的新西兰,似一个孤岛,如果你从远方来,一定会感受到它的不一样。</p><p class="ql-block">一、冬季绿草全覆盖。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遵循自然规律,夏季草木茂盛,冬季万木凋零。新西兰却是夏季草地焦黄,冬季草坪碧绿。因为新西兰接近南极臭氧空洞,夏天的阳光炙热如火,草坪暴露在毒辣的阳光下,发蔫褪了绿色。到了冬季反而雨量充沛且气温最低不过零下二三度,所以草木葱茏,满目绿色。</p> <p class="ql-block">二、冷天大腿露在外。新西兰阳光酷烈,是世界上患皮肤癌高发地区之一,人们在夏季全副武装捂得严严实实。也能看到顶着烈日享受日光浴的无畏者,不知道这些人是否对黑色素瘤天生免疫。</p><p class="ql-block">也许是夏天捂得太难受了,一到冬天,虽然温度会降至零度以下,即便是“三九”天,释放大腿的人随处可见。不单是成年人,很多学生也选择穿短裤、短裙的校服,这应该与平时摄入的肉类、脂肪多有关系。还有一种说法,室外温度低可以多穿点上衣,到了超市等室内场所如果热了,脱掉外衣很方便,裤子穿厚了不好办,索性少穿。不仅有光腿的,光着脚卜丫在街上、超市溜达的也不鲜见。</p> <p class="ql-block">三、喝酒不就下酒菜。这里的酒吧是聚会聊天的主要场所,晚上更是顾客盈门。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每个人面前仅有一杯酒,可以聊到地老天荒,连盘花生米都没有,纯粹干聊。在下猜想可能他们出来聊天前在家里吃饱了,在酒吧就为了无限畅聊,以免吃东西吧嗒嘴影响了聊天兴致?</p> <p class="ql-block">四、咖啡馆遍地开。据说新西兰的人均咖啡烘培机拥有量居世界第一,由此可见他们对咖啡多么钟情。无论是景区景点,街头巷尾,超市里,几十几百人的小镇上,不说三五步一店也差不多。而6纽币一杯的亲民价格,更让人爱不释手,每天喝二三杯的也不少见。一般咖啡店都卖蛋糕、甜品、炸鱼薯条之类的轻食。所以很多人将就餐选在了咖啡馆。品浓香咖啡,吃美味西点,正是新西兰人悠闲生活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五、自行车挂起来。如果你要乘公交车,但家离公交车站较远,坐公交到站后距办事的地方也不近,或者拎着较重的物品,不用发愁。可以骑自行车到汽车站,自行车往公交车车头的架子上一挂,到站后接着继续骑行。见过一位骑自行车的大姐坐公交车到果园摘苹果,摘完驮着几十斤苹果又坐回来,完全不用肩扛手提,确实方便。这项便民措施也就在地广人稀的此地有戏,如果在人口密度高的城市实行,呵呵,情景可以想像……</p> <p class="ql-block">六、免费水果孩子爱。大多数超市都会设置一个水果架子,专供儿童免费食用。架子上会放苹果、香蕉、橘子,有的还有胡萝卜。现在物质已经很丰富,水果不是稀罕物,但孩子能够在超市随手拿个水果吃起来,会有不一样的开心。超市给予顾客的这份福利,与其说是物质的不如说是情感的。</p> <p class="ql-block">七、小区“三无”业主代。居民住宅区无物业、无保安、无监控,高度自治,各家自扫门前雪,自家院子里的事自行解决。监控自家安装,治安自己防范,物业的活儿自己干(雇工来干贵得肝疼)。所以各家工具都准备得倍儿齐,基本的房屋修缮、更换门窗,修剪草坪都不求人。男人要不会点木工、钳工、园林工的活儿,说出来都丢人。</p> <p class="ql-block">八、大件垃圾街边摆。这里的垃圾桶分红、黄、绿三个颜色。红桶装生活垃圾,黄桶装可回收垃圾,绿桶装花园垃圾。到了收黄色垃圾桶的日子,家家桶里装满了纸箱、塑料瓶,酒瓶等可回收的东西,按说这些东西送废品收购站怎么也能换回点菜钱,可从来没有人来捡。原来这里压根没有废品收购站,所以也没有拾荒这一行当。如果家里垃圾多了等不及两周一次的垃圾车运走,尤其是大件垃圾如桌椅板凳、冰箱电视洗衣机什么的,还要自己送到垃圾回收站,生活垃圾送去还要按重量付费。</p><p class="ql-block">所以经常可以看到在住宅门前摆放着旧的但还能使用的冰箱、洗衣机、电视机、桌椅板凳等物品,有需要尽管自取。</p> <p class="ql-block">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燕子衔一方泥。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外人眼里的怪,是因为没有融入,理解尊重就好。世界因不同更精彩,文化呈多元而绚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