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千年瓷都景德镇因瓷而生、因瓷而兴,景德镇先民“沿河建窑,因窑成市”,逐渐产生了“码头-民窑-老街-里弄-御窑”的聚落模式。自元代开始历代皇帝都派官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从元代的浮梁瓷局,到明代的御器厂,再到清代的御窑厂。</p><p class="ql-block"> 景德镇的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景德镇依靠单一的陶瓷手工业延继了千年,成就了一个城市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因为喜欢瓷器,所以景德镇是必游之地,到了景德镇,先参观博物馆,想要好好了解一座城的前世今生,博物馆就是一个很好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景德镇陶阳里御窑景区</b></p><p class="ql-block"> 到了景德镇,我们首先来陶阳里御窑景区游览。整个景区分为两大区域,一大区域是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点有明清作坊遗址、佑陶灵祠、龙珠阁、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等;第二大区域是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龙珠阁1990年重建,是一幢仿明重檐宫廷建筑,红墙黄瓦,共6层,阁内珍藏着大批官瓷珍品及官窑史料,它周围地底下埋藏着无数珍贵的文物遗存,从明代开始就是御窑厂的代表性建筑,现已成为景德镇市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龙珠阁前破碎的青花瓷片旁,这个位置有许多人排队打卡,重要建筑加青花图案,妥妥的景德镇标配,那我也来拍一张,留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 陶阳里是御窑厂的窑工们曾经生活居住及制作瓷器的地方,“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描述的就是这片区域,景德镇的传统文化记忆在这里得到了展示。</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陶阳里,里弄民居、会馆瓷行、窑作群落,构成一个陶瓷的世界,千年文化遗存得以“复活”,触摸着斑驳的墙体,让我们在这里静静聆听千年瓷都的故事,感受文化的积淀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 陶阳里黄老大窑建于清前中期与御窑西侧的坯房仅隔数米,是清代御窑"官搭民烧"的主要窑场。</p><p class="ql-block"> 由于竞争激烈,民窑在经营上精打细算,工艺上不断改进,因此显示出比官窑更大的优越性。例如,在燃料消耗相同的情况下,民窑每一窑的产量约比官窑大三倍。民窑的优势被官窑利用,嘉靖以后,凡属宫廷使用的“钦限”瓷,都由民窑生产,即称“官搭民烧”。</p><p class="ql-block"> 明政府每年通过工部颁布所需烧造瓷器的限定数额,称为“部限”。除此之外,因宫廷临时需要而加派的任务称为“钦限”。嘉靖以后,由于朝廷下达的瓷器烧造数激增,御窑厂一般只能完成“部限” 任务,“钦限”任务则采取“官搭民烧”的办法,分派给民窑完成。</p> <p class="ql-block"> 在通向王老大窑的石板路两旁的木房边上放满了匣钵,充满了年代感,仿佛回到了旧时光。匣钵是烧制陶瓷器的窑具之一,俗称“笼盔”。主要作用是在烧制陶瓷器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及污损,将陶瓷器和坯体放置在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中焙烧,它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和热稳定性,可保证陶瓷质量。</p> <p class="ql-block"> 御窑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十分独特,以蛋形柴窑为蓝本而建,外型酷似古代砖窑的拱形建筑由八个多曲面拱体构成,椭圆的线条搭配新老混拼的红砖,造型简约大气,既古朴又时尚,令人惊艳。</p><p class="ql-block"> 建筑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整个博物馆像一个巨大的瓷器。</p> <p class="ql-block"> 2014年御窑遗址出土了一批正统至天顺时期的各式花瓶,宫廷内延续着宣德时期的</p><p class="ql-block">"花木"之好,庭院、居室、书斋、祠堂内,花器已然是必不可少的陈设。</p><p class="ql-block"> 对于花瓶的组合摆放已形成一些固定的搭配。如,觚可单只置于几案上,内插花,与香炉、香盒为伴;或成对花瓶与香炉为配,供于佛、神、先祖前。</p> <p class="ql-block"> 青花折枝芙蓉纹如意头形枕</p><p class="ql-block"> 明正统至天顺</p><p class="ql-block"> 御窑博物馆内有一整面墙展示了一个个长方形的青花瓷器,原来是用陶瓷做的枕头,真佩服老祖宗的头上功夫。</p><p class="ql-block"> 青花瓷枕上纹样十分多样,既有象征富贵如意的缠枝牡丹,也有寓意永结同心的并蒂莲。</p> <p class="ql-block"> 镂空大绣墩</p><p class="ql-block"> 正统至天顺朝</p><p class="ql-block"> 2014年出土的这批绣墩,是御窑遗址考古发掘的重大发现之一,也是首次发现。其器形较之正德、嘉靖、万历时期的御窑绣墩更加硕大,装饰题材考究,且大面积使用镂空工艺,烧造难度都非常大,这说明正统至天顺朝御窑工匠继承宣德时期的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制瓷工艺的极限。</p> <p class="ql-block"> 蟋蟀罐</p><p class="ql-block"> 宣德朝</p><p class="ql-block"> 御窑出土的众多宣德朝御窑瓷器中,种类以蟋蟀罐最为繁多,有仿哥、仿汝、仿龙泉釉和青花等品种,结构有坐盖式与平盖式两大类,青花类者纹饰很丰富,属于宣德朝御窑最重要的遗物,且明清时期文人著作也对宣德帝酷爱斗蟋蟀屡有提及。但蟋蟀罐却在如今的两岸故宫博物院鲜有收藏,这或许是因为宣德帝突然驾崩后,即位的正统帝年仅8岁,宣德帝的母亲﹣﹣张太后为了防止幼年的正统帝玩物丧志,而决定"将宫中一切玩好之物""悉皆罢去"。所以,宫中的蟋蟀罐被尽皆摧毁,以至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宫廷遗留文物中难觅其踪影</p> <p class="ql-block"> 素三彩鸭形香熏</p><p class="ql-block"> 明·成化</p><p class="ql-block"> 这件器制为鸭形,造型生动,色彩写实。整体分上下两截,上半截为盖,下半截用于盛装香料,当熏香点燃置于鸭腹内,香气便会从鸭嘴自然散发而出。</p> <p class="ql-block"> 粉彩九桃纹天球瓶</p><p class="ql-block"> 清·乾隆</p><p class="ql-block"> 这件器型名为"天球瓶",受西亚文化影响而创烧于明代永乐时期,因"天球"与"千秋"谐音,故又有"千秋太平"之意。其外壁绘有九桃,也是寓意福寿长久。</p> <p class="ql-block"> 镇馆之宝乾隆葫芦瓶</p><p class="ql-block"> 典型的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自唐以来,因为葫芦谐音“福禄”,且器像“吉”字,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特别讨喜。</p> <p class="ql-block"> 青花大龙缸 </p><p class="ql-block"> 明代</p><p class="ql-block"> 明代时期的大龙缸,胎体厚重,瓷质细腻,釉水肥厚,修胎规整,青花色泽蓝中泛紫,浓郁艳丽,充分体现了苏麻离青的发色特征。口沿上的卷草纹流畅舒展,腹部的龙纹四脚腾起,张弛有节,形态威严,极具皇家之浩瀚气势。</p><p class="ql-block"> 而云纹的画法用笔粗犷,线条优美,布局松紧有致,使得大缸在威严中散发出祥瑞之气。由于工艺的时代局限性,完整的传世明朝早期大龙缸极其罕见,这件经修复的大龙缸如凤毛麟角般珍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御窑博物馆的其它藏品</p> <p class="ql-block"> 夜晚的御窑博物馆外景,十分别致,御窑博物馆荣获“建筑界的奥斯卡奖”。</p><p class="ql-block"> 美国Architizer A+Awards公布了2021年度最终获奖名单,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荣获“文化-博物馆”类别的评委奖。Architizer是全球最大的建筑网站之一,Architizer A+奖作为全球最大型的奖项之一,致力于推广和表彰每年最优秀的建筑和产品设计,被誉为“建筑界的奥斯卡奖”。</p><p class="ql-block"> 有许多小姐姐小帅哥排着队在兴高采烈地拍照。</p> <p class="ql-block"> 游览的那天晚上有一个大大的月亮挂在天边,陶阳里御窑遗址公园周边显得更加神秘迷人。</p> <p class="ql-block"><b>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 游玩了陶阳里御窑景区,第二站参观中国陶瓷博物馆。该博物馆是中国国内首家陶瓷专题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中国陶瓷博物馆主体建筑共有7层,一层大厅形似窑炉的炉膛,各层之间由长廊连接,其造型仿照古代烧瓷用的龙窑。</p><p class="ql-block"> 里面珍藏的陶瓷品个个精美绝伦,独一无二,泥与火的交融创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每一件都爱不释手,由衷地佩服大国工匠们的智慧和手艺。展馆内年轻人居多,在展品前仔细观看,或低声交流,文化自信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第七层展示的是制做瓷器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 无语佛</p><p class="ql-block"> 这尊“无语菩萨”是瓷器艺术大师曾龙升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所作《釉下加彩十八罗汉塑像》其中一件。他面相双目微合,嘴角一抿,神态带着几分纠结无奈和捉摸不透,仿佛和人类的悲喜相通,与传统菩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打破了人们固有的认知,成为表情包中的顶流——显眼包。生动的面部表情,吸引了诸多游客打卡,成为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博物馆网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雪豹瓷雕</p><p class="ql-block"> 现代</p><p class="ql-block"> 这头雪豹的身上独特的肌肤纹理据说是因为在烧制的过程中突然断电,瓷器表面因温度骤降而开裂,于是这头令人惊艳遗世独特的雪豹应运而生。</p> <p class="ql-block"> 加彩悠闲瓷雕</p><p class="ql-block"> 现代</p><p class="ql-block"> 这件作品最打动我的是松弛感,女主人怀里抱着小猫咪,翘着二郎腿舒适地坐在滕椅上,岁月静好的场面由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粉彩双面百蝶薄胎碗</p><p class="ql-block"> 年代:现代</p> <p class="ql-block"> 粉彩八宝图盘</p><p class="ql-block"> 年代:现代</p> <p class="ql-block"> “7501”,毛泽东专用瓷。</p> <p class="ql-block"> 豆宵釉加彩天女散花瓷雕</p><p class="ql-block"> 年代:现代</p> <p class="ql-block"> 青花连座蒜头瓶</p><p class="ql-block"> 年代:元代</p> <p class="ql-block"> 元代青花牡丹纹梅瓶</p><p class="ql-block"> 器型端庄稳重,发色苍翠浓艳,堪称元代青花瓷器的绝品佳作,这是明朝皇帝给将领沐晟的赏赐品,是沐晟生前的心爱之物,也是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 青花狮纽香炉</p><p class="ql-block"> 年代:元代</p> <p class="ql-block"> 【明朝正德时期】瓷器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正德官窑制品,器型十分丰富,大器增多,并出现了许多新颖奇特的造型,如文房用具、出戟贯耳瓶、七孔瓶等。其青花为浅淡的灰蓝色调,其彩瓷以素三彩最为突出,如绿地青花配以黄地青花的边饰,或黄地青花配绿地黄彩的边饰。此外,还有在娇黄釉上填画绿龙,烧成后再在黄釉上加红彩,谓之"黄上红",是取谐音"皇上红"的吉祥彩。在纹饰上,构图趋向繁密,并出现书写波斯文字的图案。正德年款除楷书外还增加了八思巴文和回文款。</p> <p class="ql-block"> 珐华彩童子观音瓷雕</p><p class="ql-block"> 年代:明代正德</p> <p class="ql-block"> 明代期间的陶瓷品</p> <p class="ql-block"> 【明朝万历时期】瓷器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万历官窑瓷器品种主要有青花和五彩两大类,其中,前期青花仍然使用回青,之后因回青告急,就开始使用了国产青料﹣﹣浙青。锦地开光是万历青花瓷装饰的一大特色。</p><p class="ql-block"> 五彩到万历时达到了高峰,改变了以往彩瓷构图疏朗的风格,以满、密为胜,同时用色浓艳,尤其突出红色,追求华丽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青花斗彩人物图盘</p><p class="ql-block"> 年代:明代万历</p> <p class="ql-block"> 青花龙凤纹盖盒</p><p class="ql-block"> 年代:明代万历</p> <p class="ql-block"> 五彩七格盘</p><p class="ql-block"> 年代:明代万历</p> <p class="ql-block"> 【康熙时期》的瓷器特点</p><p class="ql-block"> 康熙年间,清王朝先后派督陶官臧应选、郎廷极赴景德镇督陶,景德镇制瓷业推向高峰。主要品种有青花、五彩及颜色釉,其中,青花瓷运用混水法,呈现出"料分五色"的艺术效果;五彩由明代五彩发展而来,有红、绿、黄、蓝、紫、黑诸色,鲜艳夺目,后人称之为"硬彩"或"古彩";颜色釉以红釉著称,有"郎红"、"豇豆红"、"美人醉"等品种。另外,创烧了乌金釉。</p><p class="ql-block"> 在纹饰上,最具康熙特色的是十二月令花神,一月一花,并配以相应诗文,分别绘制在12个小杯上,并且盛行"耕织图",每幅都配上五言御制诗。</p> <p class="ql-block"> 青花十二月花神杯</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康熙</p> <p class="ql-block"> 青花山水图凤尾尊</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康熙</p><p class="ql-block"> 此器青花色泽青翠艳丽,工艺上采用“分水皴(cūn音村)”技法,以浓淡不同的青料描绘远山近水,恰似中国传统水墨画效果,康熙青花独特的“料分五色”分水技法使画上青色浓淡相宜,增添更多韵味。</p> <p class="ql-block"> 珊瑚红青花莲花鹭丝纹碗</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康熙</p> <p class="ql-block"> 五彩鱼藻纹盘</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康熙</p> <p class="ql-block"> 青花龙纹碗</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康熙</p> <p class="ql-block"> 康熙御制的瓷器</p> <p class="ql-block"> 青花绿彩龙纹盘</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康熙</p> <p class="ql-block"> 粉彩松竹梅纹瓶</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康熙</p> <p class="ql-block"> 督陶官唐英及其《陶冶图说》</p><p class="ql-block"> 雍正六年,派官员唐英到御窑厂督陶,他开始对陶瓷生产是"茫然不晓",但努力向窑工学习,与窑工打成一片,"同其食息者三年",全面掌握了制瓷工艺。</p><p class="ql-block"> 唐英督陶28年间,"尽革前朝之弊",重视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不仅官窑的产品质量提高,而且花色品种大量增加,对景德镇陶瓷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对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进行全面的总结,撰写了《陶成纪事》、《陶人心语》、《陶冶图说》,其中《陶冶图说》集陶瓷工艺之大成,是研究传统制瓷工艺的重要文献。</p> <p class="ql-block"> 斗彩花果纹寿字盘</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雍正</p> <p class="ql-block"> 青花折枝花果纹天球瓶</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雍正</p> <p class="ql-block"> 青花矾红灵芝纹盘</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雍正</p> <p class="ql-block"> 《 乾隆时期》瓷器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乾隆官窑在制瓷技巧上达到空前水平,造型上以瓶、尊等陈设观赏瓷为主。在传统器型的基础上制作出"玲珑套瓶"、 "镂空旋转瓶",刻意追求精、奇、巧。除日常生活用品和文房用具外,还生产了许多装饰器件,如朝珠、带钩、翎管、扳指等。</p><p class="ql-block"> 乾隆时期在全盘继承雍正颜色釉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生产许多十分逼真、精巧无比、本朝特有的仿木理纹、仿竹器、仿象牙、仿剔红雕漆器、仿玉器、仿古铜器、仿石器、仿柳条编织器的产品。粉彩瓷装饰多用开光画面和"锦上添花"的手法,增添了乾隆瓷的富贵气息。</p> <p class="ql-block"> 乾隆粉彩兽耳百鹿尊</p><p class="ql-block"> 这件器物的造型,端庄大气。倒置来看的话,形似鹿头或牛头,故又被称为“鹿头尊”或“牛头尊”。器身通体以粉彩工艺绘“百鹿图”。群鹿形态各异,或奔跑,或跳跃,或卧憩,笔触细腻,鹿身的茸毛根根分明,清晰可见;四周古树参天,山峦叠嶂及瀑布溪流,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粉彩绿地洋莲纹瓶</p><p class="ql-block"> 清代乾隆</p> <p class="ql-block"> 绿地粉彩八宝纹贲巴瓶。</p><p class="ql-block"> 清代乾隆</p><p class="ql-block"> “贲巴”为藏语音译,藏语“瓶”的意思。“贲巴壶”作为藏传佛教的佛事活动中贮水用的净水壶,多用金、银、铜制作。</p> <p class="ql-block"> 金地粉彩莲纹葫芦瓶</p><p class="ql-block"> 清乾隆</p><p class="ql-block"> 此瓶整体呈葫芦状,腰部饰蓝彩回纹一周,上绘粉彩莲纹,间饰以蝠、卍、桃纹样,近底处绘变形仰莲纹一周。色彩艳丽、构图繁密、瑰丽。</p> <p class="ql-block"> 粉彩御制诗鸡缸盅</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乾隆</p> <p class="ql-block"> 釉里红云龙蝙蝠纹扁肚瓶</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乾隆 </p> <p class="ql-block"> 青花云鹤纹连托爵杯</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乾隆</p> <p class="ql-block"> 红彩双龙纹酒盅</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乾隆</p> <p class="ql-block"> 黄地绿龙纹盘</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乾隆</p> <p class="ql-block"> 青花蓝地黄云龙纹盘</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乾隆</p> <p class="ql-block"> 青花八卦莲纹碟</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乾隆</p> <p class="ql-block"> 青花加彩龙凤纹碗</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乾隆</p> <p class="ql-block"> 《清嘉庆期间》的瓷器特点</p><p class="ql-block"> 嘉庆初年,乾隆皇帝仍以"太上皇"的地位威慑朝政,因此,御窑厂制品在造型与装饰上均沿袭前朝旧制,无创新之作,故有"乾嘉不分"之说。玉壶春瓶、蒜头瓶、赏瓶、贲巴壶等几乎与乾隆同类制品同出一辙,不看款识难以区分。有的粉彩瓷上甚至仍书写乾隆御题诗句。</p><p class="ql-block"> 嘉庆后期,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了帽筒等新品种,有的帽筒使用镂空装饰,其图案以山水、景观为主,如"西湖十景"、"长江十景"、"庐山十景"等,也有耕织图和九狮图。</p> <p class="ql-block"> 红彩双龙纹天鸡钮高足盖碗</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嘉庆</p> <p class="ql-block"> 黄地粉彩描金开光诗文海棠形碟</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嘉庆</p> <p class="ql-block"> 粉彩蔬果纹碗</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嘉庆</p> <p class="ql-block"> 《清道光期间》的瓷器特点</p><p class="ql-block"> 道光年间,鸦片战争爆发,国力衰弱,但御窑厂仍在生产,其烧造费用与乾、嘉两朝一样,统在九江关税银中支付。官窑制品渐由规整趋向厚拙,而且施釉不均,釉面呈水波状的折皱。装饰纹样盛行过去少见的斗鸡、戏狗、斗蟋蟀等享乐风气图案,以历史人物为主题的绘画,常配有诗句。道光官窑品种十分丰富,主要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黄地粉彩、红彩、墨彩、绿彩、紫彩、金彩、茶叶末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粉彩耕织图盖碗</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道光</p> <p class="ql-block"> 《 同治时期》瓷器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同治官窑胎体厚重,质地松软,釉色粉白或泛青灰,常见的器型有赏瓶、玉壶春瓶、贯耳方瓶琮式瓶、蒜头瓶、灯笼尊、圆盒及方足盘等。绘画内容以福、禄、寿、喜等吉祥如意图案为主,款识多为红彩楷书,以同治大婚瓷和书"体和殿"款瓷最具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 青花缠枝莲纹盘</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同治</p> <p class="ql-block"> 珊瑚红釉喜字碗</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同治</p> <p class="ql-block"> 《光绪时期》瓷器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光绪官窑品种和数量位居晚清各朝首位,创烧了水墨五彩、浅绛彩等品种。器型既有"吉祥如意"款西式餐具,又有仿青铜器式样的豆、簋、簠等,造型新奇,引人瞩目。款识除了"大清光绪年制"青花或红彩款外,还有"大雅斋"、"天地一家春"、"长春同庆"、"永庆长春"等。此时,御瓷生产费用十分巨大,仅慈禧太后三次寿辰大典就耗银达20余万两。</p> <p class="ql-block"> 黄地青花九桃纹盘</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光绪</p> <p class="ql-block"> 黄地万寿无疆纹盖碗</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光绪</p> <p class="ql-block"> 粉彩花卉纹盘</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光绪</p> <p class="ql-block"> 黄釉五彩堆雕莲纹竹节帽筒</p><p class="ql-block"> 清代光绪</p><p class="ql-block"> 这对帽筒外形有节节高升之意,莲纹有清正廉洁之意,与三支戟搭配更寓意连升三级,底部绘祥云,意为平步青云。</p> <p class="ql-block"> 青花缠枝花卉纹烛台</p><p class="ql-block"> 年代:清代宣统</p> <p class="ql-block"><b> 陶溪川</b></p><p class="ql-block"> 听说陶溪川是一个很文艺的地方,有许多工业遗址和文创产品,看点多多,所以参观完博物馆后就直奔陶溪川。</p><p class="ql-block"> 陶溪川的前身是由景德镇十大国营瓷厂宇宙瓷厂改造而来的文创街区。这个区域内有大量的工业遗产,历史记忆丰富,在合理保护工业遗产的基础上,通过重塑空间场景,创新运营的模式,陶溪川逐渐成为外来创业者、艺术家,本地匠人,旅游者们创作、生活、触摸历史的场所。在每个周五和周六的下午5点到晚上10点里面人行道两边和邑空间前面的空地会有陶瓷集市。</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年轻人创业的激情和才能,大量的工业遗产又把我带回到了过往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水景广场</p> <p class="ql-block"> 街上的摊位主要以陶瓷为元素,自己设计的茶具,咖啡具,小花器等,摆摊的有陶院就读的学生,景漂的陶瓷爱好者,景德镇本地人。</p> <p class="ql-block"> 以前老旧的厂房改造成了咖啡馆、茶吧、书店、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酒吧等等,充满了文艺气息。</p> <p class="ql-block"> 因为喜欢瓷器,所以爱上了一座城,景德镇满足了我对瓷器的所有喜好。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将继续领略景德镇的风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