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4年 5月13日~5月23日,我们家族旅行团一行6人随团从上海经北京飞赴英国伦敦,一圆多年来欧洲游的梦想。图为经过总共12小时的飞行,我们即将于当地时间 5月13日18时降落在伦敦希思罗 (Heathrow)国际机场。伦敦时间比北京晚7个小时。</h3> <h3>我们此次的欧洲游行程。上海(经北京)-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安纳西-瑞士/因特拉肯-琉森-奥地利/因斯布鲁克-意大利/威尼斯-佛罗伦萨-梵蒂冈-罗马-上海。</h3> <h3>我们下榻于伦敦欧罗巴盖特威克酒店(EUROPA GATWICK HOTEL)。<br></h3> <h3>伦敦欧罗巴盖特威克酒店铁艺侧门留影。</h3> <h3>欧罗巴盖特威克酒店大堂一瞥。</h3> <h3>欧罗巴盖特威克酒店大堂一隅。<br></h3> <h3>欧罗巴盖特威克酒店内庭花园一隅。</h3> <h3>欧罗巴盖特威克酒店健身房外立面。</h3> <h3>伦敦街景雕塑。</h3> <h3>伦敦街景雕塑。</h3> <h3>伦敦街景。远眺欧洲最高建筑“碎片大厦”。</h3> <h3>著名的伦敦塔桥。桥墩上建有高耸的方形尖塔。登塔远眺,可尽情欣赏泰晤士河上下游十里伦敦中心区域的风光。</h3> <h3>伦敦市区泰晤士河风光。</h3> <h3>天真烂漫的英国小朋友春游中正在泰晤士河塔桥边小憩。<br></h3> <h3>伦敦塔。伦敦最重要、最古老的建筑。位于要塞中心的白塔塔楼是伦敦塔最重要、最古老的建筑,又称“白塔”。威廉皇帝建成于1097年。乳白色石块构筑。塔楼四角外凸,耸出三方一圆四座高塔。曾经的古皇宫和监狱。</h3> <h3>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位于伦敦新牛津大街北的罗素广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巨大的南门正立面由8根高13.9米的古希腊爱奥尼克式圆柱支撑。希腊式三角门楣上巨大的精美浮雕饰有15个寓言人物,主题为文明的进步。整个建筑庄严雄伟,大气磅礴。</h3> <h3>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和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同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博物馆始建于1753年(清乾隆18年)。藏有展品400多万件。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雄伟的大中庭,名为伊丽莎白二世大展苑,为迎接千禧年建成于2000年12月。图为大中庭中央举世闻名的圆筒形的博物馆阅览室。</h3> <h3>博物馆壮观的大中庭将原来的大英图书馆与各个分馆之间的孤立关系,通过这个富于特色的穹顶连接为一个共通空间,成为进入各分馆的必经之路。图为大中庭中的公元2世纪的罗马骑马雕像。<br></h3> <h3>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珍品及诸多大科学家的手稿,其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由于空间的限制,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图为大中庭中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公元19世纪的图腾柱。</h3> <h3>大英博物馆大中庭雕塑Knidos大理石狮子,小亚细亚(公元前3世纪)。</h3> <h3>博物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大中庭由大师诺曼•福斯特设计。漂亮的网状结构玻璃穹顶由玻璃制成,堪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媲美。在梦幻般的蓝天白云照耀下,与那些遥远亘古的古罗马雕像、古希腊建筑雕塑相得益彰。</h3> <h3>一进古埃及馆,就可见大英博物馆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The Rosetta Stone),制作于埃及托勒密五世时期(公元前204年-公元前181年)。其旷世价值在于碑上刻有三种文字。法国语言学家商博良于1822年译解出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结构,并成功解读碑文。碑文是祭司团通过的一项法令,在石碑上分别用象形文字、通俗文字和希腊文字三种字体重复雕刻了三次。</h3> <h3>埃及文物馆馆藏。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前1303-前1213)石雕像,高2.6米,重7.2吨。博物馆四大精品之一。拉美西斯二世约公元前1279年至前1213年在位,执政六十七年。这个活了九十一岁的法老执政时期是埃及新王国最后的强盛年代,兴建了大量的宏伟建筑包括宫殿和庙宇,如著名的阿布辛拜勒神庙等。<br></h3> <h3>埃及文物馆是大英博物馆中最大的文物陈列馆。图为埃及馆亚述馆入口两边摆放的一对巨型狮身人面带翼石像,是亚述王城城门的守护神。亚述帝国是三千年前兴起于西亚和北非的大帝国。其疆域覆盖人类最早的两大古文明即两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所在区域。</h3> <h3>埃及文物馆亚述雕塑厅。亚述浮雕主要由镶嵌在那些巨大王宫的墙壁上的石板组成,雕刻于公元前870—620年之间,是古代亚述文明留下的最为令人惊叹的艺术品。亚述人凶猛好战,馆内大量浮雕壁画描绘了战争场面和帝王的狩猎活动。亚述浮雕多以浅浮雕形式出现,夸张的肌肉表达体现了人体的力量之美。</h3> <h3>埃及文物馆馆藏展品。巨大的满布象形文字的古埃及石棺,距今约3600年。</h3> <h3>埃及文物馆馆藏展品普拉德霍石狮,古埃及阿蒙霍普特三世时期的石雕,出土于苏丹纳帕塔,是神庙的守护狮。</h3> <h3>埃及文物馆展厅一瞥。</h3> <h3>埃及文物馆馆藏展品雕塑。</h3> <h3>埃及文物馆馆藏展品。饰有精美彩绘的量身定做的木棺中亚麻布裹缠的古埃及木乃伊。<br></h3> <h3>大英博物馆北门外小憩。因时间所限,一个多小时的参观只能是走马看花。心有不甘悻悻然出得博物馆北门。</h3> <h3>伦敦华埠也叫唐人街,地处伦敦市中心西敏区爵禄街。始建于19世纪末,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牌楼两侧的对联“伦肆遥临英帝苑,敦谊克绍汉天威”描述了华埠位置及埠内商业活动欣欣向荣的景象。牌楼上悬金字横额:伦敦华埠。</h3> <h3>伦敦市中心街头一家舒适的小酒吧THE BLUE POSTS。不知道何故起名为蓝色邮局。</h3> <h3>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英国君主位于伦敦的主要寝宫及办公处。宫殿坐落在威斯敏斯特,是国家庆典和王室欢迎礼举行场地之一,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图为白金汉宫后院一角。</h3> <h3>在英国历史上的欢庆或危机时刻,白金汉宫也是一处重要的集会场所。图为戒备森严的白金汉宫后门留影。</h3> <h3>白金汉宫广场中央竖立着维多利亚女王镀金雕像纪念碑,它的四周有四组石雕群。胜利女神金像站在高高的大理石台上,金光闪闪,非常醒目。</h3> <h3>白金汉宫外广场留影。白金汉宫广场纪念碑正中是头戴皇冠、手持权杖、端庄、威严的维多利亚女王。她在位长达63年零七个月,是世上在位最久的女性君主。维多利亚时代是大英帝国大幅扩张的时代,也是英国工业、文化、政治、科学与军事迅速发展期。</h3> <h3>纪念碑基座上,有八尊巨型青铜像守护,分别代表“进步与和平”、“制造与农业”、“绘画与建筑”、“造船与战争”。</h3> <h3>远眺位于王宫后面的白金汉皇宫皇家御花园。花园占地18公顷,为英王乔治四世所设计。园内有湖泊、草地、小径,并有各种花草树木。<br></h3> <h3>白金汉宫建筑全景。1703年至1705年,白金汉和诺曼比公爵约翰•谢菲尔德在此兴建了一处大型镇厅建筑“白金汉宫”,1825年,英王乔治四世加以重建,作为王宫。</h3> <h3>白金汉宫庄严的悬挂着王室徽章的正门。英皇权力的中心地。从1837年起,英国历代国王都居住在这里。维多利亚女王是居住在这里的第一位君主。19世纪末20世纪初,宫殿立面修建,形成今天白金汉宫形象。</h3> <h3>白金汉宫建筑正面的大阳台前留影。这个大阳台就是2011年4月29日英国威廉王子与平民姑娘凯特重演黛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储的“世纪之吻”的地方。</h3> <h3>白金汉宫威风凛凛的头戴熊皮帽身着红色制服的皇家卫队卫兵。</h3> <h3>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世上最巍峨壮丽的教堂之一,它恢弘凝重,装潢精美,金碧辉煌而又静谧肃穆。它见证了泰晤士河的千年沧桑,触发了游人们的思古幽情,唤起了墨客们的无限感慨。教堂中墓室累累,碑匾处处。它不仅是哥特式建筑的杰作,更是一部英国王室的石头书和一座难得的历史博物馆。图为大教堂正立面和广场上的华表。</h3> <h3>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又称西敏寺,坐落于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笃会隐修院,始建于公元960年。1045年扩建至1065年。1220年至1517年重建。西敏寺既非大教区主教堂,也非教区教堂,而是王室专属教堂。它是历代英王加冕登基和王室婚礼庆典之处,也是英王室陵墓所在地。图为大教堂正门上部建筑细节。<br></h3> <h3>宏伟壮观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位显赫,是英国的圣地。英国人称之为“荣誉的宝塔尖”,若死后能在此占有一席之地,是至高无上的荣耀。除了王室成员,英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和艺术家,或被埋葬在教堂内,或在此树有纪念碑。如牛顿、达尔文、狄更斯、布朗宁、丘吉尔、史蒂芬•霍金等人之墓。图为大教堂北立面。</h3> <h3>教堂的北廊伫立着多位音乐家和科学家的纪念碑。其中最著名的是牛顿,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国葬的自然科学家。他的墓地位于大教堂正面大厅的中央,墓地上方耸立着他的雕像,旁边有一个巨大的地球造型以纪念他在科学上的丰功伟绩。图为大教堂北大门。</h3> <h3>目睹了牛顿葬礼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为之深深震动。他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的纪念碑”。图为大教堂侧门上部建筑细节。</h3> <h3>大笨钟前广场上的丘吉尔像。丘吉尔,英国政治家、演说家、军事家和作家,曾二度出任英国首相。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h3> <h3>英国议会大厦建筑群。</h3> <h3>我们家族一行6人在英国议会大厦前合影。</h3> <h3>大笨钟 ( The Big Ben) ,伦敦的标志和英国的象征,巨大而华丽,1859年建成。重13.5吨,分针有4.27米长,钟塔高达97.5米,圆形钟盘直径为6.7米。</h3> <h3>英国国家象征的大笨钟前留影。大笨钟用人工上发条,每小时报时一次。至今该钟的钟声仍然清晰、动听。</h3> <h3>钟楼一端的议会大厦建筑。</h3> <h3>威斯敏斯特大桥桥堍留影。<br></h3> <h3>威斯敏斯特大桥眺望泰晤士河对岸的伦敦地标之一“伦敦眼(The London Eye)”。伦敦眼高135米,是为了庆祝公元2000年而兴建的,故又称为“千禧轮”。我们从图中左下角的威斯敏斯特船码头登上游船,开始了梦寐已久的泰晤士河观光游。</h3> <h3>泰晤士河对岸的伦敦眼和它旁边漂亮的古建筑—前国会旧址。</h3> <h3>伦敦眼共有32个乘坐舱。从游船上眺望伦敦眼乘坐舱,舱内游客清晰可见。舱内设有空调不能开窗。每舱可载客约15~20名,回转速度约为每秒0.26米,即转一圈需时30分钟。</h3> <h3>泰晤士河游船上远眺大笨钟和议会大厦建筑群。<br></h3> <h3>泰晤士河游船上远眺威斯敏斯特大桥桥堍一角和高高飘扬在议会大厦上的英国国旗。</h3> <h3>绿色调的威斯敏斯特桥(Westminster Bridge)和河畔景色。</h3> <h3>荡漾在泰晤士河碧波中的各国游客正在欣赏河畔景色。</h3> <h3>泰晤士河畔山上的古建筑群。</h3> <h3>游船驶近白色基调的亨格福德斜拉桥(Hungerford Bridge)。</h3> <h3>泰晤士河畔景色。泰晤士河迂回穿过伦敦市中心,每一段河岸每一个拐角都承载着悠长的历史。它将伦敦市区的许多名胜如珍珠般串连起来。<br></h3> <h3>泰晤士河畔景色。高楼广厦鳞次栉比。英国议员伯恩斯曾说:泰晤士河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河流,“因为它是一部流动的历史”。</h3> <h3>红白相间的滑铁卢桥(Waterloo Bridge)和河畔景色。</h3> <h3>带有现代造型顶盖的黑修士桥(Black friars bridge)。</h3> <h3>圣保罗大教堂远眺。伦敦的宗教中心。华丽的巴洛克风格。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17世纪末建成。高111米,宽74米,纵深157米。塔顶是眺望伦敦市区的绝佳地点。</h3> <h3>千禧桥(The Millennium Bridge)。轻巧的结构、流畅的造型、飘逸的美感。这耀眼的“银带”由一对“Y”字型空心金属桥墩支撑着,像张开双臂欢迎往来的游客。</h3> <h3>黄绿相间色调的南沃克桥(Southwark Bridge)。</h3> <h3>南沃克桥桥头堡及附近建筑。该桥是一座公铁两用桥。</h3> <h3>伦敦桥(London Bridge)。这座举世知名的桥在1750前是越过泰晤士河的唯一桥梁,亦是伦敦所建历史最悠久的一座桥。在历史上被称为伦敦的正门。<br></h3> <h3>碎片大厦(Shard),伦敦新地标建筑。位于伦敦桥塔桥附近,高310米,全欧最高。大厦的外墙由向内倾斜并依次向上延伸的玻璃幕墙覆盖,最终组合成一个晶莹剔透的玻璃金字塔。大厦含办公和公寓,商场和餐馆,及全欧首家五星香格里拉饭店。15层高的公共观景廊及大厦的上层享有美丽的伦敦景色。大厦的设计灵感来自高耸的教堂尖顶和泰晤士河上的桅杆。</h3> <h3>“贝尔法斯特”号巡洋舰,现为战舰博物馆。1938年下水,二战立功,英国皇家海军巨舰大炮主义的唯一幸存者。舰长187米,舷宽21米,标准排水量11533吨。“巨舰大炮主义”是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准将在总结世界几千年的海战史、尤其是近代海战史的基础上推出的学说。</h3> <h3>游轮驶过泰晤士河上伦敦最重要、最古老的建筑--伦敦塔时留影。一艘亮丽的游船正从伦敦塔前的河上驶过。</h3> <h3>伦敦塔桥(Tower Bridge),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下层是活动桥,6车道桥面,开启时可通行万吨海轮;上层高出水面43m,为人行观光桥。<br></h3> <h3>泰晤士河上伦敦塔桥前留影。</h3> <h3>我们的游船正行进到塔桥的正前方,忽然只见塔桥下层活动桥中部徐徐升起,一艘弹眼落睛的高桅帆船从开启的桥下急驶而过。</h3> <h3>真是额骨头碰到天花板!据说塔桥一周仅开启1到2次,开启时要25人协同操作,而我们有幸在游船上近距离极佳位置目睹其开启以及高桅帆船驶近、通过、远去的全过程,这种概率是不是相当于买彩票中大奖?</h3> <h3>高桅帆船渐渐远去,塔桥复又徐徐合拢。游客们的兴奋之情久久不能平静。</h3> <h3>返航途中。尽赏泰晤士河两岸风光的游客们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h3> <h3>清晨,大巴向伦敦火车站驶去。我们将乘坐欧洲之星高速列车由伦敦前往法国巴黎。图为高速公路上的日出景象:一轮红日冉冉升起。<br></h3> <h3>伦敦圣潘克勒斯国际火车站(St.Pancras)。由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火车站改造而来。著名的欧洲之星高速列车将在这里发车。列车将由西向东穿越50.5公里长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去法国巴黎。</h3> <h3>法国巴黎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位于巴黎市中心赛纳河北岸。整体建筑呈“U”形,占地面积24公顷,建筑物占地面积4.8公顷,全长680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举世瞩目的艺术殿堂和万宝之宫。图为卢浮宫广场留影。</h3> <h3>卢浮宫广场留影。</h3> <h3>卢浮宫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曾居住过50位国王和王后,其非常复杂曲折的历史和巴黎以至法国的历史错综地交织在一起。图为卢浮宫人物雕塑长廊。</h3> <h3>卢浮宫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才达到今天的规模,现为卢浮宫博物馆,位居世界四大历史博物馆之首。图为金碧辉煌的艺术拱顶长廊留影。</h3> <h3>卢浮宫名扬天下的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和观展的人群。卢浮宫三件价值连城的镇馆之宝之一。另二件分别是爱神维纳斯雕像和胜利女神像。</h3> <h3>蒙娜丽莎对面墙上的是卢浮宫中最大的油画保罗•委罗内塞的名作“迦南的婚礼”。宽近10米,高近7米,占据了整面墙。画面的主题取自“新约”中耶稣第一次施展奇迹的故事,当婚礼中酒不够时,耶稣将水变成了酒。</h3> <h3>得天独厚的法国儿童浸淫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人们常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现在你知道起跑线在哪里了吧。</h3> <h3> “卢浮宫三宝”之一的爱神维纳斯雕像前留影。<br></h3> <h3>力量和健美:千百年前的栩栩如生的男性人体雕塑。</h3> <h3>卢浮宫主入口处的玻璃金字塔,既是屋顶的遮蔽物,更满足了巨大的人流集散空间的自然采光要求。1984~1989年,声誉卓著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建造了一座现代化的玻璃金字塔。这一建筑正如贝氏所称:“它预示将来,从而使卢浮宫达到完美”。</h3> <h3>卢浮宫下层倒转的玻璃金字塔前留影。交错穿插的索网,精细独特的爪尖,顶部投射的自然光线折射出迷幻般的色彩,在宏大的空间中给人以雕塑般的震撼力。</h3> <h3>卢浮宫广场留影。</h3> <h3>卢浮宫广场留影。</h3> <h3>卢浮宫卡鲁索广场上的卡鲁索凯旋门。建于1806年。玫瑰色的大理石浅浮雕表现了拿破仑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外部8根科林斯花岗岩圆柱的顶端塑有8位帝国士兵。</h3> <h3>巴黎街景-博物馆。巴黎的博物馆、展示中心、画廊等有300多个,每年组织的展览会达1,400次。</h3> <h3>金色火炬。戴安娜王妃1997年8月30日晚殉难处。一个悲催之地,塞纳河畔的阿尔玛桥下公路隧道道口上端的火炬纪念碑。 (第1集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