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正定县内有四座不同的千年古塔。这是天宁寺凌霄塔始建于唐,宋元明清均进行过大修。因建塔材料多为木质,故俗称木塔。九层,高四十一米,仍保留金代风格。可以登临。 凌霄塔,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大众街北侧原天宁寺内,塔身粗壮,塔体巨大,形状如楼阁。凌霄塔因巍峨高崇而得名。又因塔身有多处木结构,故俗称木塔。始建于唐成通年间(860年~874年),历代均有修葺,现存为宋、金时的建筑。 凌霄塔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保存了塔心柱结构形式。我国最早建造木塔时,为使塔体稳定,在塔的中心部位竖立一上下贯通的柱子,这根柱子就叫“塔心柱”。这种结构形式在早期建造的木塔中屡见不鲜,而现存实物唯正定天宁寺凌霄塔一例。此塔虽为半木构塔,中心柱未能直插入地,但仍可以看出塔心柱的结构形式,是研究此类古塔的珍贵实例。1988年,凌霄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济寺澄灵塔,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临济寺,因其砖色青灰,俗称青塔。临济寺初创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原称临济院。唐大中八年(854年),义玄禅师驻锡本院,设“三玄”、“三要”、“四料简”等神法接化徒众,以机锋峭峻著称当世,遂成临济宗。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年),义玄圆寂,其弟子建塔藏其衣钵。赐名澄灵塔。 临济寺澄灵塔为八角九层密格式实心砖塔,高30.47米。坐落于宽阔的八边形台基上。塔下设须弥座。其上以仿木构砖雕斗拱承托平坐栏杆,再上以砖砌三层仰莲承托塔身。塔身四正面设拱形假门。南面假门上端横嵌石额。额上铁刻“唐临济慧照澄灵塔”。该塔塔刹由蕉叶、莲瓣、覆钵,相轮、圆光、仰月宝珠等组成。 澄灵塔看上去像木结构,其实是砖塔,八角九级,在正定“四塔”中体量最小。梁思成先生称它“清新秀丽”,堪称“塔中上品”。 广惠寺多宝塔又名华塔。始建于唐。金、明、清皆有修葺。塔高四十五米,造型独特,可供游人登塔远眺。 “若由形制上看来,这华塔也许是海内孤例。其平面及外表都是一样的奇特……”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在1933年完成的《正定调查纪略》中,对正定广惠寺华塔这样评价。<br><br> 华塔位于正定广惠寺内,又名广惠寺多宝塔。广惠寺华塔由主塔和附属小塔构成,全用砖砌。主塔底层四隅各附建一六角形亭状小塔,小塔环抱主塔,主次相依,精巧华丽。主塔是一座楼阁式建筑,通高31.5米,共分四层,各层檐下均配置华丽的砖仿木构斗拱。 因造型装饰复杂,华塔这种形式在古塔中建造数量很少,保存下来的更少。如今,国内现存的华塔不过十余座,而广惠寺华塔因其上半部装饰巨大的彩色壁塑,是我国华塔中最优美的代表,同时也是我国华塔中造型最为奇异、装饰最为华丽的塔,是我国绝无仅有的稀世珍宝。 开元寺须弥塔,又称"开元寺塔”或"须弥塔”,因风格与西安大雁塔、小雁塔相似,故有“正定雁塔”之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燕赵南大街109号开元寺内。唐贞观十年(636年),建开元寺须弥塔。清康熙元年(1662年),开元寺须弥塔塔体重建,四年后竣工,并命名“开元寺须弥塔”。 开元寺须弥塔是一座砖石结构九级密檐式方塔。塔高42.5米,平面呈正方形,共九级,通体为砖石结构。 下面为石砌方座,底层四角有八尊石雕力士像。正面有一拱门,塔内为中空筒状上下敞通,无台阶登攀。各层正面有方门,四角悬挂风铎,顶部有葫芦形的塔刹。开元寺须弥塔在建筑上带有较强的官式建筑特色,对隋唐时期的政治及官式建筑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开元寺须弥塔古称雁塔,是四塔中建造年代最早的。比较正定古城的其他三座或华丽或秀美或壮观的佛塔,您会发现须弥塔是一座风格迥异的“素”塔。塔身全部由青砖砌筑,俗称砖塔。此塔为九层密檐式方形塔,塔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塔底部四角雕嵌八尊“力士”,形神毕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