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佛罗伦萨郊外我们下榻宾馆附近的农贸市场。每一摊位均由一辆大货车组成。大货车从产地载来了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商贩们正在布置摊位。<br></h3> <h3>各种蔬菜水果琳琅满目,光泽诱人。大货车顶部的液压杆把货车车厢的侧板向上顶起形成摊位上方的天棚。既可避雨,又可遮阳。</h3> <h3>这个大货车摊位出售的是火腿、香肠和奶酪。也许手中的计算器显示利润大大地,老板娘笑得合不拢嘴。</h3> <h3>经典的托斯卡纳乡村景色。连绵起伏的山峦,一眼望不到边的葡萄园,沐浴在阳光下的农舍,美丽的基安蒂山连着亚平宁山脉,景色优美的公路横贯其中。佛罗伦萨就要到了。</h3> <h3>佛罗伦萨,如雷贯耳的“翡冷翠”。文艺复兴运动的诞生地,艺术与建筑的摇篮,坐拥众多著名的历史建筑和辉煌的博物馆。整个城市弥漫着斯时的气息。</h3> <h3>乔托钟塔。1334年由“欧洲绘画之父”乔托设计并监工。高85米,更衬托了大教堂的巍峨气势。哥特式建筑,六层方型结构向上堆叠成柱形,白色大理石外墙,优雅挺拔。</h3> <h3>圣母百花大教堂,文艺复兴时期第一座伟大建筑。天主教佛罗伦萨总教区的主教座堂。1296年奠基,历时175年建成。教堂建筑群由大教堂、钟塔与洗礼堂构成。<br></h3> <h3>天才建筑师布鲁涅内斯基设计的教堂圆顶,古典艺术与当时科技的完美结合。他的墓就在教堂地下,广场上他的塑像抬头凝视着他殚精竭虑的圆顶。</h3> <h3>圣母百花大教堂主立面前留影。教堂高106米,长153米,宽38米,可同时容纳一万人。白、红、绿三色花岗岩贴面将文艺复兴时代的古典、优雅、自由诠释得淋漓尽致。从圣母百花大教堂开始,欧洲建筑正式从“哥特时代”进入“文艺复兴时代”。</h3> <h3>圣母百花大教堂主入口前留影。</h3> <h3>大教堂西维修中的圣乔凡尼洗礼堂。7世纪建。白色八角形罗曼式建筑。但丁等名人均在此受洗。铜门上刻有《旧约》故事浮雕,被米开朗基罗赞为“天堂之门”。</h3> <h3>圣乔凡尼洗礼堂青铜大门上著名的“天堂之门” 青铜浮雕局部。金匠师基贝尔蒂费时21年将“旧约全书”的故事情节分成十个画面,分别镶嵌在铜门的框格内。</h3> <h3>佛罗伦萨在意大利语中的意思是鲜花之城,徜徉在浓郁的中世纪艺术氛围中,我们仿佛听到了斯时的马蹄声。图为大教堂前待客的马车。<br></h3> <h3>圣母百花大教堂北立面留影。</h3> <h3>圣母百花大教堂北立面留影。</h3> <h3>佛罗伦萨领主广场。又名市政广场,始建于13世纪,因周边的精美建筑而被认为是意大利最美丽的广场。广场上有许多引人注目的雕像,被誉为露天艺术博物馆。</h3> <h3>维吉奥宫,又称旧宫、领主宫,广场东南角14世纪的锯齿形塔楼仍然雄视着广场。至今仍是佛罗伦萨的市政中心。</h3> <h3>海神喷泉”。作于1563—1575年。水池正中海马拉着的双轮战车上立着巨大的白色海神像,水池周边是多姿多彩的青铜雕像。图中后方的建筑是兰齐敞廊。</h3> <h3>维吉奥宫正门两侧的“大卫”雕像和“大力神海格力斯降服凯克斯”雕像,栩栩如生。大门门楣上的双狮是佛罗伦萨的标志。</h3> <h3>大卫像。米开朗基罗的杰作, 1504年雕成。白色大理石站立的男性裸体,高5.17米,重6吨。表现了圣经中的犹太英雄大卫王。</h3> <h3>从乌菲齐美术馆长廊北视大卫像侧背面和领主广场。</h3> <h3>美丽的哥特式风格的兰齐敞廊。又名拥兵凉廊。凉廊的台阶上有两尊佛罗伦萨标志的大理石狮子雕塑,右面一尊源于古罗马时代,左面一尊雕刻于1598年。<br></h3> <h3>拥兵凉廊上宙斯的儿子珀尔修斯青铜像,这位希腊神话英雄身体比例匀称、肌肉发达。右手持剑,左手耀武扬威地高举女妖美杜莎被斩的首级。鲜血从美杜莎的头部和颈部涌出。其华丽的底座有四尊优雅的青铜小雕像。</h3> <h3>拥兵凉廊上画家詹波隆那的风格主义作品《强掳萨宾妇女》。这是欧洲雕塑史上首次表现了多人物却各个方向均可欣赏的作品。1583年安放在此。</h3> <h3>拥兵凉廊上《抢夺波吕克塞娜》雕像。皮欧费迪作于1865年。</h3> <h3>领主广场上待客的马车前留影。</h3> <h3>领主广场上闻名遐迩的香水与时装专卖店--香奈儿(CHANEL))和美国手表第一品牌(Fossil)专卖店。</h3> <h3>乌古其奥尼宫。领主广场上仅次于旧宫的宏伟建筑,兴建于1550年。古典建筑类似于拉斐尔在罗马的作品。其正立面的柱式一直引起学者的兴趣。</h3> <h3>领主广场上的科西摩一世骑马像(1594年) 詹波隆那作。由斐迪南一世为纪念他的父亲、第一任托斯卡纳大公科西摩一世而建。<br></h3> <h3>意大利最美丽的市政广场留影。</h3> <h3>乌菲齐宫(现美术馆)建于1560年。器宇轩昂的四层建筑,三面环楼,中间夹着一条著名的狭长走廊。两侧为有柱廊与拱门的罗马式建筑。藏品10万件以上。</h3> <h3>长廊南面阿尔诺河上如画一般的老桥。1345年建。桥上两边各色小珠宝店大都有百年以上历史。各种镶工、着色手艺几代相传,至今还在世界珠宝业占据重要一席。</h3> <h3>圣十字教堂。佛罗伦萨最古老的教堂。旁边的修道院与礼拜堂构成的空间被称为文艺复兴建筑的浓缩。教堂内有但丁、伽利略、米开朗基罗等276位伟人的墓。</h3> <h3>圣十字教堂的锯齿形山墙和俊俏的钟楼。</h3> <h3>我们在罗马西郊下榻的四星级宾馆Mercure Hotel。</h3> <h3>梵蒂冈,位于罗马城西北部的高地上,为“国中之国”。其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教皇宫、政府大楼、梵蒂冈博物馆等。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和游览胜地。广场中央是公元40年的埃及方尖碑。<br></h3> <h3>圣彼得广场。建于1656~1667年。巴洛克艺术之父的手笔赋予了广场上排成四行的284根托斯卡拉式柱子永恒的生命,柱子上方那140个美妙绝伦的圣者塑像四百年来一直闪耀着这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天才的名字:贝尔尼尼。</h3> <h3>广场左右两边的喷泉,各为对侧圆廊的中心。右边是玛德尔诺 17世纪时修的,左侧的则出自贝尔尼尼的设计。</h3> <h3>大教堂右侧教皇宫中挂有黑色窗帘的是教皇的书房。每逢礼拜日,总有成千上万的人在此聆听教皇在阳台上作晨祷,接受教皇的祝福。每逢元旦、复活节、圣诞节,广场上都会聚集数十万之众。</h3> <h3>宏伟壮观的圆廊东端。排成四行的托斯卡拉式柱子细节。</h3> <h3>圆廊顶端140个美妙绝伦的圣者塑像局部近景。</h3> <h3>圣彼得大教堂。罗马天主教的中心教堂。世界上最宏大最壮丽的天主教堂。1450年始建,1626年完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大师们的共同杰作。图为大教堂前留影。</h3> <h3>圣彼得大教堂前合影。</h3> <h3>圣彼得大教堂前留影。</h3> <h3>大教堂的中央,贝尔尼尼的伟大杰作---青铜华盖被置于米开朗琪罗的伟大杰作--宏伟的穹顶之下。殿堂尽头是贝尔尼尼的不朽杰作--彼得宝座。大殿右侧小堂中的雕塑“母爱”为米开朗琪罗24岁时的杰作。</h3> <h3>梵蒂冈国门。身着蓝色制服黑色贝雷帽的警卫均为瑞士招来的雇佣兵。梵蒂冈是罗马城西北部高地上的“国中之国”。其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教皇宫、政府大楼、梵蒂冈博物馆等。<br></h3> <h3>梵蒂冈是地理面积最小的国家,却拥有天主教会举行最隆重仪式的场所--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也因此在宗教、政治等领域拥有了世界性影响力。图为梵蒂冈国门留影。</h3> <h3>梵蒂冈国门留影。</h3> <h3>圣天使城堡。建于139年。梵蒂冈的领地。城堡下圆上方,造型伟岸坚固。连接城堡与台伯河南岸的是罗马最美丽的圣天使桥。</h3> <h3>车拍罗马街景。古宫殿遗址。地基和石柱。</h3> <h3>车拍古罗马马采鲁斯剧场遗址。公元前1世纪建,可容近万人。古罗马斗兽场的建筑模型。</h3> <h3>车拍罗马古宫殿遗址。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br></h3> <h3>车拍古罗马卡拉卡拉公共浴场遗址。建于212年罗马帝国期间。设有图书馆、竞技场、散步道、健身房等设施,丝毫不亚于现代大型休闲中心。可以想象当时贵客云集的场面。</h3> <h3>君士坦丁凯旋门是罗马城现存三座凯旋门中年代最晚的。为庆祝君士坦丁大帝于312年米芬桥战役中大胜强敌马克森提而建。</h3> <h3>君士坦丁凯旋门附近的古王宫遗址。令人触目惊心似乎被剖切的古王宫穹顶。粗大挺拔的廊柱显示了君王的威权。</h3> <h3>古罗马圆形大剧场。一称古罗马斗兽场。由石块和混凝土筑于公元1世纪。巨大的椭圆形剧场,长轴189米,短轴156米。</h3> <h3>古罗马圆形大剧场前装扮成古代角斗士模样的打桩模子。“你怎么跑到我的地盘来了”?</h3> <h3>古罗马圆形大剧场西南立面拱券结构造型。外层墙高48米,内分四大层。分等级设座。<br></h3> <h3>古罗马皇帝和贵族及有钱人常在这里观看角斗士与野兽血腥搏斗。图为大剧场南立面。</h3> <h3>古罗马圆形大剧场东南立面拱券结构和东山墙造型。</h3> <h3>圆形大剧场拱券结构和东山墙前留影。</h3> <h3>斗兽场内景。历经2000年的风雨沧桑,圆形大舞台的台面早已不复存在,台下奴隶和野兽准备上台角斗的甬道仍清晰可见。石阶看台上可见各式包厢。</h3> <h3>古代欧洲的伟大建筑和现代亚洲的观光客。</h3> <h3>古罗马斗兽场留影。</h3> <h3>古罗马斗兽场留影。</h3> <h3>君士坦丁凯旋门附近的古王宫遗址。</h3> <h3>君士坦丁凯旋门附近的古城墙遗迹。<br></h3> <h3>君士坦丁凯旋门眺望南面精美的古教堂。</h3> <h3>车拍罗马特米尼Termini中央火车站。超级中转枢纽,大部分意大利境内及国际列车均停靠。两条地铁也在这里交叉换乘。</h3> <h3>罗马Termini中央火车站的侧门入口。巨型商业广告扑面而来。</h3> <h3>共和国广场。19世纪下半叶意大利统一后规划的半圆型广场。近特米尼车站。广场上有仙女喷泉与安杰利圣母堂。图为半圆型广场左叶建筑。</h3> <h3>共和国广场留影。</h3> <h3>共和国广场以希腊神话中的海上女神纳亚蒂仙女喷泉为中心。四个青铜铸造的美丽女神,分别驾驭着野马、巨鱼等动物,形态张扬不羁。</h3> <h3>共和国广场纳亚蒂仙女喷泉和右叶建筑。</h3> <h3>纳亚蒂仙女喷泉美丽女神近景。<br></h3> <h3>广场南部的安杰利圣母堂。教堂是1553-1556年米开朗基罗在戴克里先浴场的冷水浴室基础上设计建造的。</h3> <h3>威尼斯广场附近深陷地表只剩断壁残垣的古王宫遗址。</h3> <h3>祖国祭坛。又称埃马努埃尔二世纪念堂。为纪念1870年意大利统一而建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正中央驾驭骏马的国王雕像高高耸立,豪气万丈与天竞高。</h3> <h3>祖国祭坛留影。</h3> <h3>祖国祭坛留影。</h3> <h3>威尼斯宫。坐落威尼斯广场西侧。教皇Paolo二世1455年建。二战时是墨索里尼的官邸。现为艺术品收藏博物馆。</h3> <h3>威尼斯宫二楼正中阳台是墨索里尼在位时经常向广场上民众发表煽动性演说的地方。</h3> <h3>威尼斯广场北部一隅。左侧建筑为拿破仑宫。<br></h3> <h3>威尼斯广场东面的大楼是威尼斯保险总公司。大楼正中墙上的威尼斯飞狮表明该大楼与历史上威尼斯共和国的渊源。艺术大师米开朗基曾经居住过大楼右侧的24号。</h3> <h3>威尼斯广场东南面的古代宫殿。其南侧为古罗马时代最大的市场。</h3> <h3>圆柱广场。广场上的多立克柱式圆柱,纪念罗马皇帝马尔库斯,以图拉真柱为范本建于193年。柱身上螺旋状的浮雕描述了两场战争胜利的历史。</h3> <h3>基季宫。初建于1562年。地处罗马市中心,现为意大利总理府所在地。巴洛克建筑,共五层。宫前是带有基季家族“星和山”徽志的喷泉。</h3> <h3>圆柱广场附近街景。</h3> <h3>特莱维喷泉,又名少女喷泉、许愿池。意大利语“特莱维”意为三叉路口。因建在三条街道汇合处,故亦称三叉口喷泉。又因喷泉水来自少女水道,也被叫做少女喷泉。<br></h3> <h3>跟着你走到天边,挽着手直到永远。无声的岁月飘然去,心中的温情永不减。</h3> <h3>少女喷泉留哥俩合影。</h3> <h3>少女喷泉留影。传说如果向喷泉内投掷一枚硬币,他们将会再次来到罗马。游客们跃跃欲试。每天有3,000欧元左右的硬币被投入喷泉。</h3> <h3>少女喷泉雕塑描述的是海神的故事。背景是海神宫,中间是一尊被两匹骏马拉着奔驰的海神像,两旁则是水神,海神宫的上方站着四位少女,分别代表四季。</h3> <h3>西班牙广场。由法国国王资助的天主教圣三一教堂就在西班牙台阶的顶端。137个阶梯上总是坐满了游客。<br></h3> <h3>西班牙台阶俯视西班牙广场。广场中央著名的巴洛克风格的破船喷泉,出自贝尔尼尼之手,建于1629年。</h3> <h3>广场前的贡多蒂大街。艺术家气息最浓厚的罗马街道。街上的CAFFE GRECO是罗马最古老的咖啡馆。历史上其常客有歌德、拜伦、安徒生、司汤达、巴尔扎克、萧邦、李斯特等。</h3> <h3>家族旅行团每人省下了60欧元的罗马深度游资费,自由行游览了祖国祭坛、少女喷泉和西班牙广场等景点。瞧,个个兴致盎然,胜利而归。尽管有两人脚上共起了4个血泡。</h3> <h3>我们欧洲之旅的终点站罗马机场。</h3> <h3>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就像一座巨大的博物馆,时时颠覆着我们对历史与现实的种种认知。西班牙台阶的浪漫,少女喷泉的纯真,夕阳下古罗马的凄艳……在罗马,一切的情迷意乱都是如此的理所当然。再见!罗马。再见!意大利。我们还会来的!</h3> <h3>停机坪上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A320已在静静地等候我们返沪。 (第5集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