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金曲《拉兹之歌》赏析(附:影片主题曲片段)

h君

<p class="ql-block">印度电影金曲《拉兹之歌》赏析(附:影片主题曲片段)</p><p class="ql-block">旭光(2024.7.16)</p><p class="ql-block">一代中国观众的集体记忆……</p><p class="ql-block">伶仃孤寂流街巷,举目星空尽渺茫。</p><p class="ql-block">暗夜沉沉原野旷,黎明送我去何方?</p><p class="ql-block">歌曲背景及影响。《拉兹之歌》是1951年印度经典电影《流浪者》的主题歌曲,电影由著名导演拉兹·卡普尔执导并主演,反映了印度那一时期等级社会的黑暗,描述了流浪者生活的悲惨。该影片在中国公映后反响巨大,成为许多中国观众对印度电影的初步印象,今天听来,依然那么动人心魄。</p><p class="ql-block">《拉兹之歌》作为电影插曲,不仅为影片增添了艺术色彩,也生动刻画出影片主角流浪者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坚韧。</p><p class="ql-block">歌曲风格。《拉兹之歌》的印度音乐风格浓郁,带有浓浓的南亚风情,旋律悠扬,节奏明快,独具魅力。用印度传统乐器西塔尔琴、塔布拉鼓等演奏,使该曲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和音乐价值。</p><p class="ql-block">歌词特点。语言质朴,直抒胸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流浪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如“我是流浪儿,命运领着我向前奔”、“我看这世界像沙漠,它四处空旷没人烟”等句子,都直观地展现了流浪者的孤苦无依和命运的无情。同时,歌词也表达了流浪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阳光坚强的拉兹,从小颠沛流离,但并未被生活击倒,反而造就了他坚强乐观的性格,他热爱生活,敢于同命运抗争,也表达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胡旭光工作、艺术简历</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胡旭光,男,汉,四川泸州市纳溪区人。西南师大中文本科;四川师大《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已退休。</p><p class="ql-block">先后曾任:江阳区教育局中学室、泸州市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兼职音乐、美术教研员。全国中考语文试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泸州市中学语文专委会常务理事,江阳区中学语文专委会主任委员、江阳区艺术专委会主任委员。</p><p class="ql-block">《初中语文新教材审美教育》获省教厅第三届教改成果一等奖(此届唯一);另有省教科所科研成果一等奖(也是唯一)2个,市区级等级奖若干;四十多篇学术论文出版、获省市区等级奖;1994年自编、主跳维吾尔族舞蹈《快乐的马车夫》参加泸州市首届职工文艺汇演,获第三名。</p><p class="ql-block">现泸州市诗词学会会员,泸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泸州市新疆舞俱乐部”负责人。参演泸州市第十届网络春晚维吾尔族舞蹈《我的爱人》(评为优秀节目);自编并主跳《浪漫的爱情》参加泸州市第十一届网络春晚、参加星空卫视全国“生龙活虎的爷爷奶奶”才艺大赛并入围;参与市区各种类型的演出,在泸州市推广新疆舞及新疆文化,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并获好评。</p><p class="ql-block">泸州市永久性建筑面向社会征集楹联,入选作品三副:</p><p class="ql-block">一、西南医科大忠山校区“江山平远堂”(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楹联:登临忠山,眺双江秀色;品味老窖,听万户笙歌。</p><p class="ql-block">二、泸州市江阳区南城街道上平社区天子巷牌坊楹联两副:</p><p class="ql-block">(一)庠序千童歌古调;社区百姓沐新风。</p><p class="ql-block">(二)惠风感慰天子巷;弦管歌吟凤凰山。</p><p class="ql-block">《怀钱老》《江城子 · 1997年写在香港回归》《澳门回归赋》等诗词获第八届“中华颂”全国艺术大赛一等奖。近两年制作的《泸州好》等5个歌曲视频入选“央视频”展播,并被评为优秀作品。</p><p class="ql-block">近年,创作了大量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格律诗与现代诗,深受大众喜爱,多发表于上海《长三角先锋文学》《神州家园文学》等文学公众号。</p><p class="ql-block">2022年,被泸州史话群公认为“三大才子”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