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17日,周三,跟随福州367阳光户外团到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唐克镇黄河九曲第一湾景区游玩,在乘自动扶梯上山顶观景台过程中,看到芳草青青、鲜花艳艳的山坡上有土拨鼠游走、觅食,憨态可掬,表情萌萌的,十分可爱。</p> <p class="ql-block">旱獭,就是会打洞的土拨鼠,为松鼠科下的一属,旱獭属(学名:Marmota),俗称土拨鼠,共有15个物种。</p> <p class="ql-block">很多游客都聚集到扶梯护栏的窗户边观看。起先只看到一只。</p><p class="ql-block">旱獭是大型啮齿类动物,体长超过400毫米,体重通常在3~7千克之间。头部短而宽,耳朵较小,上、下颚各有两颗门齿突出,尾巴末端略扁。毛发长而浓密,多为黄褐色。</p> <p class="ql-block">它长得肥肥的。旱獭主要分布于北美洲部分地区,也栖息于北半球的山地和平原地区,包括平原草原、山地草原、高原和高寒草甸等。旱獭是草食性动物,主要以草和植物为食。它们是穴居动物,喜欢在岩石斜坡下挖掘洞穴:白天在洞穴附近觅食,夏季中午会返回洞穴避暑。冬眠时间因地区而异,通常持续6至8个月。旱獭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生活,并通过声音和姿势进行沟通。</p> <p class="ql-block">它的体毛是灰褐色的,头尾部的颜色较深。</p><p class="ql-block">截止2024年,该属动物共有14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一种为易危(VU)物种、一种为濒危(EN)物种,一种为极度濒危(CR)物种,11种旱獭列为无危(LC)物种。</p> <p class="ql-block">这只的头尾部最突出部位,毛发甚至有些发黑。</p><p class="ql-block">旱獭具有经济、生态、医学和药用价值。它们的毛皮在冬季服饰中广受欢迎,但在某些国家携带其皮毛或骨头是违法的。生态上,旱獭的活动促进了土壤通风、水分渗透和种子散布,但过度聚集可能对农作物造成损害。在药用方面,旱獭的肌肉、骨头和脂肪在传统医学中有着广泛应用,被认为对风湿病等疾病有治疗作用。</p> <p class="ql-block">后来在青草随风摇曳的一个洞口边,居然看到一对土拨鼠。其中一只是十分警惕的哨兵土拨鼠,像人一样,完全直立,挺拔身姿,缩起前肢,警惕地向外张望。</p> <p class="ql-block">另一只则挤靠在它的身边。</p> <p class="ql-block">随后两“人”一起以同样的姿势抬头张望。</p> <p class="ql-block">其动作、姿态、表情,有时完全一致。</p> <p class="ql-block">其中一只偶尔转动方向。</p> <p class="ql-block">其中一只偶尔趴下偷懒。另一只也微微弯着腰: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肚子大大的,两个乳房有点突出,短而粗的双“手”自然下垂,十分放松、舒适。</p> <p class="ql-block">之后,通常一只趴着,一只立着。</p> <p class="ql-block">在鲜美花草中,在灿烂阳光下,有这样两只可爱的小精灵养眼悦目,真是令人开心的罕见一幕。</p> <p class="ql-block">一段时间内,它们总是坚守在洞口边。一只不知道去哪里觅食了,另一只仍坚定地守望在洞口边。</p> <p class="ql-block">我的镜头又捕捉到另一只土拨鼠在草地间走动,不知道是不是刚才那一对中的一只。</p> <p class="ql-block">突然,它也立起身子,在一棵福州也常见、花开成穗的酸模旁边,好一阵挺立不动。它的身材似乎比刚才一直挺立的要更高一些。</p> <p class="ql-block">最后,它走到较空旷的地方继续立起身子。我发现,原来此时它不是在放哨,而是等待游客从自动扶梯护栏窗口将食物抛下来。每有食物扔下,它便上前找着,吃得津津有味。吃完,它再立起身子,等待游人再次抛扔食物。如此反复,一直不停。</p><p class="ql-block">也正因此,它们才长得如此健壮、肥硕吧。这,就是人与动物和谐共生、和谐共处的美妙画面?鼠为人食而现身,人因鼠趣而欢乐,互利互惠,两不相碍,更不相害?</p> <p class="ql-block">我还拍到两只土拨鼠一起吃游人食物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我在高坡和团友紫罗兰在低洼处拍到的土拨鼠们,身材都过于肥胖、甚至臃肿。</p><p class="ql-block">说到底,我认为人类至少在客观上对土拨鼠还是有危害的。人为投喂食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土拨鼠自行觅食的天性,也让它吃得过于肥硕,而可能引起各种疾病。您说呢?</p><p class="ql-block">但在风景区这样一个人流密集的地方,又怎能控制游客不对土拨鼠投放或过多投放食物呢?</p><p class="ql-block">不仅是土拨鼠,锦鲤、猴子,甚至其他猛兽,都面临这个问题。这看上去是人与动物同欢共乐、和谐美好,却也是其隐忧。不是吗?</p><p class="ql-block"><b><i>注:本段视频为团友紫罗兰拍摄。视频中土拨鼠吃食物的声音清晰可闻。</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