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p>2024年7月12日晓说讲堂王晓医师主讲【张景岳发明的补肾名方】<br>图文视频/妙舞人生<br> 2024年7月12日早6点半,准时来到晓说讲堂养生直播间,聆听学习王晓老师继续讲述【张景岳发明的补肾名方】<br>什么是阳,什么是阴?<br>阴虚的人会有哪些表现?<br>张景岳讲的阳非有余,真阴不足又是什么意思?<br> 昨天讲了附子理中丸,今天再讲两个中成药,这两个中成药一个是补命门火的,另一个是肾真阴的,分别是左归丸和右归丸,左归丸和右归丸方子的发明人,是明朝人,姓张,名景岳。也是一代名医,是温补派的创始人。说到张景岳,这里简单跟大家说说。他生于明朝嘉靖年间,死于崇祯年间,父亲是浙江绍兴的卫指挥使。级别很高的正三品,相当于现在的师长,再上去就是各大军区的军长。明朝时期有一个将领叫戚继光,在抗倭的时候当的官,也只是个指挥佥事,比指挥使低一个级别,所以张景岳是正儿八经的武将之后,年轻的时候,在家里面武风的熏陶之下,也是有心建功立业的,但当时明王朝很畸形,那些大富商,大官们都非常有钱,江苏 浙江那些个地方富得流油,可是普通老百姓都很穷,后来西北闹饥荒,老百姓穷得没饭吃了,也没有人赈济灾民,结果李自成打进北京后,在那些官员富商家里抄出的银子有二千多万两,但这些人不舍得拿出来,闹得老百姓没饭吃,边关的将士连军饷都发不出,死伤的士兵也得不到抚恤金,军心涣散,张景岳在边关当了几年兵,非常失望,也无力改变现状,只好心灰意懒,决定弃武从医,想要通过学医来济世为民。这几乎是过去名医的标配,往往都是政治报负政治理想失意,产生了济世为民的思想,于是都转行做了医生。张景岳如此,还有张仲景、安宫牛黄丸的发明人吴瑭,还有前面讲的中医四大药堂,雷允上的创始人雷大升啊,这些人都有崇高的理想,因为种种原因,最后选择了学医。而且这些人都成了一代名家。张景岳也不例外,因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的武将之家,家庭条件非常优越,所以在选择了学医之后,就专门到京城拜了名师学习医术,可是学着学着,发现问题来了,当时的主流医学是以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的思想为主,不管什么病都认为是火造成的,其结果就是多用寒凉泻下药,把这股火打压下去,其实,火在身上也是正气,等于是用寒凉药去打压身体里的正气,那时,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那么多的赵紫阳正气供消耗,所以很多人用上药以后,就只能缓解,当时管点事,过后病情更重了,好多大夫就赚这个回头钱,乐此不疲。发现这个现实问题,并在临床实践后,越来越觉得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是有问题的,而是阳非有余 真阴不足,人体的阴阳其实就是人体正气的两个阶段,积累正气增加正气的过程叫阴,消耗正气,让正气发挥作用的过程叫阳,这个关系可以用家里的钱来打比方。钱是要去赚来才有,花了钱买东西,生活品质提高了,就享受了钱的作用了,买了吃的东西,得到了营养,身体更好了。如果是个守财奴,他的钱存着不花,吃糠咽菜的弄得营养不良,这种人钱再多也没用。<br> 让正气发挥作用就是阳,消耗了正气给身体带来了温暖,推动了全身每个器官的运行,增强了身体的免疫力,身体变得强壮了,这都是正气发挥了作用。这种正气的发挥中医有个词叫升腾,如果你正气升腾不起来,等于是个守财奴有钱不舍得花,人就会怕冷,没温度,能量不足,没有力气,中医有个词叫倦怠懒言,懒得连话都不愿意说,免疫力低下,动不动就感冒生病,甚至连心胸和大脑都能量不足了,心脏跳动都没有力气了,心脏病了,大脑的脑细胞都饿扁了,甚至饿死了,记忆力减退,甚至发生了老年痴呆。这种情况是正气不能顺利升腾导致的,我们就叫它阳虚。阳虚是守财奴,反过来,败家子,有些人不管家里有没有钱,在外面买名牌,开豪车,下馆子,甚至吃喝嫖赌,毫无节制地去花钱,所以就导致了不管赚多少钱都存不下,存折上空空如也,甚至还欠了一屁股的债,这种情况叫阴虚,阴虚的人,阴虚火旺,阴虚的人,尤其是比较年轻的人阴虚的时候,一定会火旺。眼睛发红,嘴角生疮,长痘痘,口腔溃疡。咳嗽、鼻炎、咽炎,这种病都高发的,这种人睡眠一般也不会太好,而且普遍脾气比较大,沾火就着。而且这种人往往会虚胖,看上去五大三粗,力气很大,好象身体很好,很强壮的样子,其实败絮其中,体内气血早就亏虚得不行了,这种人往往一个很小的原因,身体一下子就不行了,比如感冒了一场,身体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甚至有可能会发生猝死,我看到很多平时身体很好的,身体很强壮的人,忽然一个疾病,三二天就死了,甚至突然的心梗,几分钟人就没了,这就是阴虚到了极点,气已经消耗光了。张景岳讲的阳非有余,真阴不足,其实就是说大家阴和阳都虚。不仅是消耗和利用的正气是不足的,这叫阳非有余,最主要的是真阴不足,肾里面的存储的这些正气,它也是严重不足的。所以针对这种问题,张景岳提出要大补真阴的观点,也就是要增加肾里面的正气。张景岳不管是什么病,都很注重帮助病人填补肾精,在号脉的时候,身体左边的脉是心肝肾,这个肾是指肾阴,右边的脉对应的是肺 脾和命门,命门代表的就是肾阳,根据肾阴和肾阳的左右区分,他发明了左归丸和右归丸,说左右归丸之前要先说左归饮和右归饮,因为这两个成药是在是在这两个底方上变化而来的。</p>左归饮是针对肾阳正常而肾阴不足问题,由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六味地黄丸的方子不六味药: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 茯苓和丹皮组成的,其中,地黄、山药、山茱萸是补药,分别针对的是肾 脾和肝,泽泻和地黄是一对,一个补一个泻,茯苓和山药是一对,一个补一个泻,丹皮和山茱萸是一对,一个补一个泻,这样就形成了三补三泻的格局,是个补中有泻的结构,张景岳认为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不足的,你这又是补又是泻,太和缓了,所以就把负责泻的药材当中的泽泻和丹皮去掉了,只留下了袪脾胃之湿的茯苓,使脾胃工作得更好,在这个基础上,重用熟地,加大到过去的至少五到六位的药量,然后加入滋补肝肾的枸杞,调和诸药的甘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针对补肾阴的局面,针对真阴空虚引发的腰酸,遗精 泄精 盜汗 囗燥咽干,口渴欲饮 舌尖红 脉细数等问题,效果非常不错,比六味地黄丸的效果要好许多倍。右归丸是补命门之火的。<br> 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学员患者的咨询及王老师的病情分析和调理指导建议。<br> 视频:<br>1.一代名医张景岳是温补派的创始人<br>2.张景岳讲的阳非有余,真阴不足,其实就是说阴和阳都虚<br>3.杜仲有筋骨皆补的作用,还有补肝益肾的作用<br>4.听王老师讲杜仲的故事<br>杜仲最能治疗腰膝酸软<br>5.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学员患者的咨询及王老师的病情分析和调理指导建议<br> 非常感谢王老师无私奉献给我们的中医知识。王老师用中华民族三千年老祖先抟下来的中医理论,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念。中国老祖先太有智慧了!王老师的中医讲座更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感谢王老师用她丰富的学识和医者仁心的善良与爱心指导我们健康生活和中医知识的普及学习。<br> 聆听学习王晓老师讲述的【张景岳发明的补肾名方】,理论性、知识性、实用都很强。王晓老师从小热爱国学,爱研究,勤于实践,知识丰富,医术精湛,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王晓老师对中华国宝传统中医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分析药效和病例准确严谨明了,并为患者给出了治疗和调理的方法。最欣赏王晓老师的:“但行善事莫问前程”的奉献精神,王老师只为普通人都能学到中医知识,获得健康,宣传中医弘扬国粹功德无量!为她的善行美德点赞喝彩!<br> 每天收看聆听学习王晓老师讲授的中医知识,长知识增见识。一边听课一边录视频,纪录整理课堂内容,认真学习做作业,做好学习笔记,确实让人感觉受益匪浅。做成美篇保存, 一是方便自己学习查阅,同时也方便大家学习借鉴。<br>作业:<br>1.左右归丸的发明者是谁?<br>2.阴虚的人表现是什么?<br>3.右归饮的方子当中,用到杜仲,针对的是什么问题导致的腰骨病?</h1> <h1>1.一代名医张景岳是温补派的创始人</h1> <h1>2.张景岳讲的阳非有余,真阴不足,其实就是说阴和阳都虚</h1> <h1><p>3.杜仲有筋骨皆补的作用,还有补肝益肾的作用</p><div> 是张景岳在宋朝版本的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发明的,右归饮方子当中,用到杜仲其实就是补肝益肝强腰壮骨的目的,针对肾阳虚导致的腰骨病会有不错的效果,是在桂附地黄丸上进行了加减,补的成分都保存了,把里面的三泻成分泽泻 茯苓和丹皮全部都去掉了,换成了枸杞 杜仲和甘草,右归饮里的把茯苓换成了肝肾双补的杜仲,重点还是放在发挥肾阳上。杜仲本身是杜仲树的树皮做成的,初看跟普通树皮没什么两样,但是把它掰断来看,它的断口位置有许多筋一样的银丝,把两片树皮联系在一起,正因为这一特性,中国古代一位叫杜仲的中医大夫不禁产生联想,当人吃了它以后,会不会补人体的筋骨呢,他就决心亲自服用尝试,一连吃了几天,不但没有发生不良反映,反而精神抖擞,腰腿轻松了不少,从此以后,他就经常服用这个树的树皮,并且经常用它给周围的百姓来治病,有些人因此而受益,有些人因为常年服用这种树皮,头发都由白转黑了,后来,人们为了感谢他,就把这棵树叫做杜仲树,或叫思仲树,思念杜仲大夫的意思,把树的皮叫杜仲。我们今天也可以自己辩一辩这个药的药性,在药店买一片杜仲,如果掰断来看有银线就是对的,如果没有银丝就是假的。中医从形上来讲认为它是益肝的,肝主筋,而它外面的颜色是黑不溜秋的,黑入肾经 肾主骨,所以杜仲就有筋骨皆补的作用,然后,我们可以闻一闻,它的味道,就是有一点点甜味和辛味的味道,吃下去不会觉得寒凉,不会觉得胃不舒服,所以它的性子是有点温的,中医讲甘温能补,微辛能涧,就是说吃下去辛哧的东西,很快会出一身汗,身体很快就潤了。身体里的肝肾分别有两个特点,肝的特点是肝怕急,一个有急脾气的人风风火火的人,肝一定不会太好,容易上头,容易得高血压。针对这种人,平时我会给他吃一些甘甜的食物,能够缓和他的急性子,杜仲因为味甘就有了降血压的作用。肾怕寒,还怕燥,当身体津液少的时候,说明肾受到伤害了,杜仲既有甘味,又有辛能潤的辛味,刚好能解肝肾之苦,所以杜仲就有补肝益肾的作用。所以这味药适用于筋骨病、腰间盘 突出 腿脚不好,风湿 类风湿导致的筋骨屈伸不利,都可以用它。说到这里,想到一个故事。<br></div></h1> <h1>4.听王老师讲杜仲的故事<br>杜仲最能治疗腰膝酸软</h1><h1> 在宋朝有一位才子叫庞元英,他的父亲就是电视剧《包青天》里面的大反派庞籍 庞太师,其实历史上他不是反派,是个宰相,大家都误会他了,庞元英有一本著作叫做《谈薮》,是大家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说的一些有趣味的故事,他给纪录下来形成的作品,这里面就记载了一段关于杜仲治病的事。说有一个邻家的小孩得了软骨病,不敢下地走路,找了许多大夫都没有治好,这时恰好听到外面有摇铃铛的声音,串铃是古代走乡的游医的标配,行话叫虎撑,传说是药王孙思邈医术高超,不但是给人看病,还能给天上的龙和地上的虎看病。听到铃声,自然会有人找你看病。孩子的爸爸请游医给儿子看病,游医给开了杜仲30克,折成小碎片,然后用半酒半水煎煮,熬成药汤服用,少年仅仅喝了三天,就可以下地走路了,又服用了三天,就完全恢复正常了,非常神奇。这个孩子受了寒凉 伤了肾气,导致肾阳受损 脚下虚软,杜仲最能治疗腰膝酸软,酒能散寒,帮助杜仲去快速到达病灶发挥作用,右归饮中用到的杜仲就是裤脚益肝。</h1> <h1>5.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学员患者的咨询及王老师的病情分析和调理指导建议</h1> <h1><p>作业答案:<br>1.左右归丸的发明者是谁?<br>答:② 张景岳</p><p> 左归丸和右归丸方子的发明人,是明朝人,姓张,名景岳。也是一代名医,是温补派的创始人。<br>2.阴虚的人表现是什么?<br>答:① 火旺</p><p> 阴虚的人,阴虚火旺,阴虚的人,尤其是比较年轻的人阴虚的时候,一定会火旺。眼睛发红,嘴角生疮,长痘痘,口腔溃疡。咳嗽、鼻炎、咽炎,这种病都高发的,这种人睡眠一般也不会太好,而且普遍脾气比较大,沾火就着。<br>3.右归饮的方子当中,用到杜仲,针对的是什么问题导致的腰骨病?<br>答:② 肾阳虚</p><p> 右归饮方子当中,用到杜仲其实就是补肝益肝强腰壮骨的目的,针对肾阳虚到导致的腰骨病会有少错的效果。</p></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