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18日,巩义市民俗研究会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在巩义市西村文化大院隆重召开。</p><p class="ql-block">巩义市民俗研究会成立于2014年7月18日,10年来,民俗研究会在刘复兴、苏红军新老会长的率领下,在巩义民俗文化园地辛勤耕耘,结出喜人成果。</p><p class="ql-block"> 苏红军会长在预备会上强调,文化是富矿,具有5000年历史的河洛民俗文化亦是如此,我们应该格外珍视和注重挖掘这座富矿;文化又是软实力,“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我们应该积极努力将其有效转变成为经济发展硬实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p><p class="ql-block">庆祝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大会分两个篇章,上篇有苏红军会长作十年工作回顾和未来展望,有刘复兴老会长介绍民俗研究会成立经过;下篇有会员自编、自导、自演的各种精彩文艺节目,大会在雄壮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大合唱中落下帷幕。</p><p class="ql-block"> 与会领导、会员纷纷表示,市民俗研究会应该进一步总结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设立拓展和展示研究成果的窗口,更好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为河洛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做出更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十载研民俗 一路铸辉煌</p><p class="ql-block"> ——巩义市民俗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回顾</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民俗研究会的家人们: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全国人民欢天喜地、余兴未尽的今天,我们巩义市民俗研究会,又迎来了本会成立十周年的美好时刻。2014至2024这十年,是我们大家共同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十年,是探索与坚守的十年,更是收获与成长的十年。</p><p class="ql-block"> 回想十年之初,我们这支队伍先是有一群怀揣着对民俗文化拥有炽热之心的民间人士,相聚一起共同商议并成立了目前在我们本地区,已被社会广泛认同的《巩义市民俗研究会》。立会发起人及主要核心成员由:原民俗研究会会长刘福兴、原秘书长刘宪基,以及王结实、刘玉杰、武延辉、杨满长、赵振伟等近十名骨干人员潜心布局,周密组织。把“弘扬正气、树立新风、摒弃陋习、传播正能”作为建会之纲领。使我们民俗研究会的工作,一开始便紧密围绕着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严格服从市委市政府、巩义市文广新局、巩义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的领导而开展工作。我们的所有活动始终都能与党中央的政策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即便是在建会资源匮乏、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大家凭借着一腔热血和坚定的信念,毅然决然踏上了挖掘河洛地区民俗文化瑰宝的艰难历程。 </p><p class="ql-block"> 立志扬帆起宏图,英才会聚成大业。</p><p class="ql-block"> 建会后,经过班子组成员入乡进村,宣传发动,使得本会在成立之初,首期就发展会员达78人次,为我会的后期发展,储备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组建了一支本领过硬,踏实能干的基层队伍。也为本会截止目前已发展会员高达近300余人的优秀团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p><p class="ql-block"> 回顾民研会成立之初,整体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资金短缺、人员不足、社会认知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有很多想办的事情都因为没有资金而停滞。然而,大家并没有气馁,更没有退缩。而是积极进取,寻求合作,主动取得他人的信任与支持。</p><p class="ql-block">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p><p class="ql-block">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回郭镇民营企业家刘俊生先生主动与我会取得了联系,当获知由于资金困难没办法出版期刊的事情后,便伸出援手给予的大力支持。终于争取到了创办本会期刊《民俗古今》的首期启动资金。至此,本会全体会员对挖掘传统文化的兴致大大提升,收集整理和撰写民俗知识的创作欲望一发不可收拾。 </p><p class="ql-block"> 在后期的实际工作中,本会会员缴纳会费的热情度尽管很高,但依然不能满足我们的办刊需要。</p><p class="ql-block"> 怎么办?问题再一次摆在大家面前。</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要想事情做得活,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秉承这一观点,积极联系熟知的企业家,以宣传寻求赞助,为其它社团和个人开办专刊报道等形式获取资源。以此不断充实了我会持续办刊的资金来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十年间本会的工作还得到了来自荣誉会长宋二鹏先生、李枚珊女士、叶顺利先生等众多企业家,人、财、物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p><p class="ql-block"> 集百家之长,容千家之说,纳智慧之泉,展才思之花。 </p><p class="ql-block"> 截止目前,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会员撰写、社会征集,名家约稿以及编委人员的辛勤付出。有我们民俗研究会总会主办的机关刊物《民俗古今》 共出版发行了三十一期。期期别具一格,刊刊精彩纷呈。并通过期刊大力宣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以及惠民利民的宗祠文化、尊亲敬老的孝道文化。 期刊内容共开设有:特别报道、文学之窗、家道家风、修谱建祠、民俗礼仪、孝道园地、民间故事、民俗采撷、书法欣赏、人物春秋等十多个栏目可供读者欣赏和学习。由于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面广泛,特别是近些年社会上已经淡化了的传统民俗知识,又重新出现在了我们的期刊上,深受本会会员及社会各界读者的青睐和推崇。 </p><p class="ql-block"> 有句谚语说得好:“一份汗水一份成果,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p><p class="ql-block"> 我们巩义市民俗研究会的工作不光在民间受到老百姓的支持,同样也得到了政府的肯定与认可。2016年度被巩义市委市政府、市文明办,授予:巩义市市级文明单位。 </p><p class="ql-block"> 在成绩面前,我们并没有把政府给予的荣誉作为资本去炫耀,而是转化为动力去指导民研会的日常工作和行为。会员们干工作的劲头更足了,投入的热情也更高了。深入乡村一线,为千家万户排忧解难,宣传真善美,弘扬正能量。我们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 </p><p class="ql-block"> 十年间,我们一共为:康店镇叶岭村,站街镇岳岭村,鲁庄镇西候村曲氏家族,回郭镇干沟村魏氏家族,前庄村王氏家族,驻驾庄王氏家族,芦医庙王氏家族,柏漫村邵氏家族,清西村张氏家族,清中村乔氏家族,李邵村杨氏家族,訾殿村裴氏家族,夹津口镇浅井村翟氏家族,韵沟村韩氏家族,一共十四家,赠送了本会命名的“新民风示范家族”荣誉匾。 </p><p class="ql-block"> 2019年,我们在年度工作总结中,为表彰在传播民俗知识,挖掘传统文化中,长此以往默默奉献的一线工作者和孝亲敬老的模范家庭,特别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表彰大会。共为贺九思家庭、朱海群家庭,等六户颁发了“五好模范家庭”光荣匾。为贺传福、张红宾、杨满长、赵振伟、杨朝红、王结实、张建武、闫红霞、武延辉等20名优秀个人,颁发了“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 </p><p class="ql-block"> 在过往的工作进程中,我们求真务实,不断探索和创新。</p><p class="ql-block"> 结合本会会员众多,居住分散,年龄偏大,活动不便等特点,2017年,我们先后分别成立了回郭镇、西村镇、巩义市城区,三个在总会领导下的分会机构。如此以来,不出远门便大大方便了各分会会员之间的沟通学习和工作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率。 </p><p class="ql-block"> 后期的实践证明,分会的成立很有必要。它不仅减轻了总会工作的压力,也调动了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灵活性。西村分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们在杨满长会长的带领下,利用有利条件,结合本会实际,坚持例会制,每月定期三天时间举办《民俗专业知识》讲座。他们分会的几个骨干成员同样也是风雨无阻,携手并进。实实在在协助杨会长把分会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并为我们民研会的发展和培养新人做出了积极贡献。不光如此,他们还积极走出去参观学习、实地考察论证,不断总结和提高本会会员的业务技能,不断用行动践行着一个民俗人的义务和担当。 之所以西村分会的工作能够如此顺利的开展,这也与西村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分不开。我记得西村分会成立之初,村支两委的主要领导得知此事,便亲自给杨会长无偿提供办公场所,就连我们今天开会这个会议大厅,一直以来只要我们有需要,村里也都是给予极大的方便。这是对西村分会开展业务的最大支持,更是对我们民俗研究会总会工作的最大支持。在此,我代表总会全体会员,向西村村支两委表示最衷心的感谢。</p><p class="ql-block"> 当然,回郭镇分会的工作也曾是风光无限。历任会长的工作热情度都很高,凡是总会安排的工作都能在第一时间认真落实到位,并积极配合,善始善终。分会工作更是别具特色,他们主动协助本辖区内,无数个家族办好高质量的宗祠文化建设,并参与其中、积极建言献策。把传统文化和孝道文化融入到千家万户。因此,该分会辖区内家族宗祠文化也是三个分会中搞得最好、家数最多的一个分会。特别是在我们民研会成立之初的几年间,由于王结实会长迎难而上,大胆开拓,内引外联,主动热情的工作作风,为会员的队伍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为本会解决了诸多现实问题,帮助我会度过了一个个难关。</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城区分会,虽然城区分会成立最晚,但他们工作热情度一样很高,凡总会下达的任务从来都不肯落后。由于市区居住的人口来自各个乡镇,彼此素不相识的人居多。所以,造就了会员结构是三个分会中最为复杂和分散的一个分会,但他们班子成员在翟学宾会长的领导下,上下团结一心,工作配合默契。结合自身优势,积极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一些公益性活动,举办一些小型晚会,主动办好总会倡导的《河洛文化大讲堂》,让会员们漂泊在繁华闹市中的游子之心,逐步得到了一种回家的归属感。同时也让参与活动的更多居民从中受益。极大地普及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断让孝德文明之花开遍一个个街区。</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有了上述各分会的积极工作,才是总会班子成员腾出了时间,投入更多的精力为大家牵好头、服好务,添砖瓦、办实事。应广大会员的要求,我们组织并开设了《河洛文化大讲堂》 给会员们提供更加完善的学习平台、更加广泛的文化资源和信息便利。当然,也是为了将“民俗知识”“传统文化”送到老百姓身边,普及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在此期间,我们先后聘请刘福兴、刘玉杰、阎兴业、马录克、曹惠贞、宋二鹏等老师为大家讲授“民俗礼仪”“传统文化”“孝道起源”“河洛剪纸”“幸福人生”等课程,共计近二十余场,受益者达千余人次。</p><p class="ql-block"> 开展民俗知识讲座,编写民俗期刊,这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其目的显而易见,使为了给后人留下永不消失的文字记忆,增添他们的精神财富。经过这项工作的落实,不仅让民俗文化得到了传承,更让其在新时代激发出全新的活力。 </p><p class="ql-block"> 另外,2018年春,我们民研会率先在巩义市河洛镇洛口村,成功组织了,在我们巩义市首次以本会独家名义举办的《羲皇祈福大典》祭拜活动。参会会员情绪高涨,与会人数达150余人,祭奠活动非常圆满。当然,在之后的数年间,每年都有其它社团共同组织参与此项活动,我们的终身荣誉会长刘福兴老师也在主要策划人之列。每年我们也会派出一部份会员积极参加活动。 </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研会的工作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首先是人员年龄结构的调整,其次是班子成员的人事变动。不管是哪一方面,我们都能够认真对待,正确把握,从容面对。 在任的同志能够不负众望,大胆开展工作,退下的领导依然在发挥着余热,砥砺前行。这就是我们巩义民俗研究会的特色。我们将永远珍惜,永远保持,永远团结,永远发扬。 </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p><p class="ql-block"> 十年间,本会的工作更是群策群力、全面发展。从来都不曾因为岗位的不同和位置的变化而受到任何影响。比如我们的终身荣誉会长刘福兴老师,作为“民间应酬”非遗传承人,虽然已年过八旬,但仍退而不休,老骥伏枥,继续在自己热爱的传统文化领域发光发热。在其本人所在社区,与居委会紧密结合,开设了民俗礼仪、孝道文化讲座,为社区居民和民俗爱好者答疑解惑,传授知识。在不同的岗位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曾被各级政府授予的称号有: </p><p class="ql-block"> 2016年巩义市孝老敬亲道德模范十佳最美老人。 </p><p class="ql-block"> 2019年获巩义市志愿者服务市长奖; </p><p class="ql-block"> 2020年获巩义市文明市民奖。 </p><p class="ql-block"> 2023年被评为河南省百姓学习之星。 </p><p class="ql-block"> 2023年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于终身教育“河洛地区民俗礼仪研究课题项目组主持人荣誉。数年来十余项荣誉的获得,倾注了刘会长大量的心血和无私奉献精神。刘老师大爱无私,忘我敬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全体会员学习。</p><p class="ql-block"> 还有我们民俗研究会副会长曹惠贞老师,作为“中德文化交流大使”和“中朝文化友好使者”的身份,她能正确利用这一平台,并通过双项国际间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把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源源不断地送出国门、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五千年中华文明之辉煌,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魅力所在。她的这两个称号更是名至实归。曹老师还曾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百姓学习之星”的称号。她创作的560米剪纸长卷,获得了世界吉尼斯之最。更可喜的是河南省文学艺术界最高奖项:“金鼎奖”曾被曹老师两度夺得,据了解,在咱们巩义获得此项殊荣的个人也是寥寥无几。曹会长还无数次代表咱们民俗研究会走进乡村、社区和机关、学校举办剪纸培训班,深得广大剪纸爱好者的喜爱。 更可贺的是,曹惠贞老师作为“河洛剪纸起源地的创始人”她的作品还被誉为“世界邮票上的中国艺术名家”。曹老师在河洛剪纸这片天地默默耕耘数十载,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举不胜举,时间关系不再赘述,我建议大家感兴趣的话,抽时间可以到曹惠贞老师的工作室去参观学习一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假若说终身荣誉会长刘福兴老师和现任副会长曹惠贞老师,是咱们民俗研究会的骄傲的话,那么咱们的荣誉会长宋二鹏老师则是我们民俗研究会的荣光。宋老师作为一名改革开放初期成功的企业家,身为巩义市新科耐材集团董事长,在把企业经营成功之后,又抽出时间外出自费学习国学知识,研究国学文化。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凭自己的能力把企业赚取的利润,回报家乡,回馈社会的那份大爱。 用自己所学的国学知识,在巩义走进乡村、社区,踏入机关、学校,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郑州商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他温文尔雅,胸怀坦荡,与人为善,广结善缘。经他帮助的贫困人口和资助的贫困学生,不胜枚举,难以计数。 大凡和他有过交往,彼此熟悉的人,普遍对他的赞誉程度都超乎常人:“企业家”“慈善家”“国学大师”“儒家”“文学家”“书法家”等等各种称呼都是大家对他人品、人格的褒奖和认同。让我说,他更像是我们做传统文化宣传和民俗文化研究这支队伍里的一面旗帜,我们大家应该向宋二鹏老师学习。</p><p class="ql-block"> 十年研民俗,携手同走过。十年风雨路,点滴在心头。</p><p class="ql-block"> 十年来,我们民研会从无到有,队伍由小到大,成绩由少到多,声誉由弱到强。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证明了本会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由于时间关系,这里不在一一列举。 </p><p class="ql-block"> 回首这十年:有汗水,有欢笑。有挫折,更有成就。</p><p class="ql-block"> 我们民俗研究会就像一艘航行在河洛文化海洋中的巨轮,承载着民俗人本应肩负的责任,和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乘风破浪、一路前行。未来的日子里,相信大家将会激流勇进,为民俗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让古老而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 </p><p class="ql-block">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p class="ql-block"> 在座的各位同仁们,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事情还很多,任务还很重,需要我们一如既往地坚定步伐、继续走下去。在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继续发扬团结互助、开拓进取的精神,携手共进,凝心聚力,在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业中,昂首阔步,再续辉煌。 </p><p class="ql-block"> 谢谢! </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 </p><p class="ql-block"> 巩义市民俗研究会 </p><p class="ql-block"> 苏红军</p><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18日</p> <p class="ql-block">庆祝民俗研究会成立十周年</p><p class="ql-block"> 三句半</p><p class="ql-block">敲锣打鼓上台前,</p><p class="ql-block">我们表演三句半,</p><p class="ql-block">全体会员都坐好。</p><p class="ql-block">请观看!</p><p class="ql-block">我们民俗研究会,</p><p class="ql-block">成立至今整十年,</p><p class="ql-block">饱经风雨见世面,</p><p class="ql-block">不平凡!</p><p class="ql-block">民俗文化代代传,</p><p class="ql-block">积累很多好经验,</p><p class="ql-block">弘扬传承新民风,</p><p class="ql-block">树典范。</p><p class="ql-block">本会成立整十年,</p><p class="ql-block">历历往事在眼前,</p><p class="ql-block">为模范家族挂匾额,</p><p class="ql-block">受称赞!</p><p class="ql-block">本会办得好期刋,</p><p class="ql-block">民俗古今真新鲜,</p><p class="ql-block">内容丰富质量高,</p><p class="ql-block">都好看。</p><p class="ql-block">会员谆朴看得远,</p><p class="ql-block">尊亲敬祖孝为先,</p><p class="ql-block">婚丧嫁娶倡节约</p><p class="ql-block">要俭办!</p><p class="ql-block">牢记使命意志坚</p><p class="ql-block">两个维护记心间,</p><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跟党走,</p><p class="ql-block">永向前!</p><p class="ql-block">民俗文化大无边,</p><p class="ql-block">挖掘传承促发展,</p><p class="ql-block">广大会员齐努力,</p><p class="ql-block">加油干!</p><p class="ql-block">我们演得三句半,</p><p class="ql-block">水平不高都有限,</p><p class="ql-block">敬请会员提建议,</p><p class="ql-block">再见!</p> <p class="ql-block">十年回顾城区、西村、回郭镇分会成立及建党100周年部分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