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豫晋陕五省自驾游-17-山西:王家大院(20240617)

梅花香自苦寒来

<p class="ql-block">下午到达王家大院时,已经是16:30,幸亏现在天黑得晚,也还来得及游览。</p><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是山西省推出的晋商民俗线路中的名院精品。</p><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开放二十多年来,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1999年王家大院被评为“山西省十大著名优秀旅游景区”和“省级文明景区(点)”;2001年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2年初被评定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和中国“质量万里行”全国示范单位;2003年被评为“中国(首选)十佳文明示范旅游景区”;2004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山西省首批唯一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15日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7年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2008年被评为“中国文化旅游十大品牌”;2009年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民居建筑”;2015年荣膺“全国十佳明星景区”;2016年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2018年入选中国消费市场旅游行业影响力品牌;2019年荣膺“美丽中国文旅影响力品牌”称号。</p> <p class="ql-block">2016年的3月,我曾经和几位经常一起登山的朋友来过这里,可是时隔八年,记忆早已经模糊。今天有机会来此地重游,我还是很开心的。去游客中心买了50元的门票,我就和闲姐一起进入了王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距平遥古城35公里、介休绵山风景区4公里、灵石红崖峡谷8公里、石膏山34公里、资寿寺4公里,同蒲铁路、108国道纵贯县境,大运高速公路灵石出口处距王家大院仅2公里,大西高铁灵石东站距王家大院仅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是中国明清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明万历至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现已开放的恒贞堡(龙)、视履堡(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按照这个导览图,我们依次游览的顺序是视履堡~恒贞堡,图上却没有看到崇宁堡。</p> <p class="ql-block">游客进入大院,最先游览的就是“视履堡”。视履堡四面各开了一个堡门,我们从东堡门的入口进入,就是一道长50米、宽3米的石板路通道。通道的右侧有“视履堡导览图”和“家规家训”,左侧则有许多曾经在王家大院取景拍摄过的影视作品的剧照,如:《刀客家的女人》、《杀虎口》、《铁梨花》等。</p> <p class="ql-block">视履堡,也称为高家崖,是王家大院五堡之一,由十七世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俩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修建。</p><p class="ql-block">还没进入任何院落,就在一处院落的大门对面看到了一座壮观的影壁,上面雕刻的图案是“狮子滚绣球”。开门见壁,是一种大宅门前的中国气质。</p><p class="ql-block">雕刻中雄雌二狮嬉戏时,狮毛缠绕,滚而成球,幼狮诞生后卧于其中,寓意“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该壁心采用高浮雕手法,将三只狮子用“龙凤喜相逢”的造型雕刻出来狮、嗣谐音,祈盼子孙兴旺;绶带寓意长久不断。诸多元素共同展现出家庭和美,好事不断的吉祥景象。</p> <p class="ql-block">影壁的对面有好几个木门,每个木门扇都有不同的狮子石雕。这个门口的石立柱上,一只威严的石狮子脚下踩着圆球,圆睁的双目炯炯有神。</p> <p class="ql-block">视履堡(高家崖)包括:老大的敦厚宅(乐善堂)、老二的凝瑞居(敬业堂),以及共用的桂馨书院三个院子,主要看“三雕”(砖雕、木雕、石雕)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我跟着较多的游客从“乐善堂”进入第一个院落。乐善堂亦称“敦厚宅”,是十七世刑部山东司郎中王汝聪的住宅区。门前有一对石狮子,雄狮身披绶带,脚踩绣球,示意好事不断;雌狮护抚幼狮,祝愿子嗣昌盛。</p> <p class="ql-block">乐善堂的前院是社交活动空间,它是按传统风水“坎宅巽门”的布局修建,北厅是高级客厅,南厅和东西配房为高级仆人居住。</p> <p class="ql-block">由于视履堡堡内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艺术极为精美,最能体现清代雕刻艺术的精湛技艺,所以我的游览重点也就放在了这些方面。</p><p class="ql-block">只看看眼前的这几个木门木窗,就已经能够看到这些雕刻艺术极高的艺术价值,它们是研究清代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再看看石雕:一路连科——雕刻一只鹭鸯,两边有荷花,荷花又称莲花,一鹭莲取谐音“一路连科”,希望子孙在科考制度下连连高中。</p><p class="ql-block">附近还有“路路清廉”等,都是极具代表性和美好寓意的石刻。</p> <p class="ql-block">进入中间的堂屋,屋子中央摆放了一个王家大院的沙盘模型,正上方的屋檐上有“灋(法)司马训”的匾额,是刑部尚书董浩的亲笔。</p><p class="ql-block">关于它有两种解释。第一种:匾额中的“法”字是繁体字,它是由“氵、豸、去”三部分组成,“氵”指水,无论香花惹草,水都能一视同仁,给予浇灌,象征着公平;“豸”指獬豸,是古代的独角兽,遇到邪佞的人就会拿触角去顶撞,象征着公平公正。</p><p class="ql-block">第二种:“法”意为效仿,“司马”指司马光,他曾为儿子司马康写过《训俭示康》的家训,希望孩子能勤俭持家,意思就是“学习司马光家训中的内容,勤俭持家,拒绝奢侈,崇尚勤俭”。</p> <p class="ql-block">这处的木雕图案更加丰富精巧,无论是中间的主要雕刻,还是周围装饰性的边雕,各种形态的小鹿、梅花、兰花、竹子,工艺都极其细致精美。</p> <p class="ql-block">随便进入一间堂屋,里面摆放的也都是当年的老物件。东西虽然不多,但也都是极有年代特色的精美雕刻艺术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进入乐善堂的后院,这里为生活区,具有私密性、隐匿性。正面五间窑洞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楼一层供儿孙栖身,二层为小姐特设,正窑顶上为子乔阁,是供奉祖先之地。</p> <p class="ql-block">后院开始,里面的三雕艺术品更加丰富,更加值得参观游览。</p><p class="ql-block">望柱——“鲤鱼跃龙门”。“龙门”即禹门口,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门阙,故名。古时科考入口处题“龙门”二字,希望举子科考顺利,飞黄腾达。</p> <p class="ql-block">这是分别在正门窑洞门口的一组墙基石上的石刻:</p><p class="ql-block">1、“钟鼎晋爵”:主体造型为一鼎二爵。鼎和爵均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鼎上刻有饕餮,是权力的象征;鼎身如意纹象征吉祥如意,回纹象征子孙绵延。觚内插有孔雀花翎、珊瑚、玉磐、铜镜、竹笛。清制,为国征战有功之大臣,可以赏戴花翎。孔雀花翎为官阶的象征,寓意加官进爵、翎顶辉煌。</p><p class="ql-block">2、“梅祝五福”:采用平面阴线手法,刻有鼎、花瓶和狮戏绣球。鼎身饰有缠枝纹,鼎盖为饕餮;瓶内插有梅花,梅开五瓣为五福,指幸福、长寿、顺利、多子、和平。瓶身为如意纹,瓶后一童子伸出半个身子探望,寓多子;下方狮戏绣球寓子嗣兴旺。整幅雕刻统一协调,给人以祥和之感。</p><p class="ql-block">3、“麒麟仁德”:采用平面阴线手法,刻有鼎、花瓶和麒麟。鼎上的葫芦谐音“福禄”;鼎身有回纹,寓意子孙不断;瓶内插有牡丹,瓶身刻有如意纹,寓必定如意、平安富贵。下方饰麒麟、如意云纹、银锭、珊瑚、方胜等民间杂宝,寓吉利平安、幸福绵长。麒麟善良仁慈,是祥瑞的象征,也是歌颂太平盛世的祝词。</p><p class="ql-block">4、“戟磬如意”:主体造型为一鼎二觚。觚内插有戟,戟是商周时期的兵器,后来成为官宦人家门前设立的仪仗,是官阶高低的象征;如意上挂有磬,磬是古代一种打击乐器,戟与吉同音,磬与庆同音,戟、磬、如意合称“吉庆如意”。觚与孤谐音,三公三孤是辅弼天子的重臣,为官运亨通、飞黄腾达的祝词。</p> <p class="ql-block">柱础石在建筑中,一是负荷承重,二是防腐防潮,三是审美祝吉。立于一层走廊上的“宫灯型”柱础石,也都雕有丰富的图案。该柱础石分上下六层雕刻,分别为鼓、袱锦、蝙蝠祥云、夔龙、钟鼎底座、回纹。</p> <p class="ql-block">上到二层,就可以俯瞰整个后院的布局。视履堡建筑群内的两个主院均为三进式四合院,每院除都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厢的绣楼外,还有各自的厨院、塾院,并有共同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家丁院)。</p> <p class="ql-block">二层正窑顶的“子乔阁”是供奉祖先的地方,门口上面“木本水源”的匾额,意思为“木的根,水的源头”。这用来比喻事物的根源或起源‌,寓意着对王氏家族祖先的尊敬和追溯,强调家族的历史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从二层下来,穿过后院旁边的一个小侧门,就到了一处小巷,旁边紧挨着的还有几座有小斜坡的建筑,这是王家的“围院”。</p> <p class="ql-block">围院是王家大院护堡人员的居所,由十六孔围窑组成,大小四座院落以屏障式将主院所围,居高临下,可攻可守,是堡内防范重地。</p> <p class="ql-block">过了小巷,又穿过一个小木门,我便进入了另一个院落。其实我已经进入了老二王汝成的凝瑞居(敬业堂),而此时的我早已经与闲姐等人走散。</p> <p class="ql-block">由于我进入的是敬业堂的后院,所以就干脆从后院往前院反向游览。</p><p class="ql-block">敬业堂的后院也是生活区。正窑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楼一层为儿孙栖身之处,二层为小姐特设,主窑顶为祭祖堂。</p> <p class="ql-block">在后院我直接上了二层,到达了主窑顶的祭祖堂。这里的匾额上的四个字我完全不认识,查了好多资料未果。凝瑞居祭祖堂内有三尊塑像,中间供奉的是静升王家的始祖——王实,两边是十四世王谦受(东)、王谦和(西)。</p> <p class="ql-block">从二层下来,我才留意到楼梯口扶手上的“望柱”——封侯挂印。雕刻为大猴子背着蜂窝,旁边有小猴倒挂。“侯”为古代爵位之一,这个雕刻希望子孙仕途得意,封侯挂印。</p> <p class="ql-block">在正窑和厢窑,镶嵌有10块青石浮雕墙基石,上面分别雕刻有五子夺魁、指日高升、飞马报喜、麒麟送子、天马行空、吴牛喘月、二十四孝中的汉江革行佣供母、唐夫人乳姑奉亲等,都是有美好寓意的图案。我只拍了正窑长辈门口其中的两块墙基石:</p><p class="ql-block">1、“指日高升”:图中祥云绕日,左右侍从分别牵着马、举着华盖,中间的状元郎一手插腰,一手指着太阳,好似在说:“我中了状元,离做官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意为指日高升。</p><p class="ql-block">2、“五子登科”:典出《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亦称“五子登科”。</p> <p class="ql-block">看到一个里面供奉着“土地爷”的神龛,旧时中国民间一般都有放置道教神仙的塑像和祖宗灵牌的小阁。</p> <p class="ql-block">院内砖、木、石三雕工艺精细,给宅院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像这个台阶旁边的这对玩着绣球的石狮子,活灵活现,极具情趣。</p> <p class="ql-block">逛到了敬业堂的前院,该院也是按西周时前堂后寝的布局建造。北厅为高级客厅,东西门房、配房为护院人员及高级仆人居住。</p> <p class="ql-block">前院所有的房屋木刻都是随处可见,每个雕刻都不尽相同,面积之大,种类之多,工艺之精,实在令人叹服。</p> <p class="ql-block">“敬业堂”亦称“凝瑞居”,是王汝聪之弟、布政司理问王汝成的住宅区。正准备出院子,没想到正好听到一位导游的讲解:门匾上的“规圆矩方”的“矩”字最下面的横上多了一个点,意为“规矩多一点”。这可是我的意外收获。</p> <p class="ql-block">出了门,又看到一座很大的影壁,上面雕刻的图案相对简单了许多,面积也小了许多。图案仅有六只蝙蝠围绕,与“凝瑞居”的名称寓意一致。</p> <p class="ql-block">“凝瑞居”意思为凝福聚瑞,周边墙院紧围,四门因地制宜,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其或隐或现,多种多样的门户,给人以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p> <p class="ql-block">敬业堂的建筑特色包括其独特的门楼设计、高高的门槛以及后院的设计,这些细节都体现了王家的尊贵和地位,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功能。</p> <p class="ql-block">这两个大院内“三雕艺术荟萃”的特点,体现了王氏家族独特的治家理念。就连这个木制的牌坊,上面也是精雕细刻,各种各样的图案、花纹,都是祥瑞之意。</p> <p class="ql-block">敬业堂旁边还设有‌“桂馨书院”,这是两家共用的读书做文章的书院,体现了王家对教育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桂馨书院为视履堡高级书斋,分前中后三个院,从前院到后院正房所经三组三级台阶,象征连升三级。在封建科举制度下,王家人在这里奋发读书,期盼金榜题名。</p> <p class="ql-block">知道了“三级台阶”的寓意,我自然也想沾沾它的福气,虽然现在的我已经完全没有必要“连升三级”,但是“三三不断”应该也是一个美好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这个书院是王家子弟们期望科举及第、光耀祖先的美好期许的体现。桂馨书院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南北特色,具有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教育意义。</p> <p class="ql-block">左右门枕石雕刻了大小六只狮子,寓意“三公三孤”。“三公”是辅佐国君掌握军政大权的最高官员,太师、太傅、太保;“三孤”是三公的副职,少师、少傅、少保。左三狮象征三公,右三狮象征三孤,被用作官运亨通、飞黄腾达的祝吉词。</p> <p class="ql-block">桂馨书院还通过楹联和石雕等细节,增添了儒雅之气,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旨在教育后代要读书明理,提升境界。整个书院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更是王家传承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书院内的月洞门设计别致,充满了意境,体现了“外圆内方”的哲学观点,强调表面随和圆润,内心方正规矩。每一处设计都独具匠心,寓意深刻。</p> <p class="ql-block">“兰芳居”为视履堡的花院,院内花香四溢,建筑僻静幽深,藏而不露。在院内悠闲散步,清净心灵,不失为一处课间休息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瞻月亭”位于视履堡西堡门上,为兰芳居花院内的主要景观之一,既是看家要地,亦是赏景之处。站在上面,东可观绵山旭日,西可望苏溪夜月。</p> <p class="ql-block">一个大大的竹简式的设计,再次体现了视履堡的文化氛围和底蕴。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民居艺术珍品,视履堡不仅展现了家族的繁荣历史,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走出视履堡的最后一个院落兰芳居,沿着围墙再看向瞻月亭,仍然感叹整座视履堡的建筑及三雕艺术,难怪它被广泛认为是“‌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它真正体现了家族的财富和社会地位。</p> <p class="ql-block">看看时间,单单在视履堡走马观花,我就游览了大概一个小时。</p><p class="ql-block">从视履堡到恒贞堡,连接着一座石桥。石桥附近有许多年轻漂亮的女孩子穿着汉服,由专业摄影师拍摄外景。其实我感觉在这里穿着《大宅门》那个年代的服装,才更有意义和韵味。</p> <p class="ql-block">站在桥上往周围巡视一圈,除了桥下停放了许多私家车,其它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让我停留,我便准备继续往前游览。</p> <p class="ql-block">石桥的一侧,有从桥下生长起来的高大的柳树。细长的柳条枝繁叶茂,轻轻地拂动着,给桥面铺上了一层绿茵。</p> <p class="ql-block">这座石桥通往的是“红门堡”东二甲的腰门,腰门上悬挂的匾额“荷天休”,其含义源自唐肃宗李亨的《延英殿玉灵芝诗》,意为“天赐福佑”。匾额两侧还有用石砖巧妙拼成的四个“吉”字,这些元素不仅体现了王家大院主人的美好愿望,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幸福、吉祥的追求和期盼。</p> <p class="ql-block">我已经进入王家大院的第二大建筑群——恒贞堡。</p><p class="ql-block">恒贞堡俗称“红门堡”,创建于清乾隆四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39-1793年)。该堡是一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群,堡墙南北长180米,东西宽139米,最高处达32米,总面积25000平方米,共有大小院落88座,房屋776间。</p> <p class="ql-block">穿过这个腰门,在石桥的延长线上,最先看到了“德馨轩”,我就直接进入。德馨轩是二十一世花翎盐运使衔王鸿翔的宅院,院落为三进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一进到院中,就先看到了一处影壁。这座现存的石雕影壁名为“四逸图”,构图精美,雕工不俗,颇有品位。</p> <p class="ql-block">德馨轩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里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还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充分</span>展现了古代晋商对于家族荣誉和社会地位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出了德馨轩,紧挨着的就是“谦吉居”,这里是二十世王奎聚的宅院。王奎聚通晓书画,精于医术,道光二十四年,报捐未入流,后游幕山东阳谷。咸丰四年二月,太平军扰城,他仗剑奋抗,城陷后身亡,奉旨优恤,崇祀昭忠祠。</p> <p class="ql-block">进到这个院内,里面非常冷清,但是院内的布局非常规整,可以感受到古代晋商的勤奋、智慧和诚信精神。</p> <p class="ql-block">院内现存计时日晷一台。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定时刻的计时仪器。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其原理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p> <p class="ql-block">走出以上两处院落,我就到达了红门堡(恒贞堡)的中轴线上。由于堡内院落太多,我便直接右拐,走到中轴线上游览。中轴线是一条有坡度的石板路,走起来有些费劲。</p> <p class="ql-block">在中轴线的左右两侧,全部是对称式的巷道,每条巷道上也都有院落。看着这些有些雷同的院落,我感觉自己有些迷茫了,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无意中一扭头,看到了身后的闲姐,马上开心地喊了一声。在闲姐的带领下,我感觉自己就有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跟着闲姐,我俩一直走到几乎是最后的一条巷道才右拐。看到一处题有“‌敦诗礼”匾额的院落,我们就走了进去。 </p><p class="ql-block">“敦诗礼”这一概念,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于教育和文化的重视,强调通过学习和遵守礼仪、诗书来培养个人的品德和才能。</p> <p class="ql-block">红杏园,又称顶甲花园,是十六世监生王森椿的宅院。院内布置得很是喜庆,不知道是模仿旧时喜事的场景,还是为了与“红杏园”名称相符。该院前有廊房,后有桥池,清雅幽静。</p> <p class="ql-block">出了红杏园的侧门,直接就到了“隐翠园”。隐翠园亦称来青山馆,是十五世敕封儒林郎、晋赠中宪大夫王梦鹏的宅院。清乾隆四十五年,王梦鹏被举孝义,奉旨建坊,崇祀忠孝祠。</p> <p class="ql-block">院落内的砖、木、石三雕,有些因出自乾隆早期,古朴粗犷,还保留着明代风格;大多数建筑则同视履堡一样,皆是清代纤细繁密之典范。</p> <p class="ql-block">除前堂后寝的院落外,为顺应地形,有的院落的一部分又应变为前园后院。各院间有的富丽堂皇,有的曲幽小巧。</p> <p class="ql-block">“兰桂园”亦称顶甲花园,为十六世王森荣的宅院。其院为别具一格的前园后院风格,与其它三个花园既相互联通,又独立成章。</p> <p class="ql-block">每个院落的入门处,都有不同的匾额,并且都十分的寓意深刻。</p><p class="ql-block">这个“耕心种德”,常用于描述为人师者的工作性质。通过师者的言传身教,对受教者从里到外地进行道德洗礼,筑基为年幼,期长而自力。耕耘心田,培育善行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这个院落名为“童心园”,又名顶甲花园,为十六世监生王森株的宅院。该院系前园后院布局,与其它花园相通。茶余饭后可吟咏诗书,布棋对弈。</p> <p class="ql-block">一连逛了几个院落,才又走到外面的街巷。悠长的街巷内已经鲜见人影,太阳的光线也慢慢柔和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时间已经是傍晚17:40了,我和闲姐没有再参观别的院落,而是沿着恒贞堡的最外的台阶,上了高大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六堡”、“五祠堂”。其中,六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p> <p class="ql-block">在恒贞堡,主要看建筑结构,还有环绕一圈的高大城墙。站在城墙上,眼前瞬间感觉开阔了起来,心情也更加豁然。</p> <p class="ql-block">城墙的建筑并不感觉生硬,沿着围墙也有许多精美的雕刻。恒贞堡建筑群的总体布局,隐藏着一个“王”字在内,但更多的是附加着龙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视履堡、恒贞堡、崇宁堡三组建筑群比肩相连,皆是黄土高坡上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外观,顺物应势,形神俱立;其内,窑洞瓦房,巧妙连缀。</p> <p class="ql-block">城墙上不仅视野好,而且建筑也非常规整独创,每一处的设计都用心,每一处雕刻都精细,就连一片瓦当,也是独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探寻王家大院的魅力之所在,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顶甲花园被认为是拍照取景的最佳位置。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红门堡城墙,拍摄出王家大院的经典画面,同时也能将高家崖建筑群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在建筑上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功能齐备,基本上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p> <p class="ql-block">环城墙一周,到处都是“龙”的身影,恒贞堡不仅有直观的“王”字造型,在建筑意象上还被誉为“青龙升腾”。</p> <p class="ql-block">匠心独运的砖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融南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p> <p class="ql-block">堡内整体建筑博大精深壮观,天工人巧地利。表面看貌似千篇一律,其实内部却是千变万化,在保持北方传统民居共性的同时,又显现出了各自卓越的个性风采。</p> <p class="ql-block">这片伟大的盛景非常壮观,难怪一直有“王家归来不看院”的说法。2006年5月25日,恒贞堡作为王家大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视履堡一起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15日还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p> <p class="ql-block">城墙的每个方位的拐角处,都有一个可以远瞻眺望的观景亭,地理位置极具优势。</p> <p class="ql-block">边拍照边欣赏,边游览边感叹。拍照是一种纪念,欣赏是一种领略,游览是一种放松,感叹是一种折服。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恒贞堡城墙正门的上方。</p> <p class="ql-block">这座占地25万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内有五巷六堡一条街,规模之大可谓是民间故宫。站在中轴线的下端,从下往上看到的景致和刚才在顶部看到的完全不同。</p> <p class="ql-block">从顶上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屋顶,更多的感觉是壮观,而从下面看到的也是巷道的骨骼,布局更加清晰明了。</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正门向堡外观望,正好可以看到正对着的一个巨大的弧形影壁。与之前看到的影壁不同,它共有三个屋檐设计连接,中心图案却没有更大。</p> <p class="ql-block">VID:虽然沿途录了好几段影像,临下城墙前,我再次记录。纵观堡内,大小院落,共65道上下左右互通的门。中间一条主巷和三条横巷,左右对称,排列规整。院落建筑负阴抱阳,堡墙高耸,院落参差,形似一座城,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令人着迷的迷宫。</p> <p class="ql-block">看过电视剧《乔家大院》,一直以为那里更出名,因为毕竟是一部专门讲述“乔家大院”里的故事,而“王家大院”只是被许多影视剧取过景。现如今参观了王家大院,才真正被震撼。</p><p class="ql-block">两个大院虽然都在山西省,但相比较而言,乔家大院的规模和面积远不如王家大院。建筑风格上乔家大院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为主,但融入了大量的欧式风格,体现了晋商与西方文化的结合。王家大院则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尊卑贵贱的建筑格局。‌</p> <p class="ql-block">恒贞门上的“恒贞”二字意为永久保持正道,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和正义的重视。这种寓意不仅体现在建筑上,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念。</p> <p class="ql-block">离开恒贞堡往下走,就看到了“孝义祠”,这里是为奉旨旌表十五世敕封儒林郎、晋赠中宪大夫王梦鹏的孝行义举而建,总面积428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孝义祠前为孝义坊,创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至五十一年(1784-1786年),孝义祠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分上下两院,上院为祭祖堂、戏台,下院陈列静升王氏宗祠、王氏佳城模型以及记载王梦鹏一生孝行义举的立体雕塑,艺术价值极高。</p><p class="ql-block">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再进入里面参观,便只在外面拍了照做纪念。</p> <p class="ql-block">一直没有找到“崇宁堡”,经过百度查询,才知道崇宁堡曾经也是王家大院的一部分,如今已改建成了温泉酒店。据说性价比不错,很适合喜欢原汁原味晋中老建筑的游客。现在想想,应该是在视履堡和恒贞堡中间石桥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原本通知要求大家从王家大院游玩结束,到18点回来上车,看看时间已经超了10分钟,我顾不上还在后面的闲姐,赶紧先走在前面探路。此时李师傅打来了微信语音电话,告诉我大家都已经在景区出口外面的饭店等候我们了,我就更加着急地往外走。</p> <p class="ql-block">好在还算顺利,凭着感觉走对了路,很快就看到了一直在焦急等待我们的李师傅。</p><p class="ql-block">李师傅早已经安排好了大家的晚餐,就在出口步行街的一家“王家手工面馆”用餐。我和闲姐到达时,菜早已经上齐,大家也都已经自然等候了一段时间,我赶紧向大家道歉,洗手坐定后,让大家赶紧开餐。</p> <p class="ql-block">每人依然40元的餐标,但是却异常丰盛,不仅菜品多种多样,还有好多当地的特色美食。动筷前,大家觉得像以前那样只拍菜肴,可惜了如此的排场,已经不能满足记录,便又让李师傅帮大家拍了我们和美食共存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吃过晚餐,品尝了当地特色,大家心满意足地出了饭店。走在步行街上,还在感叹着晚餐的丰盛。还有一条有特色的步行街,要是有时间,真的应该在这里闲逛一番。</p> <p class="ql-block">为了明天游览方便,我们今天必须住到绵山景区附近。找到了提前预订好的民宿,停车时就已经能够感受到老板不够热情的服务。</p><p class="ql-block">民宿没有看到明显的名称,只看到门头上四个不完整的字,那就暂且称它为“祥瑞民宿“吧!</p><p class="ql-block">民宿是一个三层的院落,没有电梯。年轻的女老板服务态度不好,甚至有点儿横,说自己怀孕了,不能帮忙拎箱子。大家都不愿再提着大行李上楼,纷纷要求住在一层。可是毕竟房间有限,我年龄最小,不能和哥哥姐姐们抢一层的房间,只能上楼,闲姐也只能跟着我受累。好在房间就在二层,房费120元,也算不错。</p> <p class="ql-block">民宿的三层是一个很大的平台,我们几个人陆陆续续跑了上来。此时已是19:30,正是观赏落日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太阳还没有变红,我们便坐在平台上休息聊天,抽空也来张自拍娱乐一下。随着时间缓缓消逝,天色也慢慢暗了下来,天边也开始泛红。</p> <p class="ql-block">大家开心地来到平台边缘,在落日余晖下开始了各种创意。</p><p class="ql-block">突然特别想喝个冰可乐,于是我自己出门去寻找附近的超市。没想到刚出大门就看到了前面的二位李师傅,喊住他们,然后就陪着我一起去买饮料。原本打算直接回去的,可是小李师傅邀请,我就又跟着他们去村子周边散步。</p><p class="ql-block">没想到出了村口,就是绵山景区的入口处。这时遇到一位东北口音的哥们,我们一起聊了挺久,知道他就在景区内上班,我们就约好明天在景区内“偶遇”。</p><p class="ql-block">其实李师傅在这里散步,主要就是想寻找可以更换的民宿。因为今天这家给人的体感非常不舒服,我原本没有什么明显的感觉,可是后面发生的事情也让我有了同感。</p><p class="ql-block">我先和二位李师傅看了附近的几家民宿,不仅便宜,环境还好,老板的情商也高,我们就准备明天一早更换民宿。</p><p class="ql-block">晚上回到民宿后,听到闲姐说:我出去时,洁嫂两口子住大床房,想多要一床被子,老板娘都不给,洁嫂夫妇很生气,我也觉得不可理解。</p><p class="ql-block">闲姐先洗了澡,我洗澡时发现只有一条浴巾,便找老板娘想多要一条,结果她不给,愣说每个房间都是只提供一条。这太过分了,洁嫂要被子她不给,两口子盖一条还能够理解,可是住标间的我们只给一条大浴巾,这个实在是过分。其实我用浴巾也只是擦头发,可有可无,可是毕竟事情不对。好歹最后李师傅把他们房间的大浴巾给了我一条,才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晚上李师傅在群里通知,明天早上7点在客栈吃早餐,然后7点30分出发。原本打算连住两晚的,现在也通知大家一早收拾好行李,明天换一家客栈。大家竟然没有一个人反对,全都支持,看样子所有人的体感都不好,真是民心所向。</p><p class="ql-block">想想刚才和李师傅一起去看好的那家民宿,很期待那里的小院和绿植。今晚凑合一晚,明天搬家咯!</p><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