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在去西藏之前,我的一位好朋友跟我说,到拉萨一定要去看看"大昭寺",去感受那里的宗教氛围,体验一下心灵的洗礼。我信她,因其是一名"中藏毒"很深的旅游达人。她的足迹遍及这片土地,尤其是镜头里的"高原红"和风光大片,摄人心魄,令人震撼!</b></p> <p class="ql-block"><b>其实,我是知道的,西藏不仅自然风光秀丽,佛教文化更是享誉世界。在这片信仰至高的土地上,大昭寺如同一颗闪耀的明珠,吸引着众生朝拜、万民观瞻。大昭寺主要以藏传佛教格鲁派为主,同时又与本土的其他教派共享共尊,因而其地位至高无上,不可撼动。</b></p> <p class="ql-block"><b>清晨,迎着旭日,跟随导游的脚步途经大昭寺周边的八廓街。八廓街是藏民的转经"圣路",同时也是拉萨的商贸中心。这里商铺林立,满眼全是耀眼的藏式建筑。八廓街是大昭寺的外围转经道,与其内围的囊廓、外围的林廓并称为拉萨三大转经道,是藏民的重要朝圣路。</b></p> <p class="ql-block"><b>在八廓街上随时可见长途跋涉,叩长头跪拜到大昭寺的藏民,以及手持佛珠或转经筒的信徒们。信仰在路上,更是在心里。穿过八廓街,不一会儿到了大昭寺广场。广场很大,游客、信徒们川流不息。远远望去,沐浴在阳光下的大昭寺金光闪闪,好一派佛光普照的景象。</b></p> <p class="ql-block"><b>西藏人说:先有大昭寺,再有拉萨城。大昭寺是一座千古名刹,也是西藏吐蕃时期最辉煌的佛教建筑。它融合了藏、唐、印、尼等多元建筑风格,主体建筑气势恢弘、匠心独具,是藏式宗教建筑史上的典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 <p class="ql-block"><b>到了大昭寺门前,庄严肃穆的寺庙门口挤满了三步一叩首的朝拜者,地上可见用于跪拜的铺垫物。信徒们的脸上平和而安详,眼神中透着圣洁的光芒。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一下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受此影响和感染,我也双手合十行个虔诚礼。</b></p> <p class="ql-block"><b>只见每位朝拜者做着同一个姿势,将双手举过头顶,再下到鼻部和胸前,然后打开双手轻轻弯腰,将身体匍匐着地,用肢体语言表达对佛祖的敬意和虔诚。此情此景,真有"雪域祥云紫气来,虔诚信众尽徘徊。 菩提树下禅心洗,普渡慈悲慧悟开"的意境感。</b></p> <p class="ql-block"><b>随着人流进入大昭寺,神秘而厚重的佛教圣殿瞬间抓住了人的眼球。据悉,大昭寺终年香火不绝,这里每年都会举行几场重大的法事活动,如:传昭大法会、拉萨祈愿大法会。更重要的是大昭寺供奉着佛祖释加牟尼12岁、8岁的等身鎏金铜像,由此可见大昭寺散发的能量是如此之巨大。</b></p> <p class="ql-block"><b>导游对大昭寺的历史作了简要介绍:大昭寺建于公元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有说赤尊公主)而修建,寺庙供奉着二尊释迦牟尼12岁、8岁的等身佛像,是文成公主、尼泊尔赤尊公主的陪嫁品。 现大昭寺内供奉的只有12岁的等身像,而八岁的等身像于八世纪被转供到小昭寺,后毁于文化大革命。</b></p> <p class="ql-block"><b>大昭寺建造时曾以山羊驮土,因而最初的佛殿曾被命名为"羊土神变寺"。1409年,格鲁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为歌颂释迦牟尼的功德,召集藏传佛教各派僧众,在寺院举行了传昭大法会,并将原寺院更名为大昭寺。关于大昭寺的修建,还有一些离奇的民间传说,这些都无法去考证。</b></p> <p class="ql-block"><b>沿着迂回的廊道进入寺内,各种精美绝伦的壁画布满了屋顶和墙面,色泽艳丽,古老而神奇,每个壁画折射出不同的历史人物和故事。还有那雕梁画栋、佛像雕塑、唐卡、木雕、金银珠宝等,令人目不暇接,呈现出一派富丽堂皇的宫殿风格,仿佛这里不是寺庙,更像一座艺术画廊。</b></p> <p class="ql-block"><b>继续移步观瞻,一座红彤彤的大佛殿出现在视线中,佛堂正面摆放的是松赞干布的雕像,雕像霸气威武,王者风范尽显。大殿用红色实木雕刻围成,内设布局精妙,红色的桌椅,金色的法器……,加上弥漫的香火,飘浮的檀香,这浓浓的神秘和画面感,令观者为之惊叹!</b></p> <p class="ql-block"><b>在沉浸式的观赏中,一尊巨大的金色坛城展现眼前,在佛灯下发出灼灼逼人的光芒,那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美。据导游介绍,这是耗时4年,花费人民币4亿多打造的大威德金刚坛城,也称为"曼陀罗"。这尊坛城由纯金打造,配以绿松石、红玛瑙、红珊瑚等天然珠宝点缀,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b></p> <p class="ql-block"><b>大威德金刚坛城,是藏传佛教中重要的供器,它不仅是修行者进行宗教仪式和冥想的重要场所,同时也象征着佛教世界的结构和神灵的坛场。在坛城里,通常会塑造神像、法器,以此来表现诸神的坛场和宫殿。在藏传佛教中,坛城还象征宇宙的中心,是神的居所,神的城市。</b></p> <p class="ql-block"><b>离开坛城,沿着寺庙廊道慢慢深入,不计其数的珍贵文物如幻影般继续上演,掀起一阵阵惊艳了眼眸的波澜。每一件都绽放着古老的光芒,每一物都透着神秘的斑斓。最令人震撼的当属供奉在"觉康"主神殿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鎏金铜像,这尊佛像被视为世界佛教界的稀世珍宝。</b></p> <p class="ql-block"><b>佛祖释加牟尼等身像静立殿堂中央,面相丰润,那微微俯视的眼神,充满了普度众生的慈祥,目光仿佛穿越千年的时光,洞察着世间万物的沧桑变化。此外,寺内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的雕塑堪称艺术精品,佛像通体散发着祥和宁静的气息,其细腻的雕刻、庄重的姿态,无不展现佛法的高深与神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释加牟尼12岁等身像,现供奉在大昭寺(图片取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释加牟尼8岁等身像,文化大革命被毁(图片取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释加牟尼25岁等身像,供奉在印度(图片取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松赞干布雕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文成公主塑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赤尊公主雕像</b></p> <p class="ql-block"><b>大昭寺内的壁画可谓是辉煌灿烂,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文成公主进藏图》,生动展现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历史事件,还记录了重要的历史和文化艺术活动。《文成公主进藏图》等壁画,是西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文物价值,是研究西藏历史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b></p> <p class="ql-block"><b>大昭寺不仅是一座佛教寺庙,更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它见证了西藏的历史变迁,承载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希望,是藏族人民的精神家园。由于受时间、景点和拍照的限制,我们只观赏了大昭寺的冰山一角,拍摄的照片也是有限,难免有些遗憾和不满足。</b></p> <p class="ql-block"><b>虽如此,但能亲临大昭寺里领略西藏独特的文化魅力,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内心深处充满了温暖和感动。大昭寺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是能给你带来心灵震撼和精神洗礼的地方。我的身影虽离开了这片佛地,但灵魂却安放在了这里。再见,心中的圣地!</b></p>